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黎建君论文_黎建君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黎建君论文_黎建君

摘要:知识改变命运,可想而知,学习知识对我们有着多大的用处。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认为“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词或者图像自身都可以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它能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它可以应用于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能清晰地呈现出思维过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改善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思维导图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记忆理解的工具,通过其与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具体结合之后,不仅能够清晰的呈现各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够不断提升人们的信息的处理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比较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具体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且掌握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1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具体的图示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通过直观的图形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及问题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丰富教师教学形式。传统教学形式下小学数学教学通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进行想象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主要就是通过树形图的形式将各部分知识内容具体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归纳、分析、学习和理解记忆,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是学生思维逻辑意识建立的过程。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够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方便理解记忆。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对学生后期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基础。三是优化数学育人作用,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思维逻辑性特点,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逻辑意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来说,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具体化的教学方式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及知识总结梳理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优化传统教学,提高数学学习综合能力。

2应用措施分析

2.1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案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他们学习数学的难点主要就是应用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是需要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利用思维导图,教师便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分析、解决数学应用题的重难点。利用这种方式,教师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其更多的是要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思维还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便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延伸,丰富数学学习体验

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对于教材的主要的内容进行一个充分地呈现,还能够对于教材的内容在课堂进行一定的延伸。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中,目前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就是项目化学习,即通过对于实际生活情境的融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方式,通过综合思考掌握知识的具体运用。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于课堂延伸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梳理,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实际运用。例如,“旅行过程当中的最省钱的线路的选择”,这个综合的项目课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运算”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交通的情况的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到对于不同的线路方案所花钱的对比以及在旅行过程当中的一些时间因素的问题,如果用简单的计算是比较难解决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直接列出每一条线路的食、住、行所花的费用情况以及优缺点,方便对于信息的梳理与正确地做出选择。其实思维导图在数学以及实际生活之间一直充当的是一种类似于沟通者的桥梁的作用,通过在具体的生活数学问题中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信息,从而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更加高效地探索出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案。

2.3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教学反思

小学生知识有限,对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将学生难理解、易混淆的知识点直观全面地呈现出来,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如教学《认识多边形》时,涉及的新图形较多,性质和特征存在一定的异同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边画思维导图边讲解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本节的数学概念,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反思。

2.4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课堂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主要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网络,将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和当前学习到的知识相融合,就能更好地理解数学这门学科了。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简单认识钟表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自己绘制出关于钟表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教学重点,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具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需要,最大化发挥思维导图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内容,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阳菊.联系生活实际优化数学教学[J].西藏教育,2013(07).

[2]练玉梅.奏响数学教学“学、做、用”三部曲[J].小学教学研究,2012(14).

[3]张昆,张乃达.论数学教学创新设计[J].中学数学,2016(16).

[4]王冬梅.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J].小学教学参考,2002(02).

论文作者:黎建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黎建君论文_黎建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