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及实施策略研究论文_苗吉伟 沈德宁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及实施策略研究论文_苗吉伟 沈德宁

苗吉伟 沈德宁2(1.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 河南 泌阳 4637002.泌阳县官庄镇中心学校 河南 泌阳 4637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的学习样式,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设计原则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3-0192-01

本文系驻马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立项《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KYKT2018-187)研究成果. 主持人:苗吉伟

2011 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但根据课题组对自己所在的学校的教学实际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符合新课标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很多教师对将要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到位,没有完整的规划和具体的计划,只是顺从教材中综合实践的安排确定相关主题,缺乏相应的教学设计原则以及合理的实施策略,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一)、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学习活动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培训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着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活动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倡导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开展、完成课程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传统语文教材的编排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明显的优势在于课程设置和开展方式的多样性,评价方式的灵活性。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灵活多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自主、开放。这种自主、开放既是对学生而言,也是对语文教师来说的。教师在灵活运用教材、选择活动课题内容等方面可以更多的实现自己的特长,融入更多的自己思想和观点,课题选择以自身兴趣为导向,教学方式按照自身特长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可以以自身的教学特点为基础,评价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作为开发运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性人物,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不仅会教授课程还要能够会设计相应的课程,提升了语文教师运用教材的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这要求教师走出语文教学的小圈子,积累广阔背景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教师应逐步培养不断学习和思考习惯,从不同视角审视、反思、分析、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本课题研究发现,教师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体验与发展。只有当他们对设计课程主题感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参与进去,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否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仅仅表现为一种形式,不仅不能顺利开展,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一堂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时要明确课程标准要求,要从语文教学需要出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在教材中已经给定了一部分活动主题,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些活动主题,但也可以不局限于教材中的活动主题,但一定要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与教学目标。 一节优秀的初中语文综合与实践课可以存在不同的教师理解上的偏差,但不能将注意力放在综合的形式或知识的种类上,视形式重于目的。

三、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选择好活动主题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课的先决条件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 7-9 年级综合学习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组织自己的文学活动。在演出和讨论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一起讨论,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地区以及国内和国际事件,收集信息,调查访问,并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相互讨论。

(二)、合理分解任务,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比较完善、任务目标更加清晰,教师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后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策划,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发现分组是保证活动的质量的最好办法之一。分组时,必须注意控制人数,人数过多不利于组织活动,人数太少会带来组员任务繁重的问题,每个小组人数以 5-7 人为宜,6 个人小组最适合.通过分组和划分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将时间交给学生,让活动者有足够的时间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成果,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也能够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活动效率.

(三)、重点指导,兼顾语文学科特点,体现活动为语文学习服务特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版块,有针对性放在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面,与中考试题的能力考查点是相互印证的。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达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应该兼顾学生应试的需求,将综合性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结合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部编版语文教材虽然设计了综合实践模块的内容,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的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研究我们从部编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新特点出发,根据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一些解决策略,较为贴近一线教学实际。但研究还处于一个较浅的层面,我们还会继续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论文作者:苗吉伟 沈德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及实施策略研究论文_苗吉伟 沈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