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宏观经济学的一种新方法:Noem-DSGE模型_宏观经济学论文

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新方法:NOEM-DSGE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方法论文,模型论文,宏观经济学论文,国际论文,NOEM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0)02-0038-08

国际宏观经济学,也可称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自二战以来,伴随着世界各国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成为经济学界广为关注的热点。相应地,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

一、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以Mundell-Fleming(简称MF)模型为代表。Mundell[1]和Fleming[2]以Keynes理论为基础,假设名义汇率自由浮动、国际资本完全流动、价格水平不变,运用IS方程、LM方程和非抵补利率平价(UIP)条件,考察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总量的关系,并且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Dornbusch[3]在MF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理性预期与动态分析,从而发展出Mundell-Fleming-Dornbusch(简称MFD)模型,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浮动汇率体系下汇率波动性提高的原因。此后,一些学者通过改变对理性预期、资本流动程度、粘性价格的设定,或引入信息因素等,对MFD模型进行了多方面的扩展。MFD模型由于较好地揭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度成为国际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然而,基于Keynes理论的MFD模型存在一个重要缺陷,即微观基础不足。由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会影响微观经济个体的决策,从而改变了经济系统的深层结构参数,因此,不考虑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会招致“卢卡斯批判”,在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实证研究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法解释国际宏观经济学中的诸多谜团。

为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众多经济学者积极探讨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NOEM-DSGE)分析框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NOEM-DSGE模型的产生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研究的两大发展:旨在为宏观经济学提供适当微观基础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oclassical Macroeconomics)的兴起,旨在解释经济动态行为的真实周期理论(Real-Business-Cycle,RBC)的提出。二者的结合,衍化出动态一般均衡(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DGE)分析框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DGE模型逐步被应用于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宏观经济学分析。1995年Obstfeld & Rogoff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上发表《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一文[4],在商品市场垄断竞争和名义价格粘性的假设前提下,引入微观主体跨期最优化决策分析,开创性地提出Obstfeld-Rogoff Redux模型(简称OR模型)。这一动态一般均衡的两国模型,既具有动态特征,也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为国际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框架,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纳入了随机分析,形成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即NOEM-DSGE模型。

NOEM-DSGE模型在具备明确微观基础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名义刚性和市场不完全,极大地拓展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模型的跨期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考察经济的动态特征;模型给出具体的效用函数、生产函数等微观基础设定,据此可以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长期均衡状态和短期冲击反应,并进行明确的福利分析;模型中名义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的引入,改变了外在冲击的传导机制,并导致社会福利损失,表明宏观政策是重要的,据此可以研究最优政策设计以及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

二、NOEM-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

一个典型的NOEM-DSGE两国模型①可设定如下:

假设世界经济由本国和外国组成,每个国家都由连续的经济人组成,世界总人口正规化为1,居住在本国,居住在外国。每个经济人既是消费最终产品的家庭,也是生产异质性产品的垄断竞争②厂商。每个家庭同时消费本国商品和进口外国商品,所有商品均为可贸易品。

1.家庭的效用函数及动态预算约束。

本国第j个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满足加性可分性,具体表示为:③

代表性家庭面临的跨期动态最优化决策为:在给定的动态预算约束下,选择最优的消费、实际货币持有额、劳动供给,从而获得终身效用最大化。

2.厂商的生产函数及价格设定。

本国厂商包括最终产品生产商和中间商。假定国内经济体只生产一种最终产品,由i种差异化的中间投入品生产而成,每种中间投入品由一个中间商生产。最终产品生产商的生产函数如下:

中间商的跨期动态最优化决策为:设定最优的价格,从而获得企业利润贴现值的最大化。

3.模型求解过程。

首先,求解家庭最优化问题可得到一阶条件:消费的跨期替代条件(欧拉方程)、劳动与闲暇的期内条件、实际货币需求条件以及资本租金率。求解厂商最优化问题可得到价格方程。结合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及债券市场出清条件,即可完成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描述。其次,求解上述方程得到模型的稳态解,据此可考察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再次,围绕稳态解进行对数线性近似,可以得到模型的显示解,据此可考察外在冲击(宏观政策)对经济变量产生的短期动态效果。此外,还可以计算外在冲击引起的短期效用变动与长期稳态效用变动的贴现值之和,据此分析冲击的福利效应。

三、NOEM-DSGE模型的应用

NOEM-DSGE模型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且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呈现出日益丰富和不断扩展的态势。⑧在实际运用方面,NOEM-DSGE模型也开始被引入到中央银行的预测和分析当中,如欧洲中央银行的NAWM模型,美联储的SIGMA模型,IMF的GIMF模型等。[9]具体来看,NOEM-DSGE模型的应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汇率分析。作为NOEM-DSGE的开创性文献,Obstfeld and Rogoff[4]的“归来模型”主要关注汇率的决定以及汇率的动态变化,为分析汇率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随后,学者们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加以扩展:Obstfeld and Rogoff[10]和Bacchetta and van Wincoop[11]引入不确定性,考察汇率风险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Chari et al.[12]分析了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及持久性。Sutherland[13]探讨了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性对于最优汇率政策的影响,并揭示了汇率波动性对福利的影响。Corsetti et al.[14]解释了内生的高汇率波动性及低汇率传递效应。

2.货币政策和规则分析。Obstfeld and Rogoff[15]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福利、期望产出以及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且得出了最优货币规则。Corsetti and Pesenti[16],Smets and Wouters[17],Gali and Monacelli[18]研究了汇率传递与最优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Kollmann[19]和Clarida et al.[20]分析了最优货币规则的设计。Benigno and Benigno[21]研究了两国货币政策的战略合作和协调,Tervala[22]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3.财政政策分析。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早期的研究设定较为简单,且需满足李嘉图等价(Ricardian equivalence)条件,分析财政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突破:Ganelli and Tervala[23]引入效用增强的政府支出,分析财政政策冲击的国际传导以及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Kumhof and Laxton[24]在一个放弃李嘉图等价的NOEM-DSGE模型中,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最优财政政策的选择。

4.资产价格、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和资产组合选择。Engel and Matsumoto[25]探讨了经济人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Matsumoto et al.[26]研究了汇率和股票价格在技术和货币的新息冲击下的动态行为。Hnatkovska[27]引入不完全金融市场结构和动态资产组合选择,试图在两国模型下分析国际金融领域的谜题——股权持有的“本国偏好”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高换手率和波动性。Mercereau[28]和Thoenissen[29]研究了金融市场结构与实际汇率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5.模型评价和参数估计。伴随着NOEM-DSGE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理论模型的表现,以及模型参数的估计,从而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理论分析延伸至实证分析。

在模型的评价方面,Chari et al.[12]和Kollmann[19]通过校准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试图找出某一外生冲击在影响总体经济波动中的贡献率;Del Negro and Schorfheide[30]提出了一种新的估计方法,利用DSGE理论模型推导出VAR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然后利用Monte Carlo方法获得DSGE和VAR模型参数的联合后验分布。

在模型参数的估计方面,主要包括最大似然估计和Bayesian估计。Bergin[31]最早引入ML方法对DSGE模型进行了估计和检验。Schorfheide最早引入了Bayesian技术以评价和估计DSGE模型。其后,Bayesian方法逐步被应用于NOEM-DSGE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评价。

四、NOEM-DSGE模型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既有文献表明,NOEM-DSGE模型从理论上更准确地刻画了经济的波动特征和传导机制,也使得最优政策选择和福利分析成为可能,而NOEM-DSGE模型在实证研究方面的延伸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分析框架的适用性。然而,目前的NOEM-DSGE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也一定程度上昭示了NOEM-DSGE未来的发展方向。

1.金融市场摩擦的模型化。目前的NOEM-DSGE文献未能很好地将金融市场摩擦引入模型中,从而无法解释商业周期的重要规律性(如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也无法分析中央银行的重要政策问题,如金融的脆弱性、流动性缺乏等,此外也无法对金融稳定性进行检验。与金融市场摩擦的模型化相关的另一难题,是如何将利率期限结构纳入模型,这需要克服实际应用的限制,并解决计算问题。

2.货币风险溢价的模型化。在一些NOEM-DSGE模型中,往往设定经济人可对外借款为消费融资,且外债的货币风险溢价是债务额的增函数,为刻画可观察数据的波动性,同时引入了货币风险溢价的外生冲击,但这种设定形式的微观基础尚有待论证。而在另一些不考虑货币风险溢价的NOEM-DSGE模型中,通常假定非抵补利率平价(UIP)成立,但UIP在实证中往往是失败的。因此,NOEM-DSGE模型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货币风险溢价引入模型,进而从理论和实证上更准确地把握汇率的动态行为。

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EMEs)的应用研究。这类经济体往往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且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历来对外来冲击比较脆弱。因此要运用NOEM-DSGE模型分析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宏观经济现象,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是,能否将这类经济体的相关特征(如“美元化”)适当地引入模型。

4.理论与实证的融合。这也是NOEM-DSGE模型所面临的最大挑战。NOEM-DSGE模型为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者们可以结合具体的经济环境,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型的设定,构建更符合现实经济的理论模型。然而,模型设定越复杂,相应地模型求解也越困难,而且一个复杂的理论模型在诉诸于实证分析时也面临更多的困难。理论模型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解释现实经济,NOEM-DSGE研究也一直致力于把模型中得到的理论含义应用于实证检验,以考察其与现实可观察数据的匹配情况,但在研究过程中却存在如下困难:其一是数据选择问题。为保证模型顺利求解,理论模型往往对一些变量进行了严格假定,要从现实经济中找到符合理论模型要求的数据序列变得十分困难。其二是模型的估计方法问题。NOEM-DSGE模型两种常用方法是ML技术和Bayesian技术,但均存在缺陷。由于ML方法所要求的计算量很大,模型估计时通常只进行一阶线性估计,这显然忽略了变量二阶矩在动态最优化中的作用;另外,ML方法对于模型设定偏误十分敏感,若模型误设,则难以得到结构参数的准确估计。Bayesian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弥补ML方法的缺陷,但也存在自身的弱点:若先验分布的选择包含信息不充分,会导致参数估计的偏误;另外,结构参数的后验估计依赖于复杂的模拟方法(如Metropolis-Hasting算法),使得估计的过程无法复制,从而也无法验证这一结果是真正可信的。此外,NOEM-DSGE模型在估计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参数识别问题。其三是模型的政策评价和预测能力。尽管NOEM-DSGE模型为政策评价和预测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工具,但对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收稿日期:2009-12-14

注释:

①两国模型设定形式可以突出国际传递渠道,允许利率、资产价格在国际资本市场内生决定,也可以分析国际政策的相互影响问题。

②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价格不能灵活变动,而是存在粘性。

③对于具有微观基础的NOEM-DSGE模型来说,效用函数设定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同的设定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新近的模型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了消费偏好冲击、劳动供给冲击等随机因素,或者在消费偏好函数中加入了习惯形成因素。

④在这一金融市场结构设定下,货币冲击可能带来相对财富变化,从而影响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相对产出和相对价格。而在完全国际金融市场假定下,经常账户和净国外资产作为动态传导机制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一价定律下,完全的风险分担意味着货币冲击不会带来财富转移效应。不过Chari et al.(2002),Betts and Devereux(2000)发现两种金融市场结构设定下货币冲击的国际传导效果并无太大差异。

⑤Chari(2002)等学者指出,资本在货币冲击的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本要素。引入固定成本,保证均衡状况时利润为0。

⑥交错价格设定是一种常用的引入价格粘性的方法,这种设定允许价格水平的平滑调整。

⑦Betts and Devereux(2000)[6]发展了PTM-LCP模型:由于国际商品市场是分割的,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一些壁垒或障碍,厂商对同一商品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依市定价与当地货币价格粘性(或目标市场刚性)相结合,就允许对一价定律的违背。在这一模型下,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递效应不完全,从而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减少或消失。

⑧Lane(2001)[7]、Corsetti(2007)[8]对这一领域的文献做了较好的综述。

标签:;  ;  ;  ;  ;  ;  

国际宏观经济学的一种新方法:Noem-DSGE模型_宏观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