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分析论文_马丽娜 董立波 朱丽宇 王莹&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对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6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给心脏超声检查,分析两组受试者的LAD、LVDd、LVEF及E/E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LAD、LVDd、LVEF及E/E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E/A比值较对照组E峰降低,A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判断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心脏超声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分析

近些年,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多数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1],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特别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病死率相对较高,预后效果差,因此在早期作出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本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其优点为高效、安全及可重复操作等,同时,心脏超声诊断也为各类型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我院接诊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60例的心脏超声,研究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病症上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功检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且经过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排除感染、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贫血、外周血管疾病、近期接受外科手术、精神类疾病、意识模糊、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等[3]。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2岁,平均(55±6)岁;高血压患病时间为1~20年,平均(10±4)年;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2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例,肥厚型心肌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糖尿病12例;心功能分级:Ⅰ级5例,21例Ⅱ级,34例Ⅲ级。观察组患者均表现出胸部不适、窒息感、闷胀感,疼痛放射至左肩且伴有虚脱、心悸、恶心等症状。另从同期体检中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1岁,平均(56±7)岁。所有纳入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加入本课题研究,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查方法 选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MHz,取左侧卧位,将探头放置在受试者心尖处,测量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并利用双平面Simpa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通过心尖两腔、四腔切面,采集舒张期正向双峰层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晚期峰值流速,同时计算二者比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受试者的左房内径(Leftatrialdiameter,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Dd)、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及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晚期峰值流速(E/Ea)值。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在LAD、LVDd、LVEF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E/A比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心脏超声诊断指标情况统计

3讨论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可合并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伤的慢性临床综合征,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以心力衰竭为主要并发症,是由于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易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现象,导致循坏阻力增加,而引发左心室形成代偿性向心性肥厚,发生左心力衰竭。据统计,其患病率可达0.4%,病情危重且死亡率高、预后差,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高血压心脏病作为慢性疾病,它使心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进而衰竭,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不良事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着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对此类疾病患者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超声技术及探头工艺的支持下,心脏超声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应用范围逐步拓展。心脏超声可显示心脏结果、波动及血液流动等,同时也可判断心脏房室腔的大小、室壁厚度、瓣膜功能、整体运动情况、间隔损伤情况、体静脉情况及心肌病变情况等[3],此方式作为心脏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优势十分显著,如:无损害、可重复操作等。根据相关报道可知[4],心脏超声诊断心脏疾病,其敏感度高于心电图检查,特别是对心室结构早期改变与心房增大的临床诊断意义非凡。由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室律呈不规则变化,通常情况下,患者伴有不全的心室舒张功能及较快的心室反应[5],此时借助心脏超声诊断,可呈现异常动态化资料,进而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提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较健康体检者E/A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临床价值显著,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孙艳欣,罗欢,陈立军.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应用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51-51.

[2]周香坦.心脏彩色超声用于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8):94-95.

[3]杨南.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价值[1][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9):95.

[4]郑华,李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心脏超声诊断[1]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16-17.

[5]王玉芳.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1]声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131-132

论文作者:马丽娜 董立波 朱丽宇 王莹&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分析论文_马丽娜 董立波 朱丽宇 王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