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连词在口语中的使用研究-以“但是”和“可是”为例论文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连词在口语中的使用研究-以“但是”和“可是”为例论文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连词在口语中的使用研究
——以“但是”和“可是”为例

谭喻馨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连词的使用,以“但是”和“可是”为例。“但是”和“可是”在口语中具备同样的转折语义功能,但语用特征不同,可以被视为转折意义表达的两种变式。本文从北京口语语料库收集了375条语料,包含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以及民族等变量。经过分析,本文发现连词的使用具备社会属性,且在本研究中只有年龄变量与连词的使用有明显相关,其他变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关键词: 汉语连词;语言变式;社会语言学;语料库研究

古往今来,对于连词的研究不在少数。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连词也已有多年历史,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关于社会语言学和连词的研究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其中聚焦汉语连词的研究更缺乏。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在语言社区中的使用有关,而连词作为口语的常用词类,对于语言的连贯性和社交性非常重要,是社会语言学值得研究的对象。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出发,建立语料库,以“但是”和“可是”为例,研究汉语连词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

北京口语语料库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BJKY)建立,涵盖370名被采访者和184万个单词。根据研究主题,本文选取包含“但是”和“可是”的语料进行分析,最后得到包含“但是”的语料1396条,“可是”语料1588条。根据受访者的不同情况,随机选取其中的375条语料作为样本数据,其中包含“但是”的语料171条,包含“可是”的语料204条。本研究使用Rbrul为分析工具,以单元和多元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但是”和“可是”两变式与语言的社会因素的相关性。

192患者随访 12~54个月,平均(39.35±10.47)个月。患者VAS、ODI和JOA评分结果见表3。随时间延长,四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JOA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四组患者间术前、术后术3个月、1年腰背痛VAS、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语言的社会变量是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因素,如说话者的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民族、教育背景、社群等,其中前四个因素与语言变异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语料情况,本研究只关注与受访者本身相关,且可能会影响交流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民族。

如果说,四大元素是自然史中的“宏大叙事”,那么痰、鳗鱼等则是自然史中的小叙事。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多是通过偶发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家族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比如,克里克家族一向不缺的一种美德——冷漠迟钝——就与淤泥相关,一种浑浊、黏稠的体液[2]13。英文中,phlegm一词原义为“痰”,又引申为“黏液质”或“冷漠、迟钝”。第二十六章,作家以整整一章的篇幅,讲述了从亚里士多德、普林尼到近代科学家对鳗鱼生育之谜的发现史,活生生将一堂历史课改造成了生物课。

首先,本研究使用单元分析法逐一分析各变量对“但是”和“可是”的影响。年龄方面,20岁至35岁之间的受访者使用两变式最多,20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受访者使用频率最低。年龄因素与两变式的相关分析结果为0.0235,说明年龄与“但是”和“可是”的使用有关。性别方面,样本中男女比例为47:53,分布较均衡,相关分析结果为0.717,说明性别变量对使用“但是”和“可是”的影响很小。受教育程度方面,将受访者按受教育程度进行划分之后,结果显示初中和高中的受访者使用两变式的比例分别占34.4%和33.9%,远远高于其他组。而相关性结果为0.126说明受教育程度对“但是”和“可是”的使用影响不大。民族方面,汉族占58.7%,满族、回族、蒙族的比例依次降低。民族变量相关性为0.45,虽然比性别变量的相关性更高,但依然不能影响到受访者对于“但是”和“可是”的使用。

由于这些变量在语言环境中互相联系,所以多元分析也是必要的。此处将两变式设为自变量,四个社会因素为因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变量自由度最高,民族变量最低。只有年龄变量p值小于0.05,其次相关的是受教育程度变量。民族变量的p值最大,说明该变量与两变式的相关性最弱。由此可以推测,受访者对于“但是”和“可是”的使用受到年龄的影响最大,而与其他三个社会因素关联不强。

从样本分析的过程可以得出,两变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推测包括“但是”和“可是”在内的汉语连词的使用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在年龄变量方面,20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受访者最少使用“但是”和“可是”表达转折意义,可能是由于使用连词的不熟练以及熟悉更加随意的交流方式导致。这一规律也折射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学学历的受访者不常用两变式,也可能是因为对连词的使用不熟练。

由统计结果可以推测出,“但是”和“可是”的使用与年龄的相关性最强。在样本中,男女数量均衡,而统计结果的相关性极低,所以性别与两变式的使用没有明显关系。民族变量虽然与变式的相关性也不高,但受样本的局限性影响,此处不能给出确定的结论。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相对较高,还存在研究空间。综上所述,年龄因素与汉语连词的使用有一定关系,性别因素对连词没有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和民族因素是否会影响连词的使用还有待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abov, W.(1994).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Volume I: Internal Factors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2]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05):459-470+480.

[3]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2-110.

作者简介: 谭喻馨(1995-),女,湖南株洲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连词在口语中的使用研究-以“但是”和“可是”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