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地伟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地伟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河南郑州 450009

摘要: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检测位于地下的隐蔽性工程基桩的完整性,这时又不能抛开泥土去测试它是否合格,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检测仪器和工具来对基桩的质量进行分析测试,这就是我们这里需要提及的低应变反射波法。本文就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低应变反射波法;应用;研究

引言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用来检测工程基桩桩身质量完整性的一种非接触式手段,它能够准确的检测出位于地下的基桩是否存在缺陷,大量的事例显示此种方法检测性能的优越性,同时它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注重对检测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1低应变反射波的原理

应力波理论的出现不仅为学术界的理论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更使得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其中一维弹性杆平面应力波是极为关键的理论支持载体。在这一应用平台上,反射波法的核心优势就是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科学性定位及质量评估,相对的桩身施工存在的问题也能够直接体现出来。因此不难发现,桩身结构是否能达到完整性及稳定性标准,该方法都能够对其细化内容进行系统展示。如果桩身形式是以一维弹性杆件为基准,在桩体顶端以捶打方式施加应力时,就会随之产生压缩波,这时桩身的波阻抗值就会发生瞬时改变,这部分应力波会沿着上或者下的方向进行传递。实际上当桩体承载着向上或者向下的两种应力波以后,反射值及相位差值就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与波阻抗之间是存在直接关联的,并且其值量大小及差值变化由波阻抗直接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桩体顶端的速度传感器就能够在发出指令的第一时间对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然后得到详细准确的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结果。因此不难发现,通过信息就可以对桩身特点进行科学化及合理化评估,并且问题所在位置也能被精准确定。

2基桩检测中现场测试的必要流程

2.1基桩检测流程

2.1.1准备阶段

基桩检测的重要条件就是获取数据,为了提高准确度,获取更为真实、准确的科学数据,就需要打好提前量,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为后续项目的高效推进提供科学保障,其中不仅涵盖着对应用资源的整理及收集,对应用设备进行适应性及针对性选择更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只有准备工作的完善程度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才能确保测试结果达到高精度指标;

2.1.2推进检测流程

在开展检测工作前,最为主要的就是对检测应用设备的完整性进行细致检查,在确保其应用能效能够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根据监测指标设定参数值;开展清理工作,将柱头位置进行固定,使其保持平稳状态;为了便于接收信号,需要将传感器设置在桩顶预先设定的位置上,对激振程度进行选择;对波形曲线进行合理选择,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1.3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

最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同时,得出相应结论。

2.2注意事项

(1)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柱头清理工作进行着重管理,使其表面保持整洁,无论是杂物还是破损问题都是不允许发生的,在对以往检测工作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结合检测指标对传感器应用类型进行更改,还是改变其安装形式,使得振源发生改变,一旦在浮浆环境下开展检测工作,其数据收集及获取效率都必然难以达到预期标准,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与此同时,在对信号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浅层区域还会出现极不稳定的状态,反向脉冲问题频繁发生,导致该种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浮浆与混凝土结构难以形成统一整体,这样就会相对出现一个较为分散的界面,反射波也会随之受到不良影响。

(2)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其质量好坏,都会影响到它对于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因此我们需要务必检查它是否按照操作说明正确的进行。一般来说,传感器越接近于被测对象,它的检测信号就越准确,因此需要在合适的位置上来设置传感器,并用牙膏来做祸合剂用来固定传感器,同时也是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到传感器的检测性能,除此之外,石膏、口香糖等也可以在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祸合剂来进行使用。

(3)粘结剂的目的是为了让传感器能够被固定在设定的位置上,所以我们在安装传感器时需要配合粘结剂来一同使用。为了确保检测效果,应当选择合适的激振锤来用作测量基桩的装置,一般选择重量小、能量小、脉冲窄的小锤来测量小型的基桩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对于大型的基桩我们可以采用大锤来处理,或者两个共同来使用,保障测试的准确性。

3低应变反射波的实践应用

3.1常见的缺陷

基桩作为建筑项目的主心骨,它的好坏关系到整个上层建筑物质量的好坏,一旦因为施工的原因导致基桩出现问题,这不仅仅会影响到这个基桩的承载力,对于整个建筑物来说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桩身阻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它需要承载一定重量的上层建筑,因此它不能够存在任何缺陷,这对于整个建筑结构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在检测过程中桩身的质量缺陷主要有离析、断裂、空洞、夹泥等其中夹泥和离析比较常见。

3.2桩身的完整性分类

基桩施工结束后,我们无法仅凭肉眼去观察隐蔽性基桩的质量安全,无法对其的缺陷进行准确的判断,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来对桩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判别:I类桩为优质桩,通过设备的检测我们可以知道其结构完好,且整个混凝土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缝隙,因此它能够正常的反射低压应变反射波,;II类桩为合格桩,检测结果显示它的桩身可能存在小小的瑕疵,不过这对于上层的建筑结构影响不到,反射波的波形特点略有些不规整;III类桩质量相对较差,但是经过处理后仍旧可以继续使用,它的反射波的波形不规整,承载能力较差;IV类桩为不合格桩,这类桩需要重新进行处理,它的波形变化混乱、毫无规律可言,此类桩多是短桩、断桩。

总结: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基桩检测方法,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它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实用、费用低廉等多方面的优点。但我们必须在检测过程中注意到每一个步骤的细小环节,以及检测时及时分析容易出现的影响基桩质量的因素。只有把所有的问题考虑全面,才能得到一个真实的,符合我们实际判断的正确结果。

参考文献:

[1]史兴华.低应变反射波法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检测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14(06):35-35.

[2]刘雨岚,孙尔鹏,孙道建.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水泥搅拌桩中的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3(35):115-115.

论文作者:张地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  ;  ;  ;  ;  ;  ;  ;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地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