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论文_李虎强

探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论文_李虎强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9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50例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R间期(145.1±2.9)ms、Q-T间期(36.1±1.5)ms心电图指标改善状况显著更优;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更低8.0%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胺碘酮应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025-01

冠心病为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其常见并发症为快速心律失常。当心脏正常规律的舒张与收缩、消失,窦房结自律性紊乱,形成节奏不一的电流频率,即为心律失常。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临床需加强患者治疗,以改善其心电图指标情况和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率[1,2]。为明确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故本研究针对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9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50例),前者男女比例22:18,年龄40~75岁,平均(57.5±3.5)岁,心功能分级:Ⅲ级19例,Ⅳ21例;后者男女比例17:33,年龄43~78岁,平均(60.5±2.3)岁,心功能分级:Ⅲ级22例,Ⅳ28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生产于山东华鲁有限公司,规格0.4g:20ml,国药准字H10920107)治疗。用法用量:0.1g:5ml溶入氯化钠205ml静脉滴注。实验组采取胺碘酮(生产于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ml:0.15g,国药准字J20130036)。用法用量:前十分钟给药150mg,每分钟15mg,之后六小时内给药360mg,每分钟1mg,最后18小时给药540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电图指标,包括P-R间期、Q-T间期。观察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包括血压下降、肝功能受损、呕心呕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资料均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研究与采用,患者采用t计量检验,用(x-±s)表示组间情况。百分比(%)表计数资料,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心电图指标对比

采取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心电图两项指标改善状况比采取胺碘酮治疗的实验组差,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指标对比(x-±s,ms)

组别 例数(n)P-R间期 Q-T间期

对照组40 155.8±3.7 40.1±3.0

实验组50 145.1±2.9a 36.1±1.5a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血压下降2(5.0%)例,恶心呕吐2(5.0%)例,肝功能受损0(0.00%)例;对照组分别为7(14.0%)例、9(18.0%)例、5(10.0%)例;与对照组52.5%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8.0%显著更低(P<0.0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常见疾病,且易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多发人群为中老年患者[3]。为明确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故本研究对本院收治9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R间期(145.1±2.9)ms、Q-T间期(36.1±1.5)ms改善状况显著更优;表明将胺碘酮应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心电图临床指标。分析胺碘酮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是抗心绞痛、阻滞多通道类药物,它不但能够最大化减轻患者的耗氧量,能选择性的增加冠状血液循环量,且可对肾上腺素α与β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从而使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得以改善[4]。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52.5%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8.0%显著更低,表明将胺碘酮应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分析胺碘酮在治疗中不但对抗心绞痛与抗心律失常有着双重作用,且具有不良反应小且用药的安全性高等优点。加上胺碘酮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限制静脉滴注的速度与时间,并通过血容量的补充,从而减少药量的摄入。而利多卡因虽也是在临床上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治疗作用并不满意,且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大[5]。受外部环境与时间例数等限制,关于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总有效率,有待临床进一步给分析予以补充。

综上所述,将胺碘酮应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显著的改善患者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指标,且有效的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率。

【参考文献】

[1]刘琼琼.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18):64-65.

[2]祖权.胺碘酮应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4):87-88.

[3]吴刚.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6,4(3):141-143.

[4]魏忠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3(7):65-66.

[5]李强,高志慧,陈婕,等.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6):17,19.

论文作者:李虎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探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论文_李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