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_石乔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_石乔

(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442000)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校辅导员队伍规模的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的增多,带来规模效应,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道德水平较低、对待学生工作缺乏责任心、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学术科研缺乏诚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

一、高校辅导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教师是以自己的教育劳动来延续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劳动者,肩负着传播知识和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辅导员是高校德育教师和一线思政工作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政工作的基础力量,担负着开展好学生思政工作的艰巨任务。

高效辅导员要胜任这个工作,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一方面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水平,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规模的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的增多,带来规模效应,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道德水平较低、对待学生工作缺乏责任心、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学术科研缺乏诚信。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高校辅导员。同时,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待提升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与理论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在思政工作中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为指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新媒介日新月异,有些高校辅导员只重视日常工作,而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政治理论素养薄弱,政治敏感性较差,出现了一小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上发表违背马列主义指导思想,抨击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宣扬西方民主等相关言论,甚至将这些观点带到课堂中来,把大学课堂当成了自己宣泄不满,“愤世嫉俗”的场所,向学生大肆宣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道德水平低下,学生工作中缺乏责任心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部分辅导员没能抵挡住金钱物质的诱惑,追求享乐,贪图安逸,放松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要求,从而体现在工作中的责任心淡薄,对待学生思政工作缺乏基本的敬畏,基本任务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没有起到辅导员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不重视,带来的是学生管理的松散,学生安全问题,危机事件频发,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

高等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也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的心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成为将来适应社会需要的的综合型人才。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小部分辅导员,只做到了“教书”,而并没有真正做到“育人”。只是片面的跟学生强调应该重点加强专业课的学习,而没有穿插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只是学到专业知识而没有真正学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怎样正确的做人做事。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日后走入社会,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更有甚者会触犯法律,危害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学术科研缺乏诚信

高校辅导员在完成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余都有一定的学术科研任务,这对于个人科学素养的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净化学术环境的重要约束力量,但是在这种高压环境之下仍然有一小部分高校辅导员铤而走险,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对策

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要把高校辅导员理论学习作为培养高校教师综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到对辅导员的基本考核中来。把政治过硬作为高校辅导员任用选拔的重要标准。高校内部还要组织高校辅导员签订规范思政工作承诺书,承诺在课堂上不发表不当言论,一但违反,追责到人,以此净化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真正让大学课堂成为传道受业解惑的场所,而不是教师宣泄不满的地方。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道德水平,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

要提升高校辅导员道德水平,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在高校辅导员选拔聘用的过程中,以德才兼备为重要标准。把对道德水平的考察纳入到招聘选拔的各个环节,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情景再现、危机处置等来综合考察应聘辅导员的道德水准,不合格的一律不予聘用。其次,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中要把德育作为重要内容。立得才能树人,只有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高校辅导员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对社会有益的大学生。否则,只会培养出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最后,高校中要建立辅导员队伍道德诚信档案,对每位辅导员的教学科研以及基本学生工作进行记录,如果发现有道德失范的行为,要求整改,对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形成道德监控体系,使正能量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传播开来。

(三)树立人文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思政工作中,要进行教育引导。首先,要了解班级学生基本学习情况,通过课堂问卷,个别了解等形式,掌握学生性格特点、学习动机、对所学课程预期等情况。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针对性的选择相关人文教育内容,做到典型问题重点解决。其次,日常学生工作中,认真做好大学生活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互动参与,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而不是在学校盲目的学习生活,没有方向。最后,要把人文教育纳入到对辅导员的基本考核中来。

(四)建立高校辅导员学术科研诚信体系,规范学术科研活动

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最终落实到高校教师身上。辅导员虽然不是高校科研的主要力量,但是依然承担着一定科研任务。因此,必须要建立高校辅导员科研诚信体系。人无信不立,缺乏诚信的科研是对科研的不尊重,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的极端不负责,同时也是辅导员对自身名誉和形象的自毁。高校和教育部门对于违反学术科研诚信的行为要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让失信行为没有生存空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术科研失信行为。高校辅导员只有在科研活动中坚守诚信底线,才能真正做到以身垂范,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张华英:《加强现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J],《教师》,2010

[2]潘建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J],《科教纵横》,2011

[3]汤艳:《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科教纵横》[J],2009

[4]刘宝俊.浅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 中山大学学报,2005,(4)

作者简介:石乔(1987.09—),男,湖北阳新人,湖北医药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石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_石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