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潮流席卷全球,汽车工程领域不可避免的也致力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开发。伴随着人们对汽车功能需求的提高,汽车信息化也越来越朝着功能多样化、驾驶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目前,汽车工程行业在汽车安全驾驶、电子导航、娱乐设备、网络通讯等领域有着长足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方便、快捷、有趣的驾驶体验。
关键词:汽车工程、信息技术、运用探讨
随着国民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高,传统汽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大量的运用在汽车工程当中。汽车工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是指在汽车上的应用信息自动化的集成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自动巡航系统信息化多媒体系统等。本文首先对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技术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信息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运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1.信息技术在汽车产业链中的概述
汽车产业链中,信息技术简单理解为信息采集、传输、识别、控制、反馈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含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例如,倒车辅助系统,包含有倒车雷达(传感技术)、后视感应摄像头(传感技术)、传感信号传输(网络技术)、人物距离识别显示(计算机技术)、紧急刹车辅助系统(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之间不是简单的堆砌,也不是简单的独立,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同时相互融合。
2.汽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1车辆信息化安全系统
首先,自适应巡航系统,此系统主要通过车载声纳、雷达或者激光波束来针对行车前方的道路进行扫描,作为驾驶员在进行车过程当中,只需要将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设定之后,车辆会依照控制的整体速度来开展工作。控制信息则通过车辆自身的RAM来不断的针对汽车形式的速度来开展存储工作,如果车辆行驶中达到了预定的车速,车辆则会将车辆行驶的速度进行锁定,之后将维持在目标速度上面继续往前行驶。然后通过车辆信息反馈系统来完成在整个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通过自适应巡航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整体疲劳度。另外,在车辆当中撞车警告以及碰撞警告也是汽车安全化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统工作的原理主要是依照激光波束、声纳及雷达来针对汽车倒退及行驶过程当中的潜在障碍物进行不断的扫描。
2.2信息化电子导航系统
目前电子导航是最为常见车载信息化系统。目前最为常用的导航系统为美国的 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国产的北斗导航系统。基于卫星信息定位系统,图像输出系统以及语音实时播报系统整合组成的和车辆自动导航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当中能够准确为驾驶员准确提前规划、指挥道路,同时也可以根据车载的公共交通系统(ATIS),提前预报道路红绿灯交通情况,以及道路测速设备和收费站。
2.3网络通信以及移动多媒体系统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业内的通信以及网络系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步。当前,在汽车工程当中通信以及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以下两种处理的方式。第一,通过汽车的车在显示系统来进行网络信息的直接显示;第二,通过车载的语音系统来将数字信息完成语音信息的转变。并且通过汽车当中的网络连通系统,驾驶员能够利用汽车显示系统随时进行电子邮件、网络新闻或者其他相关信息的接受,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当中因为手持电话所造成的危险驾驶行为,另外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行人自身的相关安全风险。另外,在汽车当中还能够实现车载的多媒体系统显示,其中不仅包含DVD机、游戏设备等等,还包含语音识别等其他相关系统,并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更加强大的整体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信息技术在汽车制造环节中的运用
设计出的产品,只有制造成成品,才能产生价值。传统的制造过程很难制造出设计复杂的汽车部件。设计越复杂,制造工艺要求越高,依据传统工艺越无法完成。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精确测量得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对各部件进行流水线装配。利用计算机辅助检测对完成组装的汽车进行质量检测。在计算机辅助下的制造过程,可以极大的加快汽车的生产速度。同时还能借助于机械手完成对工人身体伤害较大的生产环节,使得工人的工作过程更加健康安全。
2.5信息技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运用
汽车厂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多的消费者,也在不断研发各种电子控制机械信息技术装备,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扩大市场。常见的就有:ABS防抱死系统、电子制动分配系统(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车身稳定系统(EPS)、防碰撞警告系统、倒车辅助系统、驾乘人员安全气囊保护系统、车内环境控制系统、随速可变助力转向系统、智能前照灯控制系统、智能车身悬架控制系统等。以ABS防抱死系统为例。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制动时,为防止车轮抱死而产生的转向失灵和车辆漂移等危害车辆安全情况的发生。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车轮轮速传感器。根据轮速传感器的传感电信号,行车计算机(ECU)中的ABS控制单元判断当前车轮是否处于抱死状态。如果抱死,ABS控制单元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来调节制动分泵的制动压力,使其解除车轮的抱死状态。当抱死状态解除后,防止制动失灵,再次对制动分泵加压。在这种边加压边减压的状态下,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3.智能系统在车辆设备中的应用
3.1汽车驻车智能刹车系统
将智能监测技术应用于车辆设备中,可以更好地对汽车驻车智能刹车系统进行研究,同时在汽车上可以安装许多的自动变速箱,目的是方便初学驾驶者学习,这样就会减少换挡的操作,同时还不需要在上坡的过程中进行停车和刹车。但是在整体的驾驶过程中,自动变速箱对于汽油的使用量比较大。高污染、高消耗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的绿色消费需求,所以市场需求已经逐渐转向于手动变速汽车。将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工程上,可以全面扩展刹车的功能,实现上坡停车制动的自动化。
3.2汽车后视镜位置的智能控制
位置随动控制也可以称为位置全服控制,为了更好地对汽车后视镜的位置进行智能控制,我们可以将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两类规划。首先我们要对后视镜的位置进行模拟控制,引入数字位置控制系统。在微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就会逐渐消除信息所带来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同时也要将位置控制拓展到每一个领域。在人们所熟悉的办公自动化中,也应用了大量的智能自动化技术,比如说复印机、磁盘的磁头位置控制,这些都运用了数控机床定位控制。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汽车工程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汽车安全驾驶、电子导航、娱乐设备、网络通讯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开发。不同于传统汽车,信息化的汽车工程具有更加方便高效的驾驶体验,更加丰富多样的娱乐模式以及更加安全高速的驾驶方式,势必会成为未来汽车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林鹏翔,林为群.浅谈自动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6(s3):109-111.
[2]吴克.浅析汽车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天津科技,2006,33( 5) : 48-49.
[3]卢天亮.汽车工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14):131.
[4]唐新蓬.汽车总体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张代胜.汽车理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康志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汽车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车辆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车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