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雨课堂的应用论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雨课堂的应用论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雨课堂的应用

朱伶俐 马燕 武娟(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摘要: “雨课堂”软件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共同推出的新型智能终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雨课堂”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成本会计;雨课堂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中提到要推进“互联网+教育”的进程,全球化、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使得会计工作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会计课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提到,可以通过共享资源, 开放教育,在十三五期间把握“互联网+”潮流。要求教师和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教师通过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发展和使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个性化、终身化学习。正如张岩的观点,“互联网+教育”能够为教育带来本质改变,这种变化涵盖了教育的各个环节,最终教育环境呈现出一种开放创新的状态。

应用型高校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与现代化市场需求相匹配,因此在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必须结合潮流趋势,利用“互联网+教育”这一机遇进行教学改革。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目标在于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成本的基本理论等,还能掌握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方法,但是这门课程计算工作量大,计算方法多,因此,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教学过程引入互联网信息, 促进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刻不容缓。

二、“互联网+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突破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成本会计因为其计算过程长的特点,学习往往比较枯燥无聊,这种模式下,基本上是由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来传递信息,但这种途径受到时间的约束,很多学生课后容易忘记,而若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就能联系实际生产情况,使学生身临其境,而且能够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不光光是课堂板书,像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等先进的方法都促进了教学,利用这些技术,学生课后还能通过课件、通过视频、通过音频来回顾教师课堂教学情形,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主动性会提高,能够去深入研究感兴趣的成本会计知识,形成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发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和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增多,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质上还是由教师引导,讲解,处于一个垄断的位置。但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备课、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重点,还要利用互联网,通过寻找有效的、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去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长短点,根据兴趣爱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进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成本会计教学现状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分析

首先,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会计知识,如果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较差,将会影响到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积极性,会觉得枯燥,学习吃力,很容易中断,而成本会计是一门程序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课堂教学的章节教学就好比将整个框架拆解,就好比一条链子,若是中间哪一环断掉,后面的章节内容重新连接,那将会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若要得到最终产品的成本,就必须一步一步的进行下去,无法跳章节。

微课制作内容应该选取课文中什么样的生字来指导呢?这就要根据我们写字教学实践,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选取学生课前预习时易写错而且重点的字,进行分析指导。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课《童年的回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挑选了“祸”“臂”“痴”三个字来制作微课,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笔画多的字如何运笔,怎样在田字格中摆放好不同偏旁的字,先观察后临摹,最后去了田字格又如何书写,这样举一反三的练习不仅学会了写字,也提高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微课制作习字时,强调同音不同形,同形不同音的练习,如“辩”与“辨”的区别、“痴”与“痣”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已离不开手机微信,利用微信公众号来分享观点,这就为学习带来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平台,使得信息与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和有趣。雨课堂便是将PPT和微信完美结合,让老师能很好关注学生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的情况。

第三,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多,易混淆。比如,材料费用的分配有定额消耗量和定额费用两个常见的分配方法,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共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等5种;在制造费用的分配时,有实际分配率法、计划分配率法、累计分配率法;在将费用分配给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两者时,就有约当产量法、定额费用法、定额成本法等7种分配方法。这些分配方法从字面名称上看,有些很相似,故学生容易混淆知识点,难以区分在什么情况下,用何种分配方法来分配何种费用,例如,就会有学生采用计划分配率法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二)传统成本会计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以保证专业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工程造价专业里需要用到有关计算利率的指数函数等知识;如果你是电气电工专业的学生,就必须知道导数、微积分以及工程数学的相关知识;而机械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定积分的几何应用、概率、密度函数和方差等知识有基本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机械制造技术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说,掌握高等数学知识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知识为大学生所必需,而高等数学则是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课程。

虽然,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的讲解,已经是板书和PPT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样的手段方法已经不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主体化的培养需求,学生课堂上仅仅依靠板书听课,容易走神,黑板和PPT课件都很难将所有的内容呈现在一起,学生一走神就听不懂后面的内容。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来看,PPP模式既会影响供给方也会影响需求方,换句话说,城镇综合开发PPP模式是以供给侧改革为主、需求端拉动为辅的一项改革。从宏观层面看,PPP模式的推广必然倒逼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多项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优化制度供给。从微观层面看,PPP模式的基本主张是物有所值的价值观。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平等合作、风险共担,以市场充分竞争、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从而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量的增加和质的改善和优化,最终达到城镇综合开发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成本会计的教学对象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费用在各个受益对象上是如何分配的,然后,按照产品生产流程一步步的计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实践部分一般由于课时原因,安排的时间短,大概8-10个课时,很多学生对理论部分的了解是一知半解,导致实训内容无法下手。由于企业的生产流程在发生变化,许多教材中涉及到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整个教学中的课时占比多,难度较大,讲解耗费时间多,但是学生掌握程度不高,很难学以致用。

3.缺乏“双师型”教师

2.教学内容难度大,与社会实际脱节

4.缺乏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

1.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的进程与教学不相匹配,严重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甚至很多学校都没有会计教学软件,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

结果表明苜蓿种子萌发随自毒物质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受抑制作用增强;小麦种子萌发在自毒物质C的作用下随C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受抑制作用增强,B在最大处理浓度时才对小麦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A处理浓度超过0.010 g/L、D处理浓度超过0.005 g/L之后抑制小麦种子萌发。A、B、C、D对苜蓿、小麦种子萌发的毒性强弱均表现为C>D>A>B。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是从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学校任职的,所以这些教师大多数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缺乏专业实战经验。

四、“雨课堂”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第二,成本会计课程公式非常式且复杂,计算过程、步骤非常多。所用的教材中涉及到的公式有在200个左右,计算的工作量可谓非常大,多数会计学生面对计算会觉得“头疼”。

公元1882年春,有个叫皮肖普的英国人,在上海正丰街(今广东路)至十六铺之间,铺设了一条电话线,两端各接上一部电话机,广为宣传电话的神奇功能,声言将铁线一接,在其讲话器一端说话便可传出,极远者可至数千里之外,听得明白,如同面晤……

雨课堂的具体使用方法,只需安装雨课堂软件,关注“雨课堂公众号”,创建自己的课程班级,在上课的时候生成二维码,学生只需扫码便能进入课堂教学中,这时,课件便与手机同步进行,从而将学生手机利用起来,形式比较新颖,学生积极性较大,也能减少学生玩手机的时间。

教师可以在PPT中插入各种视频、单选、多选、投票、主观题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实时测试,自由的设定答题时间,营造出一种新奇感和紧张感,学生通过手机微信终端提交答案,而测试结果,老师可以立刻在“雨课堂”里看到题目的正确率以及做题人数,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并且可以下发答案。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困惑的地方,以前往往学生不愿举手反映,通过雨课堂,只需通过手机点击不懂,老师就可以实时收到学生的反映情况,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除此以外,雨课堂的功能还有很多,比如,课件可以作为预习课件,在课前通过手机下发下去,同步每位同学都可以收到课件,减少了课代表的工作量,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还比如,雨课堂可以进行直播功能,同步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录课,这样学生课后既可以通过雨课堂来看到课件,还可以再听一次课堂讲解。

通过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来评定预测模型的精度,即为后验差检验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较多。在精度检验时,若C和P均在允许范围内,则所建立的模型精度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预测,否则无法利用灰色模型进行建模。具体精度划分标准及相应的值如表1所示[2]。

雨课堂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从预习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巩固,缓解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延长了学生学习时间,有效利用了学生手机,提高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雨课堂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插入视频教学,比如可以引入相关慕课视频,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在这种模式下,教学活动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推动者,疑难解答者。雨课堂的使用使“用手机上课”这个思想从不可思议变成切实可行,深受学生喜爱。

五、结语

雨课堂将PPT和微信完美结合,让老师与学生更好实现课上课下的互动,解决成本会计课程学时不足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改变课程考核方式,让老师更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如微课、翻转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6(2):70-73.

[2]程磊.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西部 ,2013(20):154.

[3]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 ,2016(19):245-246.

标签:;  ;  ;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雨课堂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