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视角下的办学特色--对100所高校本科教学评价特色项目的研究_大学论文

评估视野中的办学特色——对100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评估论文,所高校论文,视野论文,本科论文,办学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1672-8742(2008)04-0021-08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特色现状有何特点、规律和问题?是否实现了特色办学?办学实践中体现出了特色的哪些本质?这些基于当前高校办学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特色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中已经评估的100所高校提炼的特色项目进行宏观层面的基于评估实践的研究,希望对其本质有所认识。在理论上,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弄清高校特色本质,为促进特色办学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中,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分类指导战略的实施,认识我国高校质量现状,有利于指导高校特色办学,指导评估实践。为此,我们从阅读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特别是从特色项目部分人手,并结合笔者参与评估实践的体会,拟成此文,以期丰富对高校特色问题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我们随机选取2005年至2006年已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10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为研究依据。因为这两年是第一轮评估的第三年至第四年,既是评估比较成熟的时期,各校提炼的特色可信度较高,代表性较强,能够较好地说明学校的情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平台调整期”,对进一步促进特色办学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同时,由杨晓江教授等研究的2004年被评的54所高校,得出“专家组对特色的鉴定结论与学校自评结论总体一致”[1]的判断,可以推知,对我们选定的2005年至2006年被评的高校也应该有此基本判断。所以,作者选择以《自评报告》中“特色项目”为研究依据。

(一)样本

随机选取2005年至2006年已经通过评估的10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样本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基本上是选取各年已评高校的50%左右作为样本。这些学校涵盖了我国现行各类型普通本科高校,如医药类10所,体育类3所,艺术类3所,以便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100所高校《自评报告》中的特色项目编辑成《100所高校自评报告中特色项目汇编》,从中删去自评报告中的论证部分,仅留下其特色项目的标题式表述,以便对其进行分类和数量统计。研究思路是从现象描述到本质分析、从100所高校延展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同时,结合我们多次参与评估实践,力求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避免表面化或一般化,力求解决现实问题。

二、100所高校特色项目研究结论

(一)特色项目类别统计结果

目前,在高等教育界还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特色分类。100所高校的特色项目多数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所表述的特色项目相吻合,于是本文依照此方案的分类予以统计,如表2所示。因有些特色项目不是完全属于某一类,在划归类别时,结合《自评报告》将其划归到最接近的类别,实在难以划归的放到“其它”类别中。

表2 100所高校特色项目分类统计表

治学方略(项) 77 办学观念(项) 13 办学思路(项) 37

教学管理制度(项) 4

运行机制(项)

3 教育模式(项) 14

人才特点(项) 15 课程体系(项)

3 教学方法(项) 1

其它(项)

3

从表2看出,分布在治学方略、办学思路和办学观念等方面的特色项目较多,说明多数高校关心办学顶层的特色。教育模式及人才特点上的特色也有一定比例。分布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教改方面的特色项目较少,表明教学管理要加强,教学改革及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二)特色办学得到了空前重视

在100所高校中,全部都有1~3项特色,很多高校直接表明自己“特色鲜明”,如表3所示。

表3 100所高校特色项目数量统计表

已评高 “无特色”自评“特色鲜明”

1项 2项 3项4项

校年份(校) 校 % 校 % 校 %

校 %

校%

2005 0

2665.001640.001640.00 717.50 12.50

2006 0

4270.002236.673050.00 5 8.33 00.00

合计 0

6868.003838.004646.00 1212.00 11.00

由表3得知,特色办学得到了空前重视,评估促进特色办学的初衷取得了实效。100所高校都提炼出了特色项目,而且有68所高校自评为“特色鲜明”。此数据还不包括自评未标明是“特色鲜明”的。教育部评估最终结论为特色鲜明的13所高校,若两者相加则是81所高校“特色鲜明”。在评估实践中,特色被视为极其重要的指标,提炼特色项目是学校“一把手”工程,很多学校历经全校上下多次反复研讨,请校外专家指导,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评估,以及评估后的进一步提炼等过程,体现出对特色的高度重视。

从表3看出,50%高校的特色项目是2,1/3高校的特色项目是1,两者相加达84%。12所高校有3项特色,仅1所高校有4项特色,即绝大部分高校是1~2项特色。

(三)特色项目出现的频率分析

第一,“艰苦奋斗”、“实践”、“创新人才”、“×大(学)精神”、“产学研”、“服务地方”等类特色项目出现频率较高,如表4所示。从《100所高校自评报告中特色项目汇编》统计,包含“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艰苦朴素”等含“艰苦”二字的高达486处,表明“艰苦奋斗”类特色项目比例较高。一些身处艰苦地区,或者长期处于撤、搬、并等状态的高校,易认可此类特色。因为他们长期处于艰苦条件下,不艰苦奋斗难以生存和发展,也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投入不足有关。“实践”、“创新人才”类特色项目比例也较高,有“实践”类和“创新人才”类特色项目院校的初衷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这两类特色项目其实为一类。这说明实践类和创新类特色受到了关注,与国家高等教育宏观改革形势基本相符。

表4 几类出现频率较高的特色项目

艰苦奋斗(条)16创新人才(条) 10产学研(条) 8

实践(条)15大(学)精神(条)16服务地方(条)52

第二,学校定位、地域性、行业学科性等与特色项目相关性较大。特色项目标题中直接表明“服务地方”、“根植地方”等体现服务面向的特色项目高达52条,主要集中在地方高校。提出诸如“服务××地方”、“根植××地方”、“弘扬××地方文化”等,几乎具有地域优势的高校都提炼出了与地域有关的特色项目。在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考察中,几乎所有学校在定位指标上都得了满分(即A),表明对高校定位问题持乐观态度。同时表明学校定位、地域与特色相关性较大。在选定的以行业或部委主办的35所“行业高校”中,有31所提炼出带有相应行业和行业优势学科特点的特色项目,表明一些高校依托具有突出优势的原行业学科彰显特色。同时,这类高校在划转到以地方为服务对象,以地方为举办者,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综合压力,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特色,也是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

第三,一些高校的特色还处于培育之中,未达到特色鲜明阶段。如果把特色发展阶段分为挖掘和战略选择阶段、培育阶段、特色鲜明阶段,则一些高校的特色实际上处于培育阶段,甚至是挖掘阶段。其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其一,特色表述“聚焦”不够。一般而言,在《自评报告》中第8节“特色项目”下,在展开论述前,往往高度凝练地表述其特色项目。但是,100所高校中有16所高校没有这样做,6所高校虽然这样做,但“聚焦”很不够,难以判断它们后面标注的“8.1”、“8.2”是不是其“特色项目一”或“特色项目二”。如某高校提炼的特色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砺炼,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功能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积淀了深厚的教育传统。学校本着继承与发展统一的原则,在打造特色和弘扬特色上竭尽心力,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有我精,人有我新。”这样的表述用于其它高校也对,这是典型的“不聚焦”的特色项目。严格来讲,应属没有特色。

其二,表述特色内涵和其发挥作用时指向不清晰,虽然在办学的多个要素上表述为“形成特色”,但提炼不够,材料堆砌太多,特色主线不明。

其三,语言华丽,具体内容不多。如一所高校的特色项目全文阐述中无一个数字或者典型案例支撑,感觉好像都是工作措施。

其四,学科方面的成就表述过多,其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色体现在人才质量上的品质等要素,在一些高校展开的特色项目阐述中不够。

其五,创新人才培养类特色,其效果往往是以竞赛为标志,是“基于竞赛的创新人才”,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创新人才有偏差。

这些现象表明,少数高校对特色理解不够,以至于其特色未成为办学者的信念,实际上是处于培育之中。

笔者认为,表述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时,要注意“特色项目”应该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写照,即涵义、作用和效果。这三个要素必须表述清楚。

三、几点感悟

(一)“特色项目”的主要源泉

第一,学校定位。研究发现,几乎所有高校的特色项目都与其定位有关,大致分布在以下两极:一是定位为研究型的大学,它往往关注人才培养的创新、人文等高素质特色,体现出以卓越为标准的质量观。譬如,武汉大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优(优良的爱国传统、优秀的学术传承、优美的校园风光)”育人环境和“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项目。二是定位于地方或行业服务的教学型高校,它往往关注为地方或行业服务的应用型特色,体现出以需求为标准的质量观。譬如,广州大学的“坚定不移服务广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坚持不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又如河南理工大学的“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为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特色。还有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弘扬中华陶瓷文化,培养‘脑手并用、科艺结合’高素质人才”的特色。其它高校往往处在这两极的中间地带。

分析其分野的原因,从本质上讲,高校的“三大职能”具体到每所高校时,它们在践行职能上的表现却是千姿百态的,而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评估制度也促使它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就是其定位。特色也就在大学凭借其个性化的“三大职能”实践,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过程中形成。“任何社会的教育都在满足个体与国家、社会这两个方面的需要中得到发展。”[2]处在“研究型”与“教学型”两极中的高校,“在制度的哲学基础方面,‘研究型’大学更多地基于认识论,‘教学型’院校则更多地基于政治论;在制度的目标指向上,在科学价值与市场价值、人才的选拔性与教育的公平性等选择中,‘研究型’大学更强调前者,‘教学型’院校更关注后者。”[3]所以,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或者说其定位是特色的主要源泉之一。如果一所大学能够有不割断历史的现实定位,也就必然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建设。这是因为,“‘大学特色’是链接‘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和‘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的关键所在。”[4]有的专家在评估实践中感到,如果不是定位层面上的特色项目,被评高校也不太甘心,感到特色项目的层面和显示度不够,评估实践也在有意无意之间体现出学校定位是特色主要源泉之一的道理。

可以这样说,定位是特色项目的最大“可能性空间”,脱离定位的过于追求特色的“人无我有”未必是好事。

第二,地域及其文化。研究发现,在特色项目标题中明确提到地域及其文化和精神的特色项目有近20条。以嘉应学院“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扬客家文化”的特色项目为例,其三大方面体现出地域的源泉作用。一是学校的本科教学深受来自于“客都梅州”地域的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的客家文化、客家人文环境的熏陶,确立了“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客家文化特色校训。二是以地域为依托和需求的本校客家文化研究学科的有力支撑,并且不断丰富客家文化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客家文化特色。三是客籍乡贤的榜样熏陶,如叶剑英、黄遵宪、曾宪梓、田家炳等客家乡贤的人生阅历及其表现出的客家文化中的精髓,如勤劳勇敢、爱国爱乡、勤俭诚信、立己树人、崇文重教等优良传统,铸造了学生良好的人格品牌,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正如阿什比所言,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力量主要是入学者的压力、人才需求和大学自身逻辑。地方高校的入学者主要来自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与其需求的匹配程度也最受地方生源关注。对学校办学质量认同程度和校友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程度也主要来自地方用人单位。大学自身逻辑也往往与地方有关。所以,地方高校的特色和职责就在于区域性,它的办学行为就是围绕“地方”做文章,由此形成特色办学顺理成章。

第三,主流学科特别是行业性高校的主流学科。上述35所“行业高校”中,有31所提炼出带有相应行业和行业主流学科特点的特色项目便是例证。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特色项目:忠诚和能力是检验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两个基本标准。多年来,该校紧紧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在锻造学生忠诚信念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上下工夫,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建校,从严管理,培育忠诚卫士;二是立足公安,紧贴实战,强化实践教学。一般而言,“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在,也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大学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5]学科是高校文化的最大源泉,不同学科的大学具有不同的特色源泉。伯顿·克拉克在考察了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状况后也认为,要“从学科开始分析”[6]高等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也就是说,学科天然地具有影响特色办学的重要作用。

(二)办学特色与评估中的特色项目之关系

从100所高校来看,“办学特色”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特色项目”,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具有层次包容关系,具有“一”与“多”的关系。其一,“办学特色”是办学实践中最顶层的特色。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往往包括学科、科研、教学、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综合的优势,不仅仅是某个或者某几个“项目”。教学评估之“特色项目”主要针对本科教育,层面要低一些。例如,在选定的100所高校中,没有一所高校把诸如研究型、综合型、国际化等顶层办学特色作为本科教学“特色项目”,而选定更具针对性的本科教学“特色项目”。如上述所言,在100所高校“特色项目”标题中直接表述出人才质量方面词语的就有91所高校,在其展开表述中基本上都有对人才质量方面的表述。其二,“特色项目”是“办学特色”的落脚点。因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社会对其最终的评价也落脚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正如评价一个工厂,主要不是看这个工厂有多少工程师,有多少先进设备,而是看这个工厂是否开发出质量优良的产品和这些产品有没有市场。所以,虽然“办学特色”也是衡量一所大学的重要标志,但是,如果不能落脚到本科教学的“特色项目”,这样的“办学特色”是空泛的。

(三)当前外部环境还未最终形成了特色办学机制

在特色上有一定程度的雷同,表明当前外部环境尚未最终形成特色办学的机制。深入分析也表明,外部环境最终形成特色办学的机制尚需时日。

一方面,影响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要素是制度和体制,影响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要素主要是政策。西方大学特色办学有其自身动力,是在高校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机制中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由政府力量导向,由“政府力量导向”就免不了打上“齐步走”的烙印。“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大学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离开这一衡量标准谈大学办学特色,是没有价值的。”[7]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社会,只有政府。”[8]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是高校的举办者又是唯一的消费者,高校成为政府的下属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不关注特色办学,也谈不上特色办学的推进机制。所以,高校完全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局面未完全形成前,也难以最终形成有利于特色办学的机制。

四、两点建议

(一)深化对特色国情和特色本质的研究,加强分类指导

迄今为止,理论上还不能说对特色本质研究达到了一定水平。用一个并不太恰当的比喻来描述当前文献对特色研究的现状。当你请教厨师如何做好这道菜时,厨师仅能够告诉你,做好这道菜与原料有关、与油有关、与水有关、与锅有关等,如此难得要领。对特色的研究一定要越过这个水平,特别是紧密结合办学实践的研究,将实然研究和应然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指导实践。研究发现,几乎每所高校都洋洋洒洒万言阐述其特色项目,有的高达3万字。若要用300字表述该校特色,成为评估现场考察中最难的一件事情。因此,理论上必须加强对特色本质的研究,实践上必须深化对特色本质的进一步理解,加强分类指导,以使特色办学和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二)创新促进特色办学的评估机制

评估与特色办学是什么样的关系?它就好比是鸡和蛋的关系,很难说清楚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它们是辩证地相互发展过程。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评估形成特色办学局面,也不要忽视评估对促进特色办学的作用,要不断创新促进特色办学的评估机制。

第一轮评估促进特色办学已见成效,但彻底形成特色办学还任重道远。这是一个过程,这是特色本质规律的要求。实际上,一所高校在办学思想、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等方面,在某一个方面有特色就很不容易了,应予以充分肯定,才有利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要完全形成特色办学局面,尚需时间积累。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构成“存在”的根本意义,对促进特色办学而言,时间和空间是构成要素,“不可能迈两小步跨过一条大沟”,形成特色办学任重道远。应将“特色项目”在评估指标中长期设置,其地位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并进一步创新其评估标准与评估方式,提高其区分度。要消除缺乏历史积淀的、缺乏长远战略规划的、靠文字功夫临时编造的和为评估应景的“特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所高校真正在与社会互动中主动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使特色办学成为高校发自内在需求的行为。

标签:;  ;  ;  ;  

评价视角下的办学特色--对100所高校本科教学评价特色项目的研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