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奠伟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427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椎体成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方式。观察两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医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分别为29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P<0.05)。而在治疗一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和脊柱凸出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症方面,能纠正患者凸形角,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皮球囊后凸成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症(OVCF)指的是一种带系统性的骨病,通常表现为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主要特征是骨量的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患者的主要表现是骨脆性增加,弹性下降[1]。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多,其老年化现象也逐渐扩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中常患的骨质疾病。经皮球囊后凸成术(PKP)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是一种由椎体成形术结合血管成型术所结合的[2]。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逐步在外科领域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研究。本次研究采用PKP治疗40例OVCF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住院患者80例,所选患者经核素扫描均确诊为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性病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9.3±7.9)岁,病程(9.52±2.73)个月。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71.2±8.1)岁,病程(9.13±2.51)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椎体成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经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方式,具体步骤如下:对患者进行穿刺,成功后于透视直道中建立通道放置可以膨胀的球囊。在X线的监视下在椎体内通过工作通道注入骨水泥柱,待骨水泥柱硬化后取出缝合切口。

1.3 评判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方法[3],显效表现为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改善,患者病变椎体恢复正常;有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变椎体有所改善;无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变椎体均无明显变化或是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术前相同方式评分。对患者的椎体高度和脊柱凸出角(Cobb角)进行测量,观察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和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x?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分别为29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n(%)]

注:观察组治疗一周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骨折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脊柱骨折引起的脊柱凸形导致患者出现背痛、缺氧等症状[4]。使患者胸腔容积减小、心肺功能障碍以及通气障碍等症状。有数据表明[5],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一年后再发生其它骨折的比率明显上升,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椎体成形术通过在患者骨组内注入骨水泥或生物材料的方法能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恢复体形。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放式的成形术治疗,缺点是风险较大[6]。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体质、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开放性手术治疗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经皮球囊后凸成术则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发展而来的,具有创伤小、骨水渗透率低等优点[7]。最初,经皮球囊后凸成术使用在血管瘤引起的颈椎疼痛,后被逐步用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病症中[8]。本次实验,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的传统治疗手术,实验组则采用经皮球囊后凸成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分别为29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和脊柱凸出角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一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和脊柱凸出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治疗方式能纠正患者凸形角,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明亮.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1):143-144.

[2]易小波,高迪.单侧与双侧椎弓根人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7):586-588.

[3]邓秀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J].中医正骨,2012,24(9):78-79.

[4]李勇,段大鹏,刘宗智等.不同剂量骨水泥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3):303-305,308.

[5]杨涛,陈勇,王国华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3):31-32.

[6]张晓波,徐德洪,吴巍巍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对缓解术后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的作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5):909-910.

[7]陈立民,吴垠,赵承斌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伤残医学,2014(9):1-3,4.

[8]时敏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9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726.

论文作者:奠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