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锥切治疗后肿瘤及妊娠结局探讨论文_王君荣

早期宫颈癌锥切治疗后肿瘤及妊娠结局探讨论文_王君荣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妇幼保健院 156100

【摘 要】目的 探讨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后肿瘤及妊娠结局。方法 40例早期宫颈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锥切治疗,回顾肿瘤及妊娠结局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病理检查,宫颈癌ⅠA1期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行锥切治疗,成功率为97.5%。12例积极尝试妊娠,妊娠成功6例,妊娠时间平均为术后10个月,其中足月分娩3例,自然流产和药物流产各1例,早孕胎停育1例。结论 宫颈癌近年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加之筛查手段的提高和普查力度的重视,早期宫颈癌检出率明显增加。针对宫颈癌ⅠA1期患者,采用锥切治疗有较高安全性,妊娠结局理想,复发率低,故临床医师需重视手术适应证的把握,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锥切治疗;肿瘤;妊娠结局

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均有一定发生比例,在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居较高水平,新发现病例每年超过50万。据报道,总癌症死亡率中,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第四位[1]。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晚婚晚育女性增多,在宫颈癌筛查普及的情况下,发病早期多被检出,如何在保留生育功能前提下,达到治疗的目的,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锥切方案治疗后肿瘤及妊娠结局展开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早期宫颈癌有生育要求的研究对象40例,均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5.2±2.1)岁。其中12例术后积极尝试妊娠。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本组选取病例均采用CKC方案治疗,宫颈病变范围采用宫颈碘实验确定,在距病变外缘5 mm处,完成切除操作,依据患者鳞状交界及宫颈外翻程度、年龄决定切除锥底直径及锥体高度,锥底平均32 mm,锥高平均29 mm。宫颈残端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电凝止血并成形,术中平均出血量29 ml,手术平均操作时间34 min,患者均良好恢复。12点连续切片,完成病理检查操作,切缘阳性:切缘与CIN距离<1 mm或切缘见CIN者;切缘阴性:锥切缘呈炎性改变或无病变。

1.3 指标观察 每3个月安排1次复查,连续阴性4次后,调整为6个月复查1次。以细胞学检查、妇科检查为复查内容,依据需要行阴道镜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位随访35个月,记录异常情况。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及肿瘤结局 本组术前病理检查,宫颈癌ⅠA1期18例,CIN 2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行锥切治疗,成功率为97.5%。高分化39例,中分化1例;30例切缘阴性,1例可疑,切缘可见CIN病例9例,无切缘见癌组织病例,淋巴血管间隙无浸润。成功锥切患者复发1例,有强烈保留生育愿望,采用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宫颈广泛切除术,因随访示,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后行全子宫切除,现监测为无瘤生存。本组复发1次,为中分化患者。

2.2 妊娠结局 12例积极尝试妊娠,妊娠成功6例,妊娠时间平均为术后10个月,其中足月分娩3例,自然流产和药物流产各1例,早孕胎停育1例。

3 讨论

近年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显著上升,依据NCCN最新指南,CKC应用,除在诊断宫颈早期浸润癌中发挥作用外,针对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有生育要求或不宜手术的宫颈癌ⅠA1期患者也较适用。若可随访观察切缘阴性的患者,存在LVSI情况,可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联合广泛子宫切除治疗。而针对ⅠA2期宫颈癌病例,需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CKC治疗ⅠA1期宫颈癌患者,国内外报道为0.35%~ 10.3%远期复发率,本组复发1次,为中分化患者,虽ⅠA1期不存在LVSI,但后续手术中,均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证实。故表明CKC在中分化病例中,为治疗禁忌。分析此例患者特点,术前病理检查,为CIN3,故阴道镜病理观察,有广泛病变存在,且颈管疑似累及者,需对病理升级问题引起重视,针对早期宫颈癌多点浸润、中-低分化患者,需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联合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若有强烈保留子宫愿望,在CKC术前,需对MRI和CT检查完善,手术操作过程中实施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活检术,以保障不存在盆腔淋巴结情况,使远期复发率降低。

CKC手术操作时间较短,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故利于患者心理健康的维护。术后妊娠率与是否有生育要求关联密切[2]。有研究对ⅠA1~ⅠB2期34例患者展开研究,均行盆腔淋巴结活检/切除术,无淋巴结转移,后行单纯宫颈切除术24例,大锥切10例,妊娠17例,分娩11例。本次选取病例,尝试分娩12例,妊娠成功6例,妊娠时间平均为术后10个月,其中足月分娩3例,自然流产和药物流产各1例,早孕胎停育1例。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本次尝试妊娠病例较少,且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加强此方面的宣传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育率和妊娠率。

综上所述,宫颈癌近年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加之筛查手段的提高和普查力度的重视,早期宫颈癌检出率明显增加。针对宫颈癌ⅠA1期患者,采用锥切治疗有较高安全性,妊娠结局理想,复发率低,故临床医师需重视手术适应证的把握,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万肖芳.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84-86.

[2]郑顺杰,洪颖.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46-148.

论文作者:王君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早期宫颈癌锥切治疗后肿瘤及妊娠结局探讨论文_王君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