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对数学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红芳

关于小学生对数学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红芳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拐集小学 李红芳

一、鼓励大胆设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学生能提出独特见解,甚至是学生没有想到的见解,它的价值很大,因为它蕴育着未来的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到创“新”过渡。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来发表自 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教小学数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有意识的安排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又等高三种试验。 在学生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得出“圆 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1|3”这一规律后,学生思维更加积极,对提出的“如果圆锥与圆柱不等底,也不等高,它们的体积之间又有 什么关系呢?”教师这时给学生考虑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有的学生认为“肯定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的 1|3”,接着有的学生就大胆设想,“如果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 3 倍,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相等,那么,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吗?”有的同学就 要求亲自实验一下,接着学生又问:“如果圆锥与圆柱底面积相等, 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3 倍,它们的体积相等吗?”.........这样就激发 了广大学生勇于实践,大胆设想,积极探求真理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创造型的人才,教育者就必须注意保护学生 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指人对新事物仰慕的心理状态。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对新事物具有特别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随时观察,注意发现他们对哪些问题有好奇感,注意力特别集中,及时引导并鼓励他们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促成事物有新突 破,大科学家彭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是因为他喜欢它”。英国数学家狄拉克也强调,他对数学的研究是 因为他对数学有好奇感。真空机的发明者葛里克也是出于好奇,把两个金属半球合成的球抽成真空,大气压造成的强大压用 16 匹马(每半球各拴 8 匹)的拉力都拉不开。许多生物学家,细菌学家, 甚至把自己的研究工作说成是为了“戏弄”某个有机体,他们工作是为了怡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攻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所在。”第斯多惠也说:“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邓小平说:“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中高年级学生对创新充 满渴望和憧憬,敢想敢说敢干,善于标新立异,有一种初生牛犊不 怕虎的进取精神。所以,教育者要根据教育的宗旨和学生的特点,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抛弃旧的,创立新的一种 心理状态。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重要的组 成部分,是其它教育不能代替的。创造性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开发 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性能力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品质,其 中心也就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论文作者:李红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生对数学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红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