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基于武汉、荆州、洪湖的研究

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基于武汉、荆州、洪湖的研究

慈勤英[1]2004年在《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制度为切入点,全面地探讨与失业者再就业密切相关的直接制度和间接制度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和表现形式。 本研究尝试回答的问题是社会制度的安排如何影响了失业者的就业选择:其一,社会救助制度和其救助标准、规则对再就业选择的影响是积极的、消极的,抑或没有显着影响。也就是在社会救助制度的保障下,失业者是倾向于留在安全网里作为受救助者,还是更倾向于做积极的再就业求职者?其二,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对失业保险享受资格、领取年限、领取标准的限定在保障失业者权益的同时,其对再就业的影响如何?其叁,再就业支持政策的实际效用?其四,所有制、地区政策的差异、性别规范等非直接政策制度对失业者再就业有否影响,如何影响? 本研究发现再就业直接制度的安排对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影响是很不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和其救助标准、规则对再就业选择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影响并不显着。在倾向于做积极的再就业求职者的同时,失业者也希望得到社会救助,而且其低水平广覆盖的模式,也使得失业者的就业选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的研究得出了大致类似的结论,即失业保险制度包括失业保险、买断工龄、内退、下岗生活费等对再就业的影响是相当模糊和不确定,表现为很复杂的相互关系,很难确定其影响的力度和方向,很多时候体现为一种刚性—即没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基于本研究的数据,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失业者的再就业绝大多数为非正规就业,脱离于监管之外,使得非正规的再就业和失业保险享有资格的确定互不相干;失业保险的很多项目是和再就业没有关系的,比如内退、买断工龄以及特定时期下岗生活费的领取等;失业保险的极低水平和平均发放,使得失业保险缺乏影响和调剂再就业的必须力度和弹性; 失业保险替代率、最低生活保障替代率与再就业间的相关性不确定,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在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险、下岗生活费替代率对再就业所需时间影响的多变量分析中,最低生活保障金替代率与再就业所需时间呈正相关,而失 I业保险和下岗生活费替代率与再就业所需时间呈负相关。再就业支持政策因其极低的覆盖率,其促进再就业的实际效用没有显现;所有制、地区政策的差异、性别规范等非直接政策制度对失业者再就业有影响,地区差异对失业再就业选择的影响显着。我们今后研究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包括: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今后要加强宏观背景下,失业者再就业与制度构建和实施之间的关系研究;关注随着制度的变迁失业者再就业选择改变的关系变化---一个动态的分析。

龚文娟[2]2007年在《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湖北省武汉、荆州、洪湖叁市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武汉、荆州、洪湖叁个地区973名失业者的调查,描述了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的基本状况,并运用高级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失业者再就业态度积极,但多数人从事着社会地位低、无稳定性的非正式职业或自雇职业;个体的社会特征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显着,而再就业意愿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不显着。所以,本文不支持失业者由于就业期望过高而制约其再就业的看法。

龚文娟[3]2005年在《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再就业问题既涉及到宏观层面政府的制度安排,又与微观层面个体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紧密相联,因此,制度(结构)和行动就构成一个循环互动体系。本研究的关注点是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湖北省武汉、荆州、洪湖叁个地区973名失业者的调查,描述了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的基本状况,并运用高级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各主要因素。研究还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及人力、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解释分析结果。本研究按照描述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和解释分析结果的思路展开。在描述现状部分,主要运用2004 年对湖北省叁市(武汉、荆州、洪湖)失业人口生活与工作状况的调查数据描述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基本状况。在分析影响因素部分,主要从失业者个体自然与社会特征(年龄、地区、文化程度等)、经济状况(家庭月总收入和失业前月收入)和再就业意愿(工作价值观、对工作的预期等)这叁方面来分析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形成的原因。然后,运用社会学及相关理论解释分析结果。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讨论,笔者发现:失业者再就业态度积极,但多数人从事着社会地位低、无稳定性的非正式职业或自雇职业; 对比前人的研究,本研究发现个体的自然与社会特征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显着,特别是地区因素,不同地区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和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包括参加再就业培训、再就业收入、工作时间等方面); 而再就业意愿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不显着。所以,本研究不支持失业者由于就业期望过高或眼高手低而制约其再就业的看法。进而提出改变对失业者再就业意愿的陈旧看法,加快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和提供再就业服务,落实国家的再就业政策,失业者积极参与再就业等建议。

慈勤英, 王卓祺[4]2006年在《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个体层面的微观视角,运用在武汉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背景、反福利价值观、福利依赖等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和选择受到再就业福利、失业责任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再就业福利的获取(再就业培训等)有助于失业者寻找工作实现再就业;个人失业责任认知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正面激励。我们发现,社会救助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即是说调查数据不能肯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构产生福利依赖的现象。我们认为,鼓励再就业的制度设计更能有效帮助失业者再就业。

慈勤英[5]2006年在《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成本收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2003年对武汉、荆州和洪湖叁个城市失业者的调查数据,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失业者再就业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初步估算,估算出失业者再就业的经济理性工资。研究发现,失业者再就业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我们的估算值,调查不支持因低保提高再就业成本、降低再就业收益,从而导致失业者放弃再就业(不接受低工资的工作)的推论。低水平和不规范的社会救助也削弱了其对失业者再就业的负面影响。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并不纯粹是基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考量,社会救助的社会成本和心理成本会对失业者的再就业带来压力和动力。

龚文娟, 雷俊[6]2008年在《不同地区失业者再就业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对湖北省叁个地区(武汉、荆州、洪湖)失业者的调查,分析了失业者的再就业意愿和再就业行为,发现大部分失业者对再就业持积极态度,但再就业多集中在非正规、低报酬和低职业地位的岗位上。地区和年龄对再就业选择的影响显着,再就业过程中存在年龄歧视问题。

易勇[7]2005年在《再就业观念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本研究关注于失业者的再就业观念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力大小以及作用方式。本研究以湖北叁地的问卷调查资料与个案访谈资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失业者的再就业观念与再就业行为的现状,并运用路径分析方法,以再就业观念为中间变量,探讨失业者个人背景特征对再就业行为的直接影响与通过再就业观念对再就业行为产生的间接影响。本研究按照描述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和解释结果的思路展开。在描述现状部分,首先从工作价值观、下岗失业观、再就业考虑因素与期望工资四个方面考察失业者的再就业观念现状,然后从参加再就业培训状况、再就业途径利用状况、再就业效果叁个方面考察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现状; 在分析影响因素部分,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利用前两个部分的数据建立路径分析模型,考察失业者再就业观念对再就业行为的作用力大小及作用方式; 在解释分析结果部分,归纳了本研究的结论,认为再就业行为受再就业观念影响并不大,主要仍是受到了失业者的背景特征的直接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转变失业者的再就业观念对促进再就业行为的作用并不显着,并从就业机会有限与用人单位的排斥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最后,依据本文结论,针对失业者再就业观念与再就业行为的特征提出了注重失业者的个体差异、提高求职行为的数量与强度、寻求更多的再就业服务的政策建议。

钱博[8]2005年在《失业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效用》文中指出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的经济转轨和变迁时期,社会结构与个体行为间实现了双向互动,人们也就有了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来实现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性。本文即从考察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知识存量等对其改变自身生活状况及对社会生活的建构视角出发,研究了失业职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在其再就业过程中发挥的效用。研究中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以及文献法收集资料,并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展开研究。首先,阐明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评述了相关研究状况; 对相关概念进行讨论和界定; 并对研究的数据来源、研究思路、研究假设进行阐述。其次,将人力资本操作化为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和再就业培训叁个纬度,分别用受教育程度、工龄、是否具有专业职称和是否参加过再就业培训四个指标加以衡量。研究发现,失业职工拥有的人力资本状况堪忧。再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分别考察人力资本的各指标对失业职工再就业过程中再就业观念转化、再就业途径选择、再就业机会获得和再就业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职工的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基本上对再就业过程缺乏积极的支持。其中工龄等要素甚至还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后,归纳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对结构性失业中的人力资本贬值; 再就业培训质量的提高和方式转变; 地域流动对失业职工再就业的意义; 失业职工的“一般人力资本”失效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陈雷[9]2005年在《失业原因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社会保障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从失业者的主观角度出发,考察和研究了失业者对失业原因的认知和不同自然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对失业原因认知的影响和差异。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回顾了相关研究状况,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操作化,并阐明了本研究的思路、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描述和分析了失业者对内外因即个人、政府、企业和社会四个方面原因的认知状况及其特点,由此考察失业者对失业原因的认知。并作了小结和讨论。第叁部分运用交互分类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失业者的自然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对失业原因认知的影响及其差异。第四部分归纳本研究的结论,即大部分失业者将失业原因归于外因,只有小部分失业者将失业原因归于内因; 失业者的背景特征只有部分因素对失业原因的认知有影响和差异。根据结论提出有关对策,关于失业原因认知的对策,本文认为解决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的共同努力,由此给出有关内外因的对策; 关于认知影响因素的对策,本文提出给予大龄失业者以就业出路、消除对女性的就业性别歧视等对策,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最后指出本研究的特点、意义与局限性。

薛君[10]2006年在《社会政策支持与积极回应》文中提出本研究以问卷调查资料与个案访谈资料为基础,在符号互动论等相关理论视野下,以下岗职工为分析单位,描述下岗职工所得到的社会政策支持和他们积极回应的基本特征,探索获得社会政策支持的下岗职工积极回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分析社会政策支持如何影响下岗职工积极回应,探索下岗职工积极回应中社会认知对求职行为的作用。本研究发现:下岗职工“权能不足”,表现为积极回应的乐观和主动程度不足、求职行为少从而获取所需的能量不足;下岗职工获得政策支持越多,其求职行为越积极。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其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转型中的惯性作用至少体现在政府的责任义务和下岗职工对政府的习惯性依赖两方面。其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子”、“耻”意识也是下岗职工求职行为缺少的原因之一。其叁,受社会排斥、社会网络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下岗职工的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容量有限。其四:下岗职工的个人竞争能力不强,又普遍认为再就业成败属于碰巧,从而怯于或不屑于进行市场化求职活动。其五,由于社会支持政策繁琐,宣传效果欠佳等与下岗职工接受能力欠缺等原因,使得他们之间很难产生有效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D]. 慈勤英.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湖北省武汉、荆州、洪湖叁市的调查[J]. 龚文娟. 社会. 2007

[3]. 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龚文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 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J]. 慈勤英, 王卓祺. 社会学研究. 2006

[5]. 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成本收益分析[J]. 慈勤英. 学习与实践. 2006

[6]. 不同地区失业者再就业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J]. 龚文娟, 雷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7]. 再就业观念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力研究[D]. 易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8]. 失业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效用[D]. 钱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9]. 失业原因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陈雷.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10]. 社会政策支持与积极回应[D]. 薛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基于武汉、荆州、洪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