西北地区物流发展探讨-以新疆、甘肃、青海三省份为例论文

西北地区物流发展探讨
——以新疆、甘肃、青海三省份为例

陶 华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青海西宁 81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整理新疆、甘肃、青海西北三省区2013年—2017年的统计数据,选取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效率、物流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从业人员素质五个指标作为物流发展现状的测算指标,采用区位熵值公式算法,得出2013年—2017年间各个地区相关区位熵结果,并从时间跨度和地区跨度两个方面对现阶段西北三省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物流发展 区位熵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一)研究背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时至今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又一次成为交流、开放的象征。沿线的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将在物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对三地物流产业发展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物流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指导产业发展。

现代经济学启示我们,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在过去几百年里,中亚地区商路闭塞,西北三省区地处内陆,鲜有发展机遇。如今“一带一路”如春风一般重新唤起了这条沉寂已久的商路,三省区只有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升级。

(二)研究方法

1.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定性分析方面,本文分析了三省区物流的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选取五个指标即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效率、物流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从业人员素质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区位熵值计算法对五项指标进行测算,通过对比三地区五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和当地的经济数据,分析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地区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基础概念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随着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尤其是亚欧地区的经贸往来愈加频繁。从宏观上看整个亚欧地区分布着世界3/4的人口,极具市场潜力,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蕴藏着世界上70%的经济资源,这其中先天禀赋在适当的条件下会成为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丝绸之路经济带”生逢其时,战略的推动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目前,国内外在无线局域网接入认证技术方面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三种,即PPPoE认证、Web认证和802.1x认证三种认证方式。通过三种方式的比较发现,Web认证因其无客户端只需浏览器支持,Web协议跨三层网不受复杂网络拓扑限制,认证通过前不能访问外网等特点符合图书馆WLAN认证需求。图书馆实现Web认证主要有两种方式:

(二)物流产业

贸易离不开货物,自然离不开运输。随着经济发展,现代物流已经向着信息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信息时代,物流产业是集货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集合,物流产业的提升是这一集合的整体提升。经济学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互为因果,即物流的发展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中美贸易战重新燃起,美国一方面限制高技术产品向中国出口,企图遏制中国崛起;另一方面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尤其是转基因食品,为摧毁中国农业提前布局。中国应该顺势而为、未雨绸缪、自力更生,通过加征农产品高额关税,抵制美国农产品出口,采取强力措施推进我国农业升级转型,实现粮食自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根据前述列举的归纳推理,“留置”是为达成某些法律效果,对人身或物采取物理隔离手段,并有一定的时长时限的强制措施。而国家监察法中第22、43条的“留置”是监察委员会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经法定程序运用国家暴力机器限制被调查人员人身自由,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的法定刚性强制措施。

三、西北三省区物流的基本构成

(一)交通基础

快递数量与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变化大致呈正相关的关系,能够反映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而电子商务越发达物流信息化程度越高。

观察组神经外科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37-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5±2.43岁,其中颅脑损伤患者20例,脑出血患者5例,脑肿瘤患者1例,脑积水患者10例,其他患者4例。

表1 2017年西北三省区陆路运输货运周转量统计表

(二)地区产业构成

从表4可以看出,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从2013年起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13年数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后指数随着年份推移逐渐增长,说明甘肃省物流基础建设投入逐年增长,2017年达到先进水平。物流效率指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结合物流管理能力指标,可以看出,甘肃公路物流在5年当中有较快发展,地区经济较为活跃。物流管理能力指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但是总体上从2015年起指数均高于2,反映出甘肃的物流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方面,甘肃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物流产业仍面临较大的成本负担。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在5年里变化不大,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物流业发展情况

从物流产业发展的层面看,根据选取的五个指标,结合三个地区2017年区位熵以及2013年—2017年的平均区位熵,进行总体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编者按:11 月8 日至9 日,由中国企业高管培训发展联盟主办,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新趋势、新理念、新生态”企业网络培训专题研讨会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举行。会议期间,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讲授了“新趋势、新理念、新生态,企业领导人员网络培训的思考”主题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分享了“干部网络培训的新技术、新趋势”课程,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分享了《“管院在线”战略运营管理的实践、探索与思考》。现将内容刊出,以共享。

表2 2017年分地区分指标比较表

总体上看,西北三省区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落后,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也间接影响到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经济带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区位熵提出和现代物流发展

5.分地区从业人员素质指标分项比较。2017年物流产业人员素质指标显示,三个地区均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而且2017年指数均超过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反映出当地物流产业呈现人才吸引力逐年提升的趋势。

其中qij表示j地区的资源的总值。

整个公式可以表述为,地区资源数值占当地总资源数值的比重与资源在全地区内的数值占全地区总资源数值的比重的比值,采用该公式可以去量纲化,使得不同的指标在表示形式上一致,计算结果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一般情况下在1左右,如果数值小于1,说明j地区i的资源在全地区中处于落后地位,这一数值介于1到1.5时说明j地区i的资源与全地区资源大致协同并处于相对较好的地位,当这一数值超过1.5时说明j地区i资源存在巨大的优势。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评价某一地区的优势资源,并且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产业、资源优势比较上。

2.现代物流发展。日本学者西泽修于上个世纪提出了冰山成本的概念,在传统物流条件下,由于信息的不通畅,物流成本基本可以占到货物成本的50%,说明信息劣势使得企业负担了过多的管理成本。

当前信息化、科学管理影响着物流效率,当然物流的发展依然离不开大量的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本投入。其中基建水平是物流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人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所以以上五个方面将成为衡量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五个因素。

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根据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具有层次性。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处在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处于高阶梯,低收入处于低阶梯,高低阶梯之间会发生空间的转移。西北三省区交通设施不健全,自然环境恶劣,处在经济发展阶梯的最低端,而在三个地区内部发展程度也是不平衡的,甘肃、新疆工业化程度较高,相对处于高阶梯处,青海相对落后。三地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形成外向发展优势。

(二)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将区位熵的概念引入五个指标之中,可以反映出三个地区各自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水平,便于作出同一地区指标相对于历史的变化,以及相同年分里,不同地区间相同指标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该地区的发展水平。

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区位熵值a,反映出地区铁路与物流运输的关系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2.2.2 立木蓄积量样方数据。使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供的阿荣旗林业小班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投影转换,转换为CGCS2000投影。

2.物流效率指标。物流效率区位熵值b,反映出地区物流效率与同一时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西北地区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故铁路运输里程可以作为衡量当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主要指标。

物流效率反映出基建、设备投入、场地维护三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出行业固定资本投资水平,反映了行业的发展程度和某种程度上的抗风险能力。

3.物流管理能力指标。物流管理能力区位熵值c,反映了地区物流管能力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货物周转量反映出固定的一段时间内,每公里的平均货物运量,假设在运输距离不变,运输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则每公里的货物运量的提高可以理解为货物的组织运输变得更加有效率了,这种组织的效率就是物流管理水平的体现,一般情况下运输的质量会随着运输的数量提高。所以铁路货物周转量与陆路周转量的比值就体现了这种主要的陆路货物运输方式的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吸波涂层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尚不成熟,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规律:(1)随吸收剂含量的增加,谐振频率逐渐向低频移动,最小反射损耗的绝对值有增大的趋势;(2)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谐振频率逐渐由高频向低频移动,同时涂层的吸波效果得到改善;(3)随吸收剂含量的增加,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都有增加的趋势;(4)在制备等离子喷涂的喂料时,球磨能够改善吸收剂在基体中的性能。

生:(B组1):首先,猎狗是不可能被感动得停止吠叫,失去“狗性”的,我家的狗就不听主人的指挥,一到楼下玩就疯的到处乱串,没绳子根本管不住,猎狗就更别说了,看到到嘴的美味怎么可能停住呢?肯定会冲上去的,羚羊们哪会有时间组织飞渡。

4.信息化水平指标。信息化水平区位熵值d,反映物流信息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从交通基础层面看,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地处中国的西北、亚洲腹地,历史上曾是连接中亚的重要贸易通道。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21条国道、两条铁路干线、两条高速公路干线。这些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带物流构成的基础。截至2017年底,三省区铁路运营总里程总计1.3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14.7%,公路总里程达到54.9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10.2%,陆路货物周转总量在2017年突破5100亿吨/公里,如表1所示。

5.从业人员素质指标。从业人员素质区位熵值e,反映地区的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全国该行业的人员素质平均水平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水平反映一个行业的人员供需关系,如果某地区某行业发展较快,则工资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会因为薪水的提高而提高,所以薪资水平会反映某地某行业的人员素质。

五、三省区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三省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区位熵值计算的原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的五个指标从横向三省区间比较和纵向与历史数据比较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清晰地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首先进行横向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2017年分地区分指标比较表

表3显示,2017年三省区基础建设水平的区位熵值平均数接近1.20,说明西北三省区的基础建设水平总体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1.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分项比较。指标数值反映出三地铁路建设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甘肃、新疆铁路建设水平在三地中较高,青海铁路建设水平在三地中相对落后,这一点也反映出实际情况,即青海地处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难度高、投资大,这些先天因素决定了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情况。

2.分地区物流效率指标分项比较。2017年物流效率指标显示,三个地区指标数值均大于1,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反映出三地以铁路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物流效率较高,其中青海的指标数值为1.91,远远高于其它两个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青海当地公路物流体系极不发达造成的。从统计数据上看,青海当地公路物流量基本与铁路物流量持平,其它地区则是公路物流量远超铁路物流量,这也反映出青海当地经济不活跃的现实情况。

3.分地区管理能力指标分项比较。甘肃、青海铁路货物周转量的区位熵值均大于1.5,新疆的数值接近1.5,说明三个地区的铁路运输管理能力较高,排除青海地区倚重铁路物流的现实因素,可以看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三地铁路运输管理能力均在稳步提高。

4.分地区信息化水平指标分项比较。2017年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指标显示,三个地区物流信息化水平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青海、甘肃两地在过去五年里,这一指标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仍不能改变落后的事实。这反映出电子商务活动没有能够很好的带动当地物流发展。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三地产业信息化落后,导致物流配送成本高。

1.区位熵提出。区位熵值计算法是计算某地区资源禀赋时使用的工具,区位熵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在某一经济禀赋相较于更大地区范围所处的水平,可以去量纲化,各种资源禀赋转化为可以比较度量的指数,便于地区间的比较。区位熵的公式为:

(二)历史数据分析

1.甘肃省。甘肃省2013年-2017年五项指标的历史数据变化如表4所示。

表4 甘肃省分年度分指标比照表

从产业发展的层面看,在西北三省区中,甘肃、新疆分布着较多的石化工产业,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化工工业基地,对外输出的产品主要是化工原料和能源。青海省拥有许多储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是全国主要的工业原料产地。

2.青海省。青海省2013年-2017年五项指标的历史数据变化如表5所示。

表5 青海省分年度分指标比照表

从以表5可以看出,5年中数据大致呈下降趋势,说明青海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渐放缓,这与当地经济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物流效率指标受青海当地偏重铁路运输货物的结构影响较大,但从数据的下降趋势仍然可以看出青海当地公路运输在5年中有所发展。管理水平的数值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1.8,说明基于铁路货物运输管理水平在过去5年里有很大提升。信息化水平在5年当中有所提升,但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信息化水平发展缓慢。人员素质变化不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推荐理由:渔村少年的成长史,一家四代的航海梦,童年风景与国家命运的时代交响。此番张之路先生打通科学思维与文学想象,讲述了一个太阳和阴凉儿捉迷藏的故事。故事文本的表层情节生动活泼、充满童趣,还包含了有关太阳的科学常识;故事的内核意义丰富:大与小、动与静、显与隐、能与不能等哲学概念深蕴其中。新锐绘本画家乌猫用极富个性的图画语言为这个故事赋能,以中国艺术解读中国文本,以东方美术诠释中国故事。最终,乌猫呈现给读者的是融汇了敦煌壁画元素的瑰丽画面,深具东方韵味,令人叹为观止。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自治区2013年-2017年五项指标的历史数据变化如表6所示。

表6 新疆分年度分指标比照表

从表6中可以看出,新疆的基础建设水平数值5年间保持稳定,平均值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5年来新疆地区铁路基础货物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平稳。物流效率指标稳步增长,已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物流管理能力数值稳定在1.46,接近全国先进水平。物流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全国,但在三省区中较为先进。人员素质指标数值稳定增长,说明该地区物流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说了这么多关于脚的闲话,咱也该下楼,活动活动筋骨,伸伸脚了,关键时候,说不定和芸芸众生中的某一位,来个“脚”斗呢!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发展问题的成因

从前文中的数据分析来看,整体上三个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物流效率、物流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在逐步提高,保持或者略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点反映出,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对西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逐渐增强,物流产业在2013年-2017年间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信息化水平低下,是地区缺少电子商务企业、全产业信息化水平低下导致的,反过来,这一现状又变相增加了物流成本,拖慢了发展速度。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长期治疗效果已经被国内、外广泛认可。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机器人手术已经逐步取代了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但是,在国内,受设备和技术原因的限制,目前,前列腺癌微创治疗仍然以腹腔镜手术为主。多项研究显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较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3-14]。因此建议,将腹腔镜微创技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结合应用于临床。

(四)西北三省物流发展的对策

1.持续扩大西向开放拓展中亚市场。从自然环境和现实来讲,西北三省区处于我国内陆,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口稀少且分布分散,难以形成一个有规模的市场,这是三省区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三省区拥有很多独特的禀赋,具备潜在开发价值。如果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及配套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向西开放力度,这些独特禀赋将发挥巨大作用,经济潜力也能够激活。

管棚灌浆施工前需进行孔口封闭,以免管棚灌浆时浆液从管棚外壁渗出,管棚灌浆采用纯压式孔口封闭灌浆法,为保证灌浆效果,可多次循环进行灌浆,直到孔口灌浆时孔内不吃浆为止;共设计有两排管棚灌浆孔,根据施工平台情况安排管棚施工顺序,预计最大灌浆压力为1.5MPa。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段升压,一般灌浆段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由于没有进行灌浆试验,现场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浆液灌注情况调整最大灌浆压力,以免浆液渗透到灌浆以外区域。管棚灌浆水灰比采用2:1、1:1、0.6:1三个比级。管棚灌浆浆液浓度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改变。变换标准为:

2.鼓励西北三省区发展物流产业及配套产业。西北三省区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反映出当地缺少基于电子商务型的物流企业,所以需要持续发展物流产业,以及与物流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夯实信息基础。作为丝绸之路的战略要道,在未来西北三省区将承担经济带物流运输的主要任务,应该持续加强对物流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方面可以面向中小型物流企业,对其信息化需求给予更大的资金支持倾斜,重组物流企业,增加其抗风险能力与规模。

3.继续加强道路交通设施投资。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西部省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投资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效。但面向未来,政府还要继续保持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且要尽可能实现三省区铁路互通网络,以便发挥集合优势,形成互补。

4.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调整人力结构。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差,人口稀少,还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才流失,虽然国家通过增加政府部门和部分国有企业员工津贴的方式,缓解人才流失的情况,但单纯用这种方式仍不具有可持续性。西北三省区可以效法一些人口少但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引进外来技术人才,通过适宜的政策引导高端人才落户,稳定流动人口。在此基础上形成地区的倚重产业,深耕产业,形成闭环,发挥优势。

5.培育地区特色产业。由于历史发展原因,西北地区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全面,虽然具有外向性的先天条件和需要,但是以目前的发展水平要成为地区发展的中心和火车头还任重道远,但是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面向中亚地区的门户,国家可以鼓励三地发展自身特色产业,根据各地区特色优势,引导分工互补的整体发展,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总体的优势。当这些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发展成熟时,西北地区面向世界的贸易起点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并由此真正激活丝绸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宝忠,何炼成,李忠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

[2]陈文玲.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政策体系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9(1).

[3]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4]罗书林.现代物流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9).

[5]约翰·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1).

[6]石福刚.西北三省发展物流产业的区位优势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2(6).

[7]刘同德.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

[8]石福刚.西北三省发展物流产业的区位优势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2(6).

[9]Bernard Chavance.Institutional Economics[M].Chapter3.Routledge,2013(7).

[10]田源.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M].第1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1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2017.

【中图分类号】 F2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41X-2019(9)-0040-06

作者简介:

陶华(1966—),女,青海湟源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汪金祥

校 对:WJX

标签:;  ;  ;  ;  

西北地区物流发展探讨-以新疆、甘肃、青海三省份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