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校区“2+2”办学模式下的本科生优良学风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论文

基于两校区“2+2”办学模式下的本科生优良学风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冯永宁,辛欣,金鹏康,申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摘 要: 学风是一所高校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是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的综合考量,是彰显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两大职能的重要标尺,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最根本体现。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在分析了两校区办学模式下学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后,结合工作实际,构建了“2+2”办学模式下的本科生优良学风培育体系,即学生“3+3”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并将该体系融入学生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中,旨在加强高校学风创建工作实效,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优良学风;三全育人;综合素质;两校区办学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性实践产物,我校自2012年开始实施本科生两校区“2+2”办学模式,给学校快速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有效地改善了办学资源紧缺的现状,同时也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然而,两校区办学对学校在人才培养、资源优化配置、管理运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给学风建设带来了更加严峻考验与挑战。

一 异地办学模式下学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学风存在的问题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目标缺失,积极主动性较差,学习质量和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优良学风的传承与建设状况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2012年实施两校区“2+2”模式办学后,老校区优良学风的如何传承成为学校师生关注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积极主动性较差,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情况时有发生。2013年实行教考分离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中的挂科率竟达到了40%左右,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迷茫、学习目标缺失等问题。整体挂科人数和门次较之前都有上升趋势,考风考纪形势也较为严峻。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差,出现对专业厌倦的情绪,逐步转化为转专业的苗头,甚至有个别学生退学。2016年,新校区投入使用后迎来的首批毕业生有36人延长学制,部分专业学生的毕业率、授位率及四年平均学分绩点大幅度下降,硕士研究生升学率和录取院校层次也亟待提高,学风建设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成因分析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社会环境、文化传承方式、师生交流频率及时长、教育管理模式等因素发生显著变化且相互交织,制约了优良学风传承及建设的持续有效推进。

当代大学生是最为活跃、最敏感的一代,他们追求自由、舒适,个性又很强,获取信息速度快、渠道多元化,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极易受到一些良莠不齐、观念混杂信息的感染,错误思潮、浮躁之风盛行,这些社会环境和时代浪潮大幅增加了优良学风创建的难度。此外,两校区办学使得校园文化传承受阻,学校多年积淀的精神和文化难以让新校区的学生感同身受,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同时,师生间有效交流时间和机会匮乏,教师“走读式”的教学现状导致师生交流情感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学生更多的是在辅导员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学习生活,专业教育和学习兴趣、目标的培养力度不足。社会环境、文化传承、师生交流、教育管理等多重因素的显著变化,导致相当多的学生大学阶段的第一粒扣子没有扣正、扣紧。

二 优良学风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岩矿鉴定显示,自然金为金黄色,银金矿多为黄色—淡黄色。金矿物随银含量的增高而颜色变淡。其形态以尖角粒状为主,其次为枝叉状、麦粒状等。金矿物粒度,矿石以微粒金、细粒金为主,少量中粒金、粗粒金及巨粒金(表2)。

图1 以“3+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为核心的优良学风培育体系

(一) 开展实施“三项计划”,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凝练活动品牌,提高育人成效

1.为各个年级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做好专业素养教育。聘请学院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着重从学科发展、专业培养、课程学习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特点和发展前景,培养专业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

2.为一二年级本科生配备“朋辈导师”,做好大学适应性教育。选聘优异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朋辈导师”,从日常学习、情感生活、社团活动等方面为新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增强新老生之间的交流融合,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依托环境学院专业和学科优势,结合我校两校区办学现状,努力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特色育人品牌,精心搭建育人平台,构建了“3+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即以“三大计划”(红日计划、翱翔计划、青凝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和以“三大导师制”(学业导师、朋辈导师、校外导师)为主要内容的三大育人平台,并将该体系成功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同时依托学院专业学科优势,以及多年积淀的特色和传统,创新性的开展“我与院领导面对面”、“翱翔思享荟”等品牌活动。整合资源,实行联动,积极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平台及体系建设,强化实践育人成效。夯实工作基础,深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通过“翱翔计划”抓好优良学风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培育方案,紧密围绕“创建优良学风、提升专业及文化素养、培养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成长成才。

3.通过“青凝计划”拓展“第二课堂”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凝聚力,完善实践育人全过程。以聚集青年、凝聚力量、互促增效为目标,旨在增强青年学生凝聚力,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意识,强化团学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依托书院,帮助引导学生组建文体类社团,通过群体效应激发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拥有健康体魄和良好艺术情操对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二) 通过“三大导师制”搭建全方位的育人平台,实现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形成学生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1.通过“红日计划”强化思想引领,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为核心,以主题教育学习、党团组织建设及学生干部培养等为主要内容,旨在强化思想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营造踏实进取、和谐有序、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小商桥的保护利用非常重视。尤其是以小商桥和杨再兴墓祠为依托,开发了商桥旅游综合区,不仅为家乡人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把小商桥的建筑文化和杨再兴的英雄文化根植进老百姓的心中。

3.为三四年级本科生配备“校外导师”,做好职业生涯教育。邀请知名校友和社会人士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程实践与应用、职场和生活经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综上,我们基于名中医经验、中医理论和胃癌临床,围绕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出从“痰”论治胃癌的科学假说,并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和探索,较全面地构建了阐释胃癌病机的“胃癌痰证”理论,创制了以金龙蛇颗粒为代表的多个胃癌治疗新制剂,有效提高了中医药参与胃癌综合治疗的效果,深化了对中医药防治胃癌的认识。

②输水建筑物。a.放水涵管(隧洞)结构完整,保持放水畅通。启闭机房结构安全,室内整洁。b.定期对闸门及启闭设备进行保养维护,运行正常。c.溢洪道通畅,无人为设障和冲刷坝脚现象。

同时,创新性的开展“我与院领导面对面”“翱翔思享荟”“教研室专业教育及学业指导会”“高层次论坛及讲座”等品牌活动,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科技创新氛围,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王婕妤,刘佳玉. 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探究[J]. 东西南北,2019(01).

[2] 李配欣.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时代报告,2018(11).

[3] 郑祥江,李明昊.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6(03).

[4] 向洲. 浅谈辅导员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实践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19(01).

[5] 阮方明,刘淑媛. “2+2”跨校区办学模式下高年级学生干部积极性减退现象初探[J]. 科技信息. 2009(20).

本文引用格式: 冯永宁,等.基于两校区“2+2”办学模式下的本科生优良学风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8):105-106,135.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8.045

基金项目: 陕西省2018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3+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8年度陕西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有效途径及“多位一体”促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XGQT2018YB4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辅导员研究专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冯永宁,男,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标签:;  ;  ;  ;  ;  

基于两校区“2+2”办学模式下的本科生优良学风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