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银行资金进入市场_银行论文

如何看待银行资金进入市场_银行论文

如何看待银行资金入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何看待论文,资金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有关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话题开始升温。首先是中国人民银行某课题组在一份公开报告中提出,股市将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并建议应在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时应对股市的价格波动予以充分关注。这迅速使市场产生联想:银行资金入市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参与《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起草的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银行已经把证券市场投资者和期货交易所会员作为其设计金融新产品的目标群体,而央行在政策上的支持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位人士还透露,个人股票质押贷款有望在年内推出。一时间,各种“利好”股市的观点再次增多,一些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银行资金入市、用政策刺激股市以提升股价的舆论逐步形成。

银行资金入市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源于去年6月股市开始持续下跌以来,千万股民、各券商和不少机构被套其中,信心在一步步丧失,从而市场只能像往常一样盼望着政府的“利好”政策。在许多人眼里,一旦银行资金入市成为现实,将是中国股市前所未有的一大利好,其对股市的刺激将远大于国有股减持的暂停。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在现在的形势下,银行资金入市的话题意味着什么?即使银行资金入市的政策出台,股价的提升能持续多久?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建设能有何实质性的帮助?

市场与政策的博弈

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就有“政策市”的说法,人们普遍认为,去年股市下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有股减持,另一个是查处违规银行资金入市。股市的持续下跌一方面表明了市场的态度,另一方面似乎也成了市场向政策面讨价还价的筹码。股市中有一种观点很盛行:政府不会放任股市的下跌,关键时候政府一定会出来救市。今年6月23日开始的暂停国有股减持,已经被许多人戏言为市场的胜利。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以刺激股市为目的而出台银行资金入市的政策,其结果只能是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国股市将持续“政策市”的特色。这不仅会增强市场对政策的依赖性,更会助长市场中存在的一种不良惯性,市场游戏者不按照市场规则出牌的行为将继续下去。

事实上,中国的证券监管层从去年以来,一直试图改变人们关于“政策市”的观点,这或许就是股价为什么能够持续下跌这么长时间的重要原因。但是,总有舆论在呼唤政策面的“利好”。国内某权威杂志日前发表文章称,股市下跌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股市的持续下跌影响了经济的增长。文章把股市下跌与国企改革和发展联系起来,指出股市下跌给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冲击。看来,市场对于政策面转变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旦政策面真的“屈服”于市场,给中国股市的长期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由所有股市的参与者共同承担。

股市靠什么来支撑?

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股份的平稳上升,依靠的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和健全市场的诚信制度,扩大资金入口。由于中国股市在建立的最初,目标定位是为国企改制脱困服务,上市公司一开始就良莠不齐,并且以国企为主体,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股、国有股不能流通。于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公司治理结构差、经营机制未转变、政企不分、集团与股份公司不分等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改善。在西方仍靠市场机制本身就可以解决的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在中国就大大增加了难度。在上市公司质量得不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单纯地依靠银行资金入市来拉动股价,最终只能吹大股市的泡沫。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上市公司质量的改善才能真正成为股市的支撑。股市的稳定发展取决于两条:一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否真实可靠,二是上市公司是否有前景。中国股市的游戏者们往往忽视的就是这一点,违背市场规则大把大把挣钱的“成功”故事模糊了大多数人的视线,市场的不成熟必将带来的是市场参与者的不成熟。

银行资金入市应三思而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银行资金入市会强化人们关于“中国股市是政策市”的印象,同时还可能吹大股市的泡沫,增大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一句话,银行资金入市将意味着较大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应三思而行。一些证券分析师也对此表示了同样的担心。

在银行资金和证券市场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是许多国家发展证券市场的经验总结,一些国家为此曾经承受了巨大损失。中国银行业和证券市场都各自蕴含着较大的系统风险,在现行的制度下,银行资金入市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股市的风险波及到银行业,从而危及到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而且,银行资金入市还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和金融分业经营思想指导下,防范金融风险仍应是工作重点,同时法律也应保持其连续性和权威性。另外,现在马上恢复个人股票质押贷款还存在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如果开办这项业务,证券公司营业部就必须监控个人的股票账户,按照一般的质押规定,质押物必须进行登记,且必须进入冻结状态,但是,中央登记结算中心目前还不能提供此项服务,所以券商就很难监控。

总之,如果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这种单边资金行为会推动股价不断上扬,久而久之可能出现“泡沫”。因此,作为决策者而言,对银行资金入市应三思而行。

标签:;  ;  ;  

如何看待银行资金进入市场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