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栓调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的关系论文_刘震,王志良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栓调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的关系论文_刘震,王志良

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栓调节蛋白(plasma thrombomodulin,PTM)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的关系。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 4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及30例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取空腹静脉血清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血栓调节蛋白。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 组血清 HCY、PTM 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 HCY 与 PTM 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HCY、PTM 及收缩压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高HCY血症是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是反应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有助于预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脑梗塞;同型半胱氨;血栓调节蛋白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homocysteine,HCY),thrombomodulin,PTM(plasma)and primary hypertens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40 cases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30 cases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and 30 cases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by ELISA.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aken to determine the serum homocysteine,blood serum.The results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the serum HCY level of PT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group;plasma HC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PTM;HCY,PTM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is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endothelial injury and primary hypertension.Conclusion high HCY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serum thrombomodulin level is a good indicator of response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damage,combined detection of plasma HCY and PTM levels,the risk is helpful to the prediction of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Key words]primary hypertensive 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infarction,homocysteine,homocysteine,blood clot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压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多种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高血压病处于患病率和发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严峻局面。在发病、治疗与控制状况方面更令人担忧。在我国高血压每年导致大约210万人死亡。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经研究证实在高血压的发病及进展过程既有保护因素又有致病因素参与其中,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与外周动脉疾病及静脉栓塞等血管疾病相关,被认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TM在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现已把PTM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之一[7]。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血清 HCY 和 PTM 的检测,探讨高 HCY血症和高浓度PTM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的关系,以及HCY与PTM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研究对象 受试者选自2010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或体检中心人群。按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脑梗塞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高血压并脑梗塞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和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CY 和PTM 水平,与4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入选样本,选择未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肝肾脏功能损害的患者,发热、外周大血管畸形、自身免疫性疾病、上述各组的年龄限制在40-70岁之间;脑梗死组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并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等疾病。

1.1.2 方法

1.1.2.1 测量并记录临床资料。②标本采集:所有检测对象均禁食 12h,于晨起抽取肘静脉血 5ml立即加入预冷的EDTA 抗凝管中2h后以3000r /min 离心15min后分离血清,置于 -70℃低温保存待测 HCY、PTM。

1.1.2.2 检测方法 血清HCY和PTM的测定采用ELISA法(HCY及PTM试剂均由上海亚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2.2.3 Hcy正常值范围 通常认为成人空腹血清总Hcy水平正常值为0-15mol/L,理想值:<10moL/L;高于15moL/L被认为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组内显著性比较分别采用成组和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学相关回归分析处理。

2 结果

2.1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血浆HCY和PT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三组HCY与TM比较的结果经分析 F = 1656.435 P<0.01;组间比较均为P<0.01,经显著性检验 T = 35.690P<0.0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相关分析以HCY为应变量,HCY与TM经F检验P<0.01 即回归方程有意义。

3 讨论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1931年被Vincentdu Vigneaud发现。1969年McCully 首次提出血清中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是引起血管病变的原因,之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 cy水平的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多种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12]。本研究结果显示:(1)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组血清HCY分别高于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原因可能是高血压时在压力的作用下由于湍流和切应力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过一系列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凝血、纤溶指标的异常与其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2)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说明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内皮损伤性氨基酸,表明血清HCY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国内外多年的临床及实验表明Hcy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栓塞发生发展的机制主要是(1)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减退:当HCY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在金属离子的存在下通过产生超氧化物、过氧化物等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内的自由基清除系统(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水平下降,损伤内皮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导致内皮细胞肥大、受损。(2)直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能通过炎性反应诱导内皮细胞产生多种炎性介质、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还可以使血管弹性膜断裂及紊乱,改变凝血因子功能,引起血管壁巨噬细胞吞噬反应,造成血管壁脂肪堆积及纤维组织积聚,中层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并移行到内皮下,间质胶原纤维增加(3)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血清Hcy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进一步使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紊乱,还可以通过抑制凝血酶调节蛋白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降低抗凝血酶的活性,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加血栓形成倾向、使小动脉易于栓塞,从而启动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过程。HCY促进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表达,抑制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结合和作用,促进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心机梗死、脑梗死的发生[9]。(4)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等舒血管物质,它们对维持血管紧张性非常重要。NO通过与谷胱甘肽相互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由于Hcy损伤内皮细胞,并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使NO等舒血管物质减少,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血管可扩张性降低,造成血压升高(5)细胞凋亡和损伤:HCY浓度的升高会使转甲基化能力减弱进一步影响细胞的发育、分化,这可能是HCY致病的关键因素。随着检验水平的提高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血管硬化和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是高血压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原因。上述致病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1]。血栓调节蛋白(TM)主要分布于内皮细胞(EC)表面、单核细胞、某些肿瘤细胞表面染色体也有少量表达,在心脏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间隙。TM有两种存在形式其一是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固定型(膜型);其二存在于游离血浆和尿液中的溶解型(血液型),而血管内皮细胞(EC)是衬覆于全身循环系统血管内壁的具有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抗血栓形成、抗炎等功能的单层扁平细胞,在损伤及炎症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造成的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失衡致血管痉挛。本研究结果显示:(1)高血压患者血浆PTM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原因可能是,血液中PTM主要是损伤或功能紊乱的血管内皮膜TM的降解片段[3],而在生理情况下内皮细胞不分泌和释放TM、表明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使PTM水平升高。(2)高血压并脑梗塞组患者血浆PTM水平分别高于高血压组以及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1),高血压时剪切应力增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浆PTM水平增高及游离的凝血酶增多使得血液向促凝状态偏移促进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发生[4],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的发生促进了病情的发展[8]。故检PTM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5-6]。血浆PTM水平升高在高血压时已存在;出现并发症后更显著。总之,高HCY血症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血浆PTM 的异常表达说明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纤溶系统的活化;是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患者极强的独立评估指标[11]。高血压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而血清HCY与PTM水平升高更显著,联合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可有助于监测、判断高血压及并发症的危险性。便于更好的防病、治病,延缓和阻抑心脑血管疾病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立新,何青芳,俞敏.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5(9):199-202.

[2]Wald DS,law M,Morris JK Homocysteine and cardiov asu lar disease:evidence on causaity from ametal- analysis[J]BM J,2002,325(7):1202

[3]Yokota H.Cerebral endothelial damage after severe head injury[J].Nippon Med Sch,2007;74(5):332-7.

[4]于逢春,翟艳苓,刘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及血栓调节蛋白的研究[J].北京医学,2006,28(4):196-198.

[5]张蕾,孙旦澄,张燕香.脑梗死和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调节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2005,20(1):40-41.

[6]周惠,李玲.糖尿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3,25(7):1129-1131.

[7]alyszkoJ,Malyszko JS,Mysliwiec M.Endothelial cell injury marker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conealdialysis[J].Kidney Blood Press Res,2004,27(2):71-77.

[8]郑春霞,刘志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检测[J].肾脏病与透析移植杂志,2007,16(1):64-69.

[9]丁国锋,毛艳华,石丰飞,等.老年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6,46(1):31.

[10]McCully KS.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arteriosclerosis:historical perspective[J].Clin Chem Lab Med,2005,43(10):980-986.

[11]Zielinski T,Dzielinska Z,Januszewicz A,etal.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as a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Hypertens,2007,20(10):1058-1064.

[12]张慧萍,石青,张广意,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ET和NO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6):745.

论文作者:刘震,王志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栓调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塞的关系论文_刘震,王志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