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约束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探究论文

金融约束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探究

陈靓秋 副教授(湖北商贸学院经济学院 武汉 430079)

内容摘要: 研究采用2006-2017年我国面板数据对金融约束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消费需求的经济贡献效应具有显著约束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这种约束作用在逐渐减弱,居民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也在逐渐增强;同等金融约束环境下,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相对较大。因此,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城乡金融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间金融业均衡发展,为消费需求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良好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 金融约束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在不断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凸显,2018年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接近80%,消费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正深刻影响着社会产业分工与劳动市场的变革,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型的重要基础。然而受到个体收入水平与金融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农村金融供给能力的严重滞后制约着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实证考察不同金融约束环境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变化,对于合理配置社会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约束是影响居民消费与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内关于金融支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变化进行了较多探讨。例如,郑良芳(2014)认为消费金融增长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提升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也为经济增长奠定了需求基础。刘东皇等(2015)指出金融体制改革的长期滞后弱化了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释放消费金融活力对扩大消费需求具有保障性作用。剧锦文、常耀(2016)认为金融供给能力不足是导致居民消费动力较弱的重要原因,限制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周斌等(2017)指出互联网金融对社会发展的部分领域已产生经济效应,尤其在改善居民消费方式层面起着重要的资金供给作用,促进了网络消费与网络经济的增长。邓春生、李珊(2018)认为在不同金融支持水平下,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农村金融通过带动消费需求的扩大来推动经济增长。张晓波(2018)认为金融供给侧深化有利于带动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尤其是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的消费热情,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在不同金融约束条件下,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在金融供给能力充足情况下,消费需求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经济外溢性,但是在金融供给能力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弹性增长空间。因此,本文拟在门槛效应模型基础上对不同金融约束条件下我国城乡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为城乡金融服务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设计

门槛效应模型通过设置门槛变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变量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变化。本文将不同金融约束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从式(1)中可以看到,r1、r2分别为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门槛临界值,通过对门槛临界值不同水平的划分,可以更为客观地分析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多阶段变化。若r1=r2,意味着门槛模型仅存作单一门槛,即可以将门槛变化进行两阶段划分;若r1≠r2意味着模型存在着双门槛临界值,可以将式(1)转换为式(2)形式:

从表2可知,模型1在单门槛检验形式下于5%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性,而模型2在单门槛与双门槛形式下分别于1%与5%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意味着在金融约束条件下,农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阶段变化。而城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表3给出了两模型下金融发展水平的具体临界值。

(二)数据说明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6-2017年我国城乡存款规模、城乡消费支出与各省区GDP均值都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2017年GDP均值为27327亿元,较2006年的7510亿元增长了2.63倍,城乡居民存款规模在2017年为19372亿元,较2006年的5194亿元增长了2.72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1.81倍与2.79倍,不过从图1中可以看到,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在2006-2010年间增长速度较缓慢,2010年以后开始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城镇居民消费、城乡存款规模与GDP基本保持较为一致的增长速度。由此可以看到,我国金融发展、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总体上保持着协同发展趋势,但是农村消费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后文将对三者关系的变化情况做进一步实证分析。

实证过程

(一)金融发展、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本实验HR-HPV病毒载量未能进入最终的回归模型,提示病变进展到重度CIN和宫颈癌后,细胞的恶性转化可能不再依赖HR-HPV的高载量,这也佐证了HPV的致病机制是继发性免疫病理损伤而非直接溶细胞作用[16],免疫抑制状态下有HPV拷贝数增加的可能性[17]。HR-HPV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触发因子,是必要非充分条件,HR-HPV病毒载量虽不能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量化指标,但有证据表明[18],HPV慢性炎症作为协同或独立因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合本实验数据,高/超高的病毒载量仍有预警作用,可反映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本文主要涉及的变量包括因变量经济增长,自变量消费需求,门槛变量金融发展水平,以金融发展水平作为约束条件,分析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拟选取2006-2017年我国31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经济增长采用各地区GDP总量衡量,记为gdp。GDP是衡量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国家经济增长情况的有效指标。为了比较城乡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分别采用农村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衡量居民消费需求情况,记为consume1、consume2。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反映金融约束力度的重要依据,在杨帆等(2009)的研究中指出,通常情况下,在居民存款规模较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而居民存款规模较低也意味着地方的金融服务供给能力相对较弱。基于此,本文采用我国城乡居民存款规模作为门槛变量,记为finance。此外,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劳动资本与技术投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将各省区的劳动投入水平、资本投入水平与技术水平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分别采用就业人口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高级化予以衡量,分别记为labor、capital、tech。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消费需求、劳动投入水平与资本投入水平取对数;产业高级化采用原始数据,产业高级化由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比值衡量。

入站操作流程:入站操作流程主要是从外地区货物到达进入本地区,由分拨中心进行卸货,信息采集,分拣,根据顾客目的地放置集货位等待派工出站装车。其中存在一些小小的问题。例如在分拣的过程中存在人力浪费、场地上面的设计不隔离等等。

(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2006-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GDP总量与金融发展水平一直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这也意味着三变量的原始数据并没有遵循正态分布的规律,需要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进一步检验,判断各变量是否为同阶单整序列,表1采用了fish-ADF方法对各变量的单位根进行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到,模型1与模型2的R2分别为0.84与0.79,即意味着两模型分别能够解释模型方差变异的84%与79%,说明模型中的变量选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模型1中,当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时,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消费需求每上升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上升0.455个百分点;当金融发展处于高水平时,这种积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每个百分点的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上升0.463,较低金融发展水平时高出了0.00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经济效应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约束作用在逐渐减弱,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也在逐渐增强。模型2中,当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时,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消费需求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上升0.733个百分点,并且在中高金融水平下,这种积极作用的力度得到了明显增强,这一结果与农村地区的情况较为一致。说明金融发展是影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变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释放金融约束,从而发挥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为了客观反映我国金融发展、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变化,图1给出了2006-2017年全国城乡居民存款规模、消费支持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

(三)门槛回归分析

从表3可知,由于模型1在单门槛检验形式下达到了显著性,因此仅给出了单一临界值,以r为9.755可以将金融发展划分为低、高两个水平,当r小于或者大于9.755时意味着金融发展分别处于低水平与高水平。模型2给出了双门槛的两个临界值,当r小于9.076时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当r介于9.076与9.75时金融发展为中等水平,当r大于9.75时金融发展为高水平。对比两模型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值大小可以发现,农村地区对金融发展水平有着更高的门槛限制。表4中模型1与模型2反映了在不同金融约束条件下,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系数回归结果。

在式(2)中,gdp、consume、finance即研究拟采用的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与金融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K即控制变量,λ、θ、β为各变量的待估参数,μ、e为残差与常数,i、t分别代表截面与时序项。

根据公式(1),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分别以农村消费需求与城镇消费需求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门槛效应回归,模型1与模型2为门槛效应的显著性估计结果,以判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变化,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图1 2006-2017年城乡存款规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变化趋势

从表1中可知,研究选取的各变量在水平序列条件下均表现为非平稳状态,而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在1%水平上达到显著,即意味着所有变量的平稳性良好,满足后续门槛模型回归的实证基础。

此外,对比两模型中城乡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系数估计值可以看到,城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农村消费需求,反映出农村消费需求的经济贡献相对较小,同时也意味着农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然具有较高的弹性增长空间。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在土地流转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居民逐渐从土地生产中得到了解放,但是,很多小农生产经营单位仍然存在,这种现象在贫困落后地区表现的更为普遍,自给自足的生产与生活模式以及有限的收入来源导致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单一化、低水平的特征,从而限制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整体增长,也难以充分发挥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有机/酸复合溶液作用时,一方面因为煤中的矿物质能与复合溶液中酸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矿物质溶解,反应方程式见式(1)~(6)所示。这与X射线衍射结果一致,碳酸盐矿物的溶解,粘土矿物的溶解和重结晶等,说明煤中矿物质与有机/酸复合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表1 ADF检验结果

表2 门槛显著性估计结果

表3 门槛临界值估计结果

表4 金融约束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估计结果

结论与建议

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社会消费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提高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有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热情,研究采用2006-2017年我国31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约束条件下城乡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能够显著约束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且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约束作用在逐渐减弱,城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也在逐渐增强;此外,在同等金融约束条件下,农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城市消费需求。居民消费需求水平的上升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金融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尤其要注重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金融网点的铺设力度,鼓励民间资金进入金融服务行业,不断创新适用于居民消费习惯的金融信贷服务,拓宽信用社与民营银行的业务模式,为居民消费信贷与存款储蓄的增长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进而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实力。另一方面,注重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农村发展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功能,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逐渐降低农户小额贷款的最低门槛,增强农户的存贷积极性,促进农业、农村与农民共同发展。

高溶氧化钼是钼冶金产业链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产品之一,是从钼精矿到钼酸铵的重要枢纽,高溶氧化钼品质影响下游产品加工工艺经济效益和下游产品品质[1~2]。钼冶炼企业一般采用焙烧方法将钼精矿转化为高溶氧化钼,规模小的企业用回转窑[3-6]、反射炉焙烧钼精矿生产高溶氧化钼,规模大的企业采用多膛炉焙烧钼精矿生产高溶氧化钼[7-11],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严格的环保政策逐步实施、节能降耗政策落地,要求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反射炉焙烧钼精矿生产高溶氧化钼的作业方式,开发出回转窑节能焙烧钼精矿生产高溶氧化钼工艺流程-无碳钼精矿焙烧工艺技术,完善、推广多膛炉焙烧钼精矿生产高溶纯三氧化钼工艺技术。

就生活本身和思想风格、就其兴趣和创作的范围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典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无家的漂泊者,在他的背囊里,除了理想、除了发热的头脑、除了世界性的问题和忧虑之外,一无所有。 但这种知识分子性在他身上达到了最高点,猝然折断并且死了。 他的曲线就这样凸显出来,由此形成了他的辩证法: 在白色的、希望的、光明的方面,他攀得越来越高,直到“宽恕一切”,直到“崇拜蜘蛛”,以及诸如此类的许许多多。 对妓女、苦役犯、凶手、酒鬼的颂扬也凸显出来。[5]545

参考文献:

1.郑良芳.充分发挥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金融业促进建立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4(8)

2.刘东皇,谢忠秋,王志华.中国消费驱动的“推拉力”分析—兼论中国需求动力结构的转换[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

3.剧锦文,常耀中.消费信贷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7)

4.周斌,朱桂宾,毛德勇,晁先锋.互联网金融真的能够影响经济增长吗?[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9)

5.邓春生,李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18,34(11)

6.张晓波.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34(15)

7.杨帆,马艳红.农村经济增长中正规金融支持的效果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30(7)

8.顾秀林.经济学数量模型的选择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J].中国农村观察,2007(1)

9.齐红倩,李志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8(3)

10.梁信志.关于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以河南为分析例证[J].农村经济,2018(5)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金融约束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