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走向现代化_农民论文

苏南农村走向现代化_农民论文

迈向现代化的苏南农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以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苏南地区作为考察的对象。揭示了苏南农村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型的客观事实,对苏南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归纳,指出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问题。90年代是苏南地区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作者认为,农业的现代化、农村工业的高级化、构造一批现代化小城市、农村人口城镇化,构成了当今苏南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四个关键变量。

作者:邹农俭,男,1957年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中国的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①经过新中国建立以后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10余年的努力,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辖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成为我国大陆农村现代化的先行地区。

透视苏南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将使人们看到我国现代化的希望所在,也将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系统考察苏南农村这一具有相当地域范围的区域,现代化的起步及其历程,必将对探索中国农村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所启示和裨益。

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的转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10多年,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切实的提高,工业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乡差别有了实质性的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生活明显得到改善。一句话,苏南地区已经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化的历史新时期。主要表现在:

1.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最近的10多年,苏南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从而使经济规模有了空前的壮大,一大批县(市),几百个小城镇经济实力迅速增强,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无锡县高达335亿元,冠全国县级之首。1993年在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定中,苏南地区有7个县(市)进入前10名,无锡县、江阴市雄居第一、二名。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从星星点点到成片涌现,形成了整个区域亿元乡(镇)遍布的新局面。10多亿、20多亿元产值的乡(镇)已不是少数。亿元村、亿元产值的乡村企业亦有了一批。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也有了质的改变,整个区域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新格局。1992年,苏、锡、常3市12县的工农业产值比为95:5;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0%;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为10:65:25;从事工业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47%。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比例为26:52:22。这里的工业的产值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1432万元,是江苏全省平均水平的3.1倍。农民收入亦主要来自非农业经营,农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不到20%。可以说,苏南地区已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也是苏南地区史无前例的壮举。

2.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长期以来,农村人口被牢固地束缚于土地上。一般地,乡村社区人口流动的规模、速率极其有限和缓慢,所谓生于斯、长于斯,一直是描写农民生活方式的。而今的苏南农村,形成了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新态势。表现为,一是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活动流向了非农业活动。截至1992年,苏、锡、常3市农村已有353.6万人从事非农业活动,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3%。二是从农业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广泛参与工业、建筑业、商业、运输业、社会管理等活动。昔日以务农为本的农民,今天成为整个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主力军。三是人口流动的目的地,既有就近的乡村、小城镇,又有远离农村的大中城市。不少农民建筑队远至北京、大庆、乌鲁木齐、深圳去承包建筑工程,还有一些走出了国门,去中东、澳大利亚、非洲从事劳务输出。一些乡镇企业到泰国、菲律宾、美国、印尼去投资办企业。四是大规模的人口双向流动。这里既有不少农村劳动力流出了本县、本省,同时也流入了相当多的外地人口,与全国相当多的区域实现了人口的结构性互换。据匡算,苏、锡、常地区已有外来人口200万左右,一个相当规模的外来人口群已经在这里形成。

3.日趋复杂的社会结构。

传统农业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单一化的社会结构。农村居民的职业是单一的农业劳动者。现在的苏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队伍出现了大规模的分化。农民分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

一是农民单一职业结构的改变。农村居民既有务农的,又有大量做工、经商、从事建筑业、搞运输的。据统计,截至1992年底,苏、锡、常3市范围内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结构为:农林牧渔业占36.2%;工业占42.8%;建筑业占6.5%;还有14.5%的劳动力分布于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卫生、教育、综合技术、服务业、乡镇机关等等。在当代中国,职业变化一般成为社会成员身份变化的起动点。农民的职业变迁是农民分化的起步,职业的转移最终将导致农民社会身份的改变。苏南农民职业改变的主要途径有:(1)通过创办乡镇企业,吸收乡村农民,使农民逐渐脱离农业活动,加入到工人阶级的行列中去。(2)从事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成为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3)劳务输出。职业有进城,甚至出国从事建筑、装璜业等。(4)进城市企业工作,离土又离乡。苏南地区农民的职业变化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且规模已相当大。这说明了苏南农村的分工分业已经比较充分。社会结构中开辟的职业种类很多,传统农业社会中“纯农民”的数量急剧减少,农民实现了大规模的职业分化。与此相应,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二是出现了一大批兼业劳动者。出现了一批主工兼农、主商兼农、主农兼其他的劳动者。乡镇企业中的农民工,不少是以工为主,兼种口粮田、责任田。大量农民建筑工人,主业是外出起房造屋建楼,农忙往往还需回家在田里忙上一阵子。不少人的生活方式是一年之中“一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十个月赚钱”(从事非农业活动)。兼业劳动者的大量存在,正说明了农民处于职业分化之中,兼业是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一种过渡形态。在中国,也许这种过渡性异常重要,它是农民身份渐变不可缺少的环节。渐变确保了农村社会变迁的稳步推进,兼业化也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农村工业化强大浪潮冲击下的制度性产物。

三是一大批社会新阶层、新群体已经和正在形成。当今苏南农村,农民从职业转移起步,逐步达到了改变社会身份的目的。就现阶段来说,既有一些社会阶级、阶层早已形成,也有一些社会群体处于变动之中,尚未形成稳定的社会阶层,还出现了一些边界模糊的边缘性群体。而且各种社会阶级、阶层、社会群体的面貌都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的已经定型,有的还未稳定。已清晰可见的社会阶级、阶层有:农民、乡村干部、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厂长、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雇工等。这样一个丰富、复杂的社会结构,显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所无法包容的。农民队伍的分化,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工业化的重要积淀物。

4.多功能体系的社会组织结构。

农业社会的社会组织特征是功能单一,组织结构松散,组织体系不完善。现代社会则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各种组织功能体很多,社会组织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体系化。

目前苏南农村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政权组织、产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政权组织有党的基层组织系统,乡镇政府组织系统。乡镇设有党的基层委员会,负责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决策乡镇区域内的重大问题。乡镇政府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乡镇内的行政管理、经济活动、社会治安等工作,党委与政府既有相互合作、协调的一面,又有明确的分工。乡镇党委、乡镇政府是苏南农村组织系统的灵魂。

80年代以来,苏南农村社会组织变化最大的要数一大批产业组织的崛起,整个乡村进入了产业化的新阶段。一个乡、镇、村组成农工商实业总公司,下设各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下辖各类企业、工厂、农场等经济实体。专业公司可谓包罗万象,农工商建运服基本齐全。这些专业公司成为乡村社区经济活动的指挥中心、协调中心。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银行、工商、财税等服务组织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产业组织的发达是苏南农村经济规模壮大、社会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提高的一大标志。群众自治组织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民间社会组织和在政府指导、支持下,由农民自己组织的各种半官半民式的社会组织,如技术研究会、计划生育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文艺社、象棋协会等。

苏南农村各种功能的社会组织非常发达,能够满足多方面的社会需求。各种功能体的社会组织纵横交叉,形成社会组织的网络,覆盖着整个社会。在组织的网络体中,各种社会要素的排列比较有次序,从而使社会比较协调,能够较为快速高效地运行和进步。

近年来,苏南地区的行政组织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和镇成为行政组织的主导环节,12个县已有9个改了市,无锡县、吴县、武进县只因环绕中心城市,本身没有县城而还未建市,实际上经济实力早已超出建市标准。一大批建制镇应运而生,江阴、武进、昆山等县(市)已全部撤出建镇,乡的建制消失了。

5.人民群众的生活初步实现“小康”水平。

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言,早在1989年,苏州、无锡两市及其所辖的9个县(市)农村已达到小康水平。199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太仓市高达8319元,无锡县7707元,张家港市7502元,江阴市6976元,3市所辖的12个县(市)统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314元。1992年,苏、锡、常3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都在1300元以上,苏州市为2001元,无锡市1904元,常州市1588元。12个县(市)中,2000元以上的有4个县(市),1600-2000元的有6个县(市),最高的常熟市为2407元,列江苏全省第一。1986-1991年,无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1倍。1992年农民人均储备2000元以上的有3个县(市),1000-2000元的有4个县(市)。苏、锡、常3市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的生活费年支出分别为1369元、1293元和1118元。吃的方面,支出逐年增加,主食比重下降,副食比重上升,吃以温饱为满足转向讲究营养,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化。无锡农民主食费用占食品费用的比例,1986年是27%、1991年是21%,副食费用分别为51%和52%。穿由过去低档单调只求牢固耐穿向高档、多样、新型、一季多衣、成衣化转化。无锡农民人均衣着支出1986年是58元,1991年上升到116元,占生活消费品支出比重由7.6%上升到8.9%。用的方面,高档家用电器:彩电、收录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广泛进入寻常百姓家,部分家庭开始购买摩托车乃至小汽车。住的方面是楼房普及率达90%以上。1991年末无锡市农民平均每户使用房屋5间。房屋价值20425元,平均每人年末使用房屋面积42平方米。真正是住得宽敞、明亮,少数农民家庭投资一、二十万元建起了设施齐全、装璜考究的别墅式住宅。部分农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少数农民用炊告别了柴草,用了上煤气。

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的转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工业化是这一转化的直接推动力。

苏南农村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在全国具有超前性意义。这一转化要求我们对于诸如苏南这样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发展的把握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和小城镇、从单纯的农业转到农业和非农业的综合衡量上。一整套制度建设、组织手段、调控机制都要以城镇为中心而展开。同时也对农业的现代化,对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更高、更为迫切了。

苏南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初步总结

苏南农村作为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先行者,形态独特,成就卓著,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1.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为农村迈向现代化开辟了成功之路。

改革开放之前,在近30年的时间里,农村进步不快,农村面貌没有根本的改观。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农村推行单一化经营,扼制农村非农产业增长的战略。以为搞“农村——农业”、“以粮为纲”就是重视农业了。农村实行改革以后,束缚农民手脚的绳索解脱了,农民有了自主安排生产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农民在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后,可以自己寻找发展生产、致富的门路。综合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发展农村工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等,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摆上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苏南农村,1973-1991年,农业的产值绝对值增长了25倍,乡村工业的产值绝对值增长了33倍,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1991年农业的占有份额仅占10.5%。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村的巨大变化,主要取决于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

农村实行综合经营,有其深刻的必然性。一是农村具备多方面的优势,综合经营就是将农村潜在的各种优势发挥出来,利用起来,从而形成整个农村的经济优势。二是我国农村资源总体上的有限,限制了单一农业大幅度扩展提高的可能性,苏南农村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仅1.2亩,在这有限的耕地上,靠“农村——农业”的传统模式是难以繁荣农村经济的。三是我国农村人口相对于资源的严重过剩这一现实国情,要求大量农村人口从农业,从农村分化、转移、流动出去。从事非农业经营,就是这种要求的探索和实践。非农产业不受耕地资源的束缚,发展的领域较宽广,增殖的机会极多。商品经济开发了农村的各种资源,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从而使社会财富成倍、成百倍地增长。

2.工业化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苏南地区在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中,突出了乡镇工业的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工业化推动战略,走的是一条农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

农村工业化是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传统技术、生产工具、思想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乡镇工业使苏南农村的综合实力迅速增强,为农业的现代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工业化创造了新的社会体制,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农民的形象。一句话,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苏南农村的社会面貌。

苏南农村工业的崛起,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小城镇,这类地域经济社会实体在积聚农村物质能量,促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振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人口合理分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小城镇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集聚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基地,城市科技、信息向乡村辐射的落点,城乡联系、协调不可缺少的环节。

3.充分发挥乡村集体组织经济活动的优势,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苏南农村在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后,乡村两级集体之所以获得了新生,就在于它成功地对经济活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改革开放多年来,苏南农村经济的繁荣,始终以乡村集体在经济生活中的活跃为基本的前提。苏南农村在80年代初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依托强大的乡村集体经济,在农户承包、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逐步建立起了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植保、机耕、良种供应、水利灌溉等活动由乡、村集体负责,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使具有极大活力的家庭经济与有实力、规模上的优势的乡、村集体,在农业活动中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事实证明,农业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业第一个飞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苏南农村依靠社区的力量,推动工业化,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的成功之路。

乡村集体成为组织经济活动的主力,形成了乡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至1992年底,苏南地区经济中的主要部分:工业,产值构成为全民所有制占16.7%、乡、村集体所有制占66.1%、三资企业占3.4%、其他占13.8%。由此可见,乡、村两级社区集体所有制经济在苏南农村有了充分的发展,集体经济成为苏南农村经济的支柱。

苏南农村10多年来的巨大变迁,已经证明,没有乡村两级集体对经济进行有效的组织,就不可能有苏南农村今天的巨大成就。从苏南地区的实践看,乡村集体所有制对于经济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能够保证社区集体对经济活动具有足够的动员能力,并进行有效的调节和调整,经济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可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有效的组织,从而办一些个体、联合体无力操办的事业;集体经济具有比较强的积累能力,便于在短期内积累较多的经济能量;集体所有制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扫清一系列外部障碍;社区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这些优势对工业活动这种要求较多积累、生产规模较大的行业来说,重要性更明显。基层社区集体所有制还便于发挥乡、村的积极性,决策、经营的灵活性,比起全民所有制来,使农民更感到利益的切身和实在。

发展、壮大乡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是苏南农民迈向现代化的成功选择。以乡、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体,适合苏南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现状,走集体化的道路,符合苏南农民的意愿。当然,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以及各种生产、经营的不同要求,所有制结构应是丰富多彩和具有多样化的。今后苏南农村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应当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乡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要发挥多种所有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允许不同生产领域、经营主体对所有制关系的自主选择。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有助于所有制结构的改善和提高。

乡村集体所有制对推动苏南农村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起过巨大的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改革的艰巨任务。对于苏南地区的集体所有制改革,决不是推倒重来,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在明晰产权,责、权、利分明的基础上,促使生产要素突破乡、村的行政壁垒,实现更大范围的合理流动,寻找乡村集体所有制在新形势下的最佳实现形式。苏南地区乡村企业股份合作制的探索,就是改变原来无差别占有的集体所有制,成为按股份占有的共同所有制,从而使产权关系明晰化,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是苏南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4.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建设的同时并举,确保农村现代化顺利进行。

苏南地区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农村的社会环境建设,这里走的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主线,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样一条经济、社会大体协调,良性运行、互为推动、共同发展的道路。经济发展了,既为社会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社会事业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苏南地区经济的繁荣,造就了面广量大的小城镇,以及新型的农村村庄这些物质实体。小城镇的规模空前扩大,内部设施配套化、系列化,功能趋向于完善、综合。苏南农村的交通条件已大为改善,乡乡通了公路,路面实现了“黑色化”,村村有乡道、村道,大部分可通小型汽车。乡村道路与县城、中心城市相联,与国道、省道相接,交通已基本上形成了网络化。通讯事业方面,不出村就可打国内电话,不少镇、乡电话实现了“程控化”,电话普及到了企业,深入到了部分农民家庭。教育除了正规教育得到强化,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外,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实用教育应运而生。文化中心早已普及各个乡、镇,村一级设有文化活动室。一些乡、镇、企业建起了灯光球场、排球场、溜冰场。医疗卫生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三级医疗网: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做到了小病不出村、乡,大病不出县,农村合作医疗制逐步规范、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事业从无到有,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中的退休职工、部分农民领到了养老金,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正在形成。苏南农村在切实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一系列在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适当增加对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等的投资,既使社区全体成员都能享受到发展生产所带来的实际利益,也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必不可少的物质依托。又如,市、县、乡(镇)的决策部门,善于从两个文明的结合点入手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能实实在在地进行。再如农村基层创立了一系列适合农民特点,富有乡土气息的精神文明活动。江阴华西村大力倡导“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活动,苏州农村乡镇开展了“文明新风户”的活动。所有这些都使苏南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5.依托市场,开拓市场,不断为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生活力。

作为苏南地区主体产业的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孕育、萌发,逐步成长,但乡镇工业是对旧体制突破的产物,走的是依托市场,全方位开拓之路。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选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苏南农村改革开放10多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

由于整个区域资源存量的制约,而劳动力丰富,素质较好,资金有余,邻近大中城市等有利条件,苏南地区选择了利用区域外资源,发展加工工业,产品向外推销这种区域间要素互换,造就经济优势,从而带动整个区域腾飞的实践之举。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起着沟通、联结的重要作用。产品的需求状况、原材料的采购、成品的推销、技术开发,以及各种信息的获得,均须通过市场渠道实现。苏南的乡镇工业一方面是依托市场、利用市场,另一方面是不断地开拓市场。市场的范围逐渐从本乡本土,扩展到全国城乡,乃至走向国际市场。市场的内容也日渐丰富,有物资、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资金等等。

在创建市场的过程中,一大批在区域、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在小城镇上蓬勃兴起,如盛泽镇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吴县东渚的花木市场,渭塘的珍珠市场。这些专业市场,一头依托、植根于广大的乡村,另一头向全国的广大地区辐射。这些专业市场成为农村深化改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苏南地区善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将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这确实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事业,也为以后的市场导向战略奠定了基础。当然,这种市场形态,还不是现代市场经济,但毕竟是向现代市场经济率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苏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

苏南农村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全局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诸如贫困、失业等由于不发展、欠发达而造成的,而是一些属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也只能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深化改革,完善规则制度,予以解决。苏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具体表现为:

1.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是工业发展所产生的一大副作用,在工业的作业过程中,必然会排放出一定的废水、废气、废渣,这些“三废”,往往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起破坏作用。回顾一下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工业化都程度不同地污染了环境。苏南地区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水体污染。苏、锡、常3市日排污水为三四十万吨,影响范围达10-25公里,小城镇一般污染排放量1-5万吨,影响范围达5-10公里。在80年代,乡镇工业的化工、食品、造纸、印染、电镀等工业废水问题相当突出。苏、锡、常地区除太湖这颗明珠的主体水域达到国家二级水标准外,其余水体污染都很严重,地表水已不能饮用。水体污染使大部分水域鱼类已无法生存。二是大气污染。由于本地区二氧化硫、烟尘等排放量较大,(二氧化硫的地面平均浓度严重超标)致使酸雨频率吴县达72%,常州市区61%,苏州市区和常州市区降水最低PH值分别为4和4.14。三是土壤污染。有关部门在苏州等地广泛采集了151个土壤样点中,土壤汞污染的占68.2%,其中重度污染的占9.3%。四是生物污染。据对吴县、无锡、太仓3县(市)的测定,糙米六六六含量,早稻超标率达25%,晚稻35.7%,稻草、米糠污染又进而污染禽畜、蛋类。

污染源并非仅来自于乡镇工业,城市工业的污染问题同样没有解决。加之乡镇工业点多面广,这样就形成了城乡工业污染的交融,造成苏南地区区域性污染的严峻局面。

当工业污染超出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时,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类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对污染进行及时的治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治理污染一直是工业化中的难题,令人宽慰的是,苏南地区乡镇工业的污染问题正在得到重视,若干重大治污措施正在实施。

2.土地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紧张和宝贵。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至少将达到15-16亿,而可开垦的空荒地潜力并不很大。因此,耕地资源将长期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耕地锐减是近年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最近几年,全国平均以每年700多万亩的速度递减,80年代,全国净减少耕地约5700万亩,相当于减少了两个浙江省的耕地面积。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使得我国的人均占有耕地已由解放初的2.82亩下降到1.36亩,这个数字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在耕地的非农业占用中,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苏南地区,耕地的非农业占用,主要是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含小城镇建设)和国家大、中型项目建设。1988年苏州市共减少耕地3.3万亩,其中农民个人造房占16.1%,乡镇集体基建占52.6%,国家征用占31.3%。尤其是1992年,一股开发区热席卷苏南大地,一些地方简单地将开辟开发区作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实际步骤,市、县、乡、镇齐上阵,乡乡镇镇建开发区,有的乡、镇还不止建一个,一些村也建起了开发区,导致大片良田被圈、被占。

工业化过程中的大量农田丧失,土地使用的浪费,在人少地多的国家也许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至少没有必要作为一个战略性的课题来对待,但对于中国这样土地与人口生存、经济发展有着尖锐矛盾的国家,土地问题必须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因素加以认真的考虑。耕地的过度被侵,导致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1)使农业与非农业的发展失去平衡,最终必将危及人民生活、社会稳定、滞缓现代化的步伐;(2)农业及土地的绿色化还具有调节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世界上不少超级大城市、都市圈的“热岛效应”,就是对忽略土地绿色化而敲的警钟;(3)土地使用的不节约,使用成本过低,为经济的粗放化提供了条件,使集约经营失去一个重要的压力来源。对于一个拥有相当面积的地区,如果只顾工业的突进,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总而言之,对于苏南地区而言,处理好工业化与土地的关系,既必要,又极为迫切。范围放大一点说,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何在城市群体、城市地带兴起、形成之时,妥然地协调好农业与非农业,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严肃的课题,这方面稍有失误,将会贻害无穷。

3.乡镇企业的分散化布局问题。

苏南农村走的是一条分散型工业化道路,依靠镇、乡、村这些基层集体推动工业化。这样做的好处是,调动了多方面的积极性,一系列发展中的困难在分散以后顺利得到克服,乡乡村村大办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区域性的工业化局面迅速形成。但由于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制度创新跟不上,也缺乏体制创新的必要条件,因而带来了工业布局分散化的现状。现阶段的农村办工业,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还没有突破按照行政地域范围进行布局的旧框框。乡、镇办企业,均在本乡、镇范围内布点;村办企业则在本村地域内兴办。这种乡村工业行政社区封闭性发展的状态,直接造成了小城镇的分散化布局。在苏南,尤其是村一级的工业实力强大,但布局适当集中的问题始终未获解决。1991年,苏南地区乡、镇办工业企业共9547个,总产值472亿元;村及村以下办工业企业2.7万多个,总产值412亿元,村以及村以下办的这些企业,基本分散于农村中。1984-1989年,苏、锡、常3市乡办工业产值的年均递增速率为36.4%,同期村办工业产值的年均递增速度为40.2%。村级工业的就地兴办,还对镇、乡工业的集聚能力起一定程度的弱化作用。1990年,苏州市乡、镇办工业共3894个,企业的平均规模为:产值515万元,职工149人,固定资产原值156万元;村办工业10477个,企业的规模为:产值135万元,职工57人,固定资产原值26万元。由于村级工业就地兴办,遍地开花,随着村级工业实力的壮大,一大批以自然村落为起始点的村镇正以蓬勃之势迅速壮大。

在9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工业化进入新阶段的主旋律中,分散型的工业化越来越成为一支支不和谐的插曲。

农村工业和小城镇的分散化带来的弊端日渐明显:降低了规模效益;加剧了土地浪费问题;基础设施投资的浪费;扩散了污染;助长了人口居住的分散化。

四位一体:推进苏南农村的现代化

苏南农村正处于现代化的入口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的变革,是社会内部诸多因素的进步、协调过程。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建设一批现代化小城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构成了当今苏南农村现代化的四个关键变量。

1.农业现代化。

无论是产业之间的协调,还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现代化始终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苏南农业的现代化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应适时地调整各种关系,促使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的伟大进程。

苏南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新课题很多,但首要的任务是调整生产关系,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的小块土地经营长期统治着中国农村,它成为小农经济赖以存在的根基。农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了千千万万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土地的小块作业方式与农业的基本核算单位家庭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当前,就全国而言,必须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长期稳定,并不断加以完善。但决不排斥允许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的经营方式可以有所突破。根据条件许可、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提倡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农村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分工分业比较充分的苏南地区,农业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块土地经营已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家家农副工、户户小而全,妨碍了农村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劳动力的普遍兼业化行为,难以适应大规模商品经济的要求。农业的小块土地经营,使得农业的收入在农户总收中的份额逐年下降,经营农业成为农户的“副业”收入,农业经营受到农户的轻视。小土地制与大市场、大商品化经营相矛盾。小型农户和小块土地制与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的提高相冲突。总之,农业劳动方式的兼业化、土地经营的分散化、农业收入的补充化、农业产业的副业化,使农业的投入机制不健全,农业缺乏自我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解决这些矛盾,唯有改变小农经济的旧模式,实行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在苏南,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实行农业的规模经济,将会对苏南地区的发展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规模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据无锡县的资料,村办农场的稻麦生产每亩活劳动投入比分散经营节省了58%。同时将促使各行各业的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彻底脱离农业活动,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规模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基本内容,苏南农村应当利用现有物质技术基础,在农业的现代化方面先行一步。

事实上,苏南地区已经在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方面作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如村办农场、种田大户、联户办农场、在工厂中设立农业车间、专业队承包土地经营等等,效果都相当显著。

实行土地的大规模经营,预示着苏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农业劳动者必将是一批有知识、会管理、善经营、素质较高的农业专业经营者。他们的收入也将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大幅度增加。

2.农村工业的高级化。

苏南农村工业化量的扩张的任务已经完成,质的提高成为90年代苏南工业化的主题。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化质量提高的具体落着点是乡镇工业的质的改善问题。因为根据最近10多年的资料分析,苏南地区的乡镇工业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工业是苏南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支柱。离开了乡镇工业,苏南农村的现代化将无从谈起。只有确保乡镇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有力地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对农村各项社会设施、社会事业的投入。

苏南地区的乡镇工业异军突破、实力雄厚,现阶段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基本任务是发展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化,进行结构变革。目的是使乡镇工业产品上档次,生产上规模,经营集团化、外向化。

笔者认为,对于苏南地区而言,布局结构的调整是乡镇工业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苏南乡镇工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提高面临的诸多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乡镇工业布局的过度分散而带来的。分散型的工业化在乡镇工业的成长阶段,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但进入90年代以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相当多的工业产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科技进步的压力日益增强,广阔的世界市场召唤着乡镇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那种企业规模和集聚规模过小,技术起点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环境条件难以改善,布局过度分散的企业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现代市场经济只会青睐那些技术、资金密集,外部环境良好,管理体制新型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因此,苏南地区调整乡镇工业的布局结构,面对过度分散的现状,强调适当集中,极有现实针对性。这是苏南地区乡镇工业跃上新台阶,构造迈向21世纪乡镇工业新形象的重大举措。

乡镇工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中心内容是农村工业的适当集中,尤其是使面广量大的村一级的工业合理地向小城镇集中,从而改变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企业满地散落的现状。苏南乡镇工业的适当集中,目的是重新构造农村工业的整体布局结构,引导农村工业走向有序化、规模化、外向化的路子。

促使农村工业向小城镇集中,需要从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度规则入手。例如:

用地政策。在工业化的强大浪潮中,通过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显得极为必要。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除国家重点建设外,一般建设不能占用。解决乡镇工业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一是严格把好审批关,审批兴办乡村工业,应提出布点的要求,尽可能要求乡村企业到镇上规划区内布点。乡村企业越是办在分散的乡村,必然多占土地,用地的非规范化也越易发生。二是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凡是非农业用地,都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用地费用。在镇上规划区内用地与在自然村落里用地其费用应有所差别,以鼓励、促使乡村企业的集中。

动员村办企业办在镇上,首先要做好镇的规划,而占用镇周围的土地,涉及到劳动力的安置、燃料供应等具体细节问题。如果村办企业办在行政村里,这些问题很容易在原行政村分散地消纳,现在全乡集中到镇上,会使矛盾突出起来,增加具体操作的难度。这就需要镇、乡、村统筹规划。根据实践经验,小城镇以规划出工业小区,引导镇、乡、村的工业集中为宜,并对土地征用后的劳动力安置等问题全乡作统一安排、统一调度。

信贷政策。应当利用信贷这个强有力的金融杠杆,对乡村企业的布局加以宏观指导,引导其集中而不是鼓励分散化,将乡村企业的布局纳入规划发展的轨道。

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工业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基础设施便是条件之一,现在,不少地方乡村工业分散,原因之一是道路、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差别不大,小城镇在这方面体现不出对应于农村的优势。因此,县域范围内道路、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热等建设应重点在县城和小城镇上,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思路,体现出这些设施集中建设的优越性。通过造就一个有所差别的投资环境,大幅度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吸引乡村企业向条件较好的小城镇靠拢。

解决农村工业过度分散的问题,根本之举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通过让价值规律发挥作用,让市场供求关系、经济杠杆、市场法则来调节工业的布局结构。通过制度创新,培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使乡村企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同步推进。乡镇企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促使资产冲破镇、乡、村的行政地域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组合。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按照效率优先的原理,或进行异地投资,或广泛吸纳多方面资金、人力,或推行股份合作制,或实行公司制等现代企业制度和组织形式。在这种新体制下,必然造就现代乡镇企业,分散型的工业化模式将会顺利得到解决。总而言之,农村工业的适当集中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是农村工业化及整个农村工作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需要指出的是,乡村企业适当集中的具体操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原则,对于已分散布局的村级企业,不应一律要求统统在一个早晨集中到小城镇上去,这样势必会造成新的财富浪费。具体做法可以:新建乡村企业追加投资,应鼓励到镇上规划区内投资,动员原有企业向镇转移,原有乡村企业关停并转后,不应再在原地兴办新厂。小城镇上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出售股份吸引村级企业向镇上集中。通过这样一个以增量带动存量结构调整的过程,逐步使乡村企业走上有规划、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推动小城镇的发展和提高。

3.构造、发展一批新型的小城市。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苏南地区对于产业、人口、社会设施集聚点的战略考虑,应有新的思路。为了切实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工业化的质量,以及给面广量大的小城镇的发展注入新生活力,从而造就整个区域的整体优势,发展一批新型小城市应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加以对待。

苏南地区现有总人口1312万,三个中心城市市区人口总数为247万(苏州市85万、无锡市94万、常州市68万),占区域总人口的18.8%。苏南地区农村人口正处于产业转移到地域迁移的过程之中,大量人口需实现城市化的彻底变动,那么,还有80%的人口以及从区域外流入的人口,聚居的重点指向在哪里。显然三个中心城市容量已有限,彻底开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继续离土不离乡,实行早出晚归的旧模式,难以解决一系列新矛盾,也完不成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或实行普遍的、乡乡镇镇齐头并进分散型的城市化模式,就形不成必要的规模实体,不利于提高竞争的实力和改善社会质量,还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因此,9个县城和一大批小城镇,自然地、符合逻辑地成为理想的发展重点。从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以及城市群的进一步有序化这一高度出发,小城市以及一批规模较大的小城镇正是最薄弱的环节。

从产业分布来看,苏、锡、常地区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工业已经比较分散,需要适当集中,农村工业的适当集中,必须推动一批新型小城市的成长。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密度为每41平方公里一个镇,一般建制镇的人口约为2万,乡镇不到1万,镇域、乡域范围内工农业产值多的二三十个亿,少的亦有数亿元,已经具备了造就一批小城市的条件。由于小城镇的普遍发展,在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已经积蓄了巨大的能量,这就为构造一批新型小城市准备了物质基础。所以,利用人口流动的强大推动力,顺应产业布局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构造一批20-50万人口,具备现代化设施的小城市,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应当选择一些地理位置适中,对区域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县城、小城镇,例如江阴澄江镇、昆山玉山镇、常熟虞山镇、张家港港区、宜兴宜城镇、吴江盛泽镇、无锡华庄镇等等。以高起点,高质量,超前规划为建设要求,以现代化小城市为建设目标。

这类新型社区的形成,将对苏南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起战略突破的作用,象征着苏南小城镇在新时期的质的飞跃。

新型小城市的构造,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将建立一种新的城市建设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贯穿于成长的过程之中。

4.农村人口城镇化。

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必将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迁移。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工作、生活,是社会分工分业的必然要求。社会化大生产、专业性分工的深化,要求劳动者结束兼业化,早出晚归的历史。跨产业、跨地域的兼业,不利于产业的高级化,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从农村系统来说,只有使大部分人离开农村,才会扩大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才有现实要求,大幅度地改善农村的环境,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才有可能。

从劳动者来说,追求城镇的现代生活方式将随着自身进城、进镇工作而日趋强烈。也只有彻底改变这些人的社会身份,才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使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协调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苏南地区是不是到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定居,结束劳动人口工农兼业、城乡兼跨的时候了,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我国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既有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城市定居,以及城市、小城镇规模扩张将农村人口纳入城镇的怀抱的情况,又有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职业转移为起始点,进而引发农村人口向城镇彻底移居的现象。从实践来看,后者更有代表性。苏南地区则是这种“渐进式”城市化的典型形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标志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完成。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具备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这些条件在苏南农村已经大致成熟:(1)苏南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任务业已完成,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了非农业产业,进入小城镇工作。(2)乡镇企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相当发达。并趋于稳定,非农劳动力向农业回归的风险大大缩小。(3)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经营农业已成为“副业”,农业收入只占总收入中的很小比重,这说明,相当多的农村居民与农业的关系已很松弛。(4)农业的机械装备,农田的水利化程度,以及育种、植保、施肥、耕作、收割等农事环节的具体操作水平都决定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可以完全脱离农业活动。(5)进城市、小城镇定居成为一部分农村人口的现实追求,他们期望实现工作地和居住地的新的统一。

农村人口向城镇定居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社会影响。举例来说,江苏的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相比,显得很不协调,尤其是苏南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劳动力就业比重明显偏离一般发展的常规。将人口城镇化贯穿于苏南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必将使第三产业获得生机。人口向城镇集中了,商业、服务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现实需求。

毫无疑问,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实现,将开辟苏南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局面。

人口城镇化的具体政策设计,应是允许在城镇有固定工作的人进镇落户,尤其要与构造一批现代化小城市的战略相衔接。对那些重点发展的小城市、小城镇作适当的政策性倾斜。

对于进城、进镇落户工作,应作全新的制度性安排。以不增加国家负担,农民自愿接受,政府积极加以政策推动为原则。由于我国城市就业、医疗、粮油供应、蔬菜供应等市场化的改革,城市和乡村“户口”的意义已经不大,这方面的操作难度已大大减轻。需要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目标相配合,进行精心的政策性设计。如进镇居民不享受现城镇居民的一套社会福利制度;养老保险可在原来苏南农村以乡、村和乡镇企业实行养老金制度的基础上,向乡、镇或县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制过渡,条件具备的地方,应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障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新制度为目标。小城镇可统一建造设计合理、设施齐全的商品房,出售给进镇农民;也可按一定标准,划定宅基地,由农民根据统一的规格自己建造;进镇农民应放弃农村宅基地等等。

用改革的思路,着眼于建立新的体制,而解决农民进城进镇的问题,就有可能使建立的新型小城市、小城镇比现有城市实现体制上的超前。从而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生长点,人们比较理想的居住地。在农村人口流动、进城进镇的基础上,应对苏南农村的居民点实行重新组合,改变三家一村、五户一庄的旧格局,而代之以基础设施配套、内部结构合理的小城镇和具有良好生活设施的大村庄组成农村居民的居住体。村镇之间交通便捷、通讯畅达,逐步使居住实现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的高级化、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小城市、人口城镇化是四个互为关联的要素,它们构成了现阶段苏南农村现代化链条上的四个关键环节。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也应从这些要素中去寻找。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工业的高级化、现代化城市的造就、农村人口城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农村工业化一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又是人口城镇化的原始动因,并最终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建设新型小城市、人口城镇化既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自然结果和必然归结,又将引导农村的现代化趋向于定型和成熟。可以预料,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苏南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将取决于这四大要素的协调和互为推动,这四个方面的多侧面突破、螺旋式上升趋势构成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轨迹。我们期望苏南农村的现代化进行得顺利和有序,有赖于这四大要素在时间序列上的高度耦合。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标签:;  ;  ;  ;  ;  ;  ;  ;  ;  ;  ;  ;  

苏南农村走向现代化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