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演变机制_创业论文

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演变机制_创业论文

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民论文,氛围论文,机制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民创业氛围是特定区域内全体创业者创业意愿与创业实践行为的总的特征分布。它体现在大多数人的共有意识中,表现为群体总的创业意愿、创业文化、创业价值观和创业群体的行为特征。同创业氛围一样,它也是显在与潜在创业者形成、产生和决定的内生环境,同样受到外生环境的影响,也反过来会影响外生环境。全民创业氛围就是在某一区域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创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创业氛围;在民间激发最广泛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积极性”,使得整个区域形成和呈现出普遍具有创业意愿和充满创业精神的创业型经济形态特征。即使创业氛围和全民创业氛围的内涵着眼点不完全相同,但其内在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群体内产生和形成的内生环境,这种内生环境是创业环境的一部分,对创业活动起重要作用。它受外生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外生环境。全民创业氛围是实现全民创业的内生环境基础,也是实施全民创业的根本保证。

一、全民创业氛围的影响因素

影响全民创业氛围的因素有很多,学者们对此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但总体上看,这些因素因为没有形成有机的范式和体系,因而就显得纷繁和杂乱,不能形成系统观点。本文将从这方面将全民创业氛围的影响因素加以整合,从全民创业氛围的内生性环境本质出发,将创业氛围的影响因素概括归纳为创业者素质、创业环境和创业实践三个方面。

(一)创业者素质

全民创业氛围既然本质上是内生性环境,那么,内生性环境的主体就一定是创业者本身,而创业者本身的素质也就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创业氛围的形成。这里的创业者素质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它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创业综合素质的概念。彭建伯(2006)指出,综合素质涵盖一整套科学的素质体系结构,包括德、智、体、美、劳五大部分。

创新能力是创业活动要求具备的本质能力。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论述创业与创新时说到,创业活动的关键和核心特征在于创新,创新是创业的重要和本质属性特征。熊彼特认为创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创业企业是“创造性破坏”均衡,是对资源、技术、人员的重新组合,即实现创新。德鲁克的观点也认为,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1]。彭建伯(2006)对创新能力下的定义中把创新能力看成智力与非智力整合的最高本质力量[2]。可以说,创新能力和其所衍生出来的创业能力对于创业者实施创业行动具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

创业精神是开创事业的必备精神,包含了开拓、冒险、执著、坚忍、求是和负责的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指的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包括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以及创业知识在内的知识体系;合理的智力结构是指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形成的智力体系;能力结构包括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应变竞争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立批判性思考能力、调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创业者素质中还包括了对创业者和成为未来企业家的品质要求,如具备诚信、责任、担当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这些品质对创业的起步和实施可以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决定创业的成败。

(二)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影响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论述是最为普遍和广泛的,很多文献中都提到了创业环境对创业氛围的影响作用。

全球创业观察(GEM)归纳了对创业活动产生直接和重要影响的十个方面的环境条件,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各项创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创业的环境状况,进而影响新企业的产生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全球创业观察认为,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或阻碍创业机会的产生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总体环境条件和影响现存公司的一般环境条件,对创业机会生成、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活动开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旦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有效结合,就会形成强劲的创业氛围,产生大量的创业活动,催生新公司的诞生和成长[3]。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还从创业资源的角度论述了创业外在环境对创业氛围的影响,其中谈到,创业活跃度主要是受到私人财富、技术发展、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需求不同的影响。这四项指标越高的地方,创业越活跃。其他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产业结构变化、失业水平、人口增长和创业文化等。如果这些因素都作为创业资源,可以看到基本上中国的区域创业活跃度与创业资源的富足程度有正相关性。报告认为,外部环境资源影响创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为创业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影响创业的资源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基础设施、市场五个方面,它们共同对创业活动产生作用,影响人们创业的意愿和创业的过程。假若给定足够的环境资源,创业就能够生成。可以说,环境的资源构成区域创业的孵化条件。创业资源可能是有形的(如大学、有效的公共运输、优良的城市环境等),也可能是无形的资源(比如较高的社会资源,包括积聚的文化、非正式网络、金融资源等)。“仅仅只靠有形的资源不足以支持产生区域活跃的创业活动,更需要无形资源的支撑,无形资源对激发个体创业甚至比有形资源更加重要。”[4]

(三)创业实践

一些关于创业的研究中强调了创业实践对创业的作用,但是很少有学者将其纳入创业氛围形成的因素体系中考察。实际上,创业实践是全民创业氛围形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创业者依靠自身素质,适应创业环境,最终形成创业意愿和创业行动的重要途径。“有关创业者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从理论上证实了实践者一直都知道的一条:有些处世态度、行为方式和专门技术是可以通过实践获得的,而且其中有些因素比其他因素更重要。”[5]所以,创业实践是创业可能性向创业真实性过渡的重要媒介。

创业实践指的是与实际创业活动有关的各种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践,也包括创业经营性的实习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创业者个体亲身观察或参与体会创业经营的全过程,感知和积累关于创业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不仅学习掌握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创业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在实践中完成能力转化过程。同时,在处理创业经营的多种综合和复杂的问题情景中,学习对市场和变化的感知和把握。尤其重要的是,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潜在创业者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也将接受检验和锻炼,而这些都将为今后潜在创业者个体形成创业意愿和实施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有些地区的创业氛围不浓,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很多创业者很少有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因为缺少实战能力和经验,创业的敏感性和警觉性不高,对即使是丰富的创业机会也不能够把握。而创业者如果经常参与创业实践,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组合自己的知识、熟练自身技能、塑造自身品质。通过观察、考察、评判和把握创业商机,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机会信息和重组机会资源,从而建立和培养一种创业的真正有效技能和能力。因此,创业实践活动对创业氛围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全民创业氛围的演进机制

创业者素质、创业环境、创业实践对创业氛围形成的影响框架和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可以归结为:(1)三者都对创业氛围产生影响。创业者素质即创业者的知识、能力和品质是影响创业氛围的内在决定因素,它作为创业者主体本身的背景因素直接影响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产生;创业环境是创业氛围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创业氛围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对创业氛围起着支持或阻碍的作用;创业实践是影响创业氛围形成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是创业氛围形成和真正创业行为产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实践,创业者主体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创业能力,并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下,感知周围存在的可能被利用和掌握的创业机会,整合可以被调动的创业资源,通过运用知识、转化能力、塑造品质,创业主体将内外部因素协调综合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创业氛围。(2)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创业环境对创业者创业意愿的形成起到影响和限制作用,但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不断改造创业环境,使之向更有利于创业的整体环境方向发展;同时,创业者在进行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将得到不断加强。因此,全民创业氛围的内在演进机制就是:创业主体在一定的支持性的创业环境下,将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业实践相结合,很好地熟悉和利用创业环境,以自身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观察、感知和捕捉创业条件和机会,最大程度地整合和调动可利用创业资源,从而形成较强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倾向的过程。良好的创业氛围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创业者自身素质,优化创业环境和推动创业实践,从而为进一步形成更加良好的创业氛围奠定基础。创业者素质、创业环境和创业实践三者之间互动互为,共同作用于全民创业氛围,推动其逻辑递进,渐次提高,使全民创业氛围得到螺旋式演进和提升。

从个体意愿的形成,到小范围群体意愿建立,再到广泛的大众群体的创业意愿的形成过程,也体现出全民创业氛围的演进过程。

个体创业意愿主要由创业者自身素质和精神状态决定。创业者的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创业者个体对自身生存方式和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关系,因而也决定了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和意愿。赵文红等(2000)建立了企业家成长环境的机会、意愿和能力分析框架,认为一个人是否愿意或能够从事创业活动,与个人的意愿、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是否给予从事创业活动的机会等有关系。张治栋(2009)也从创业机会与个体条件相匹配提出了创业者个体形成创业意愿的演进过程,创业环境作用于创业者个体的判断和机会选择,当创业者具备一定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外部环境达到一定的阈值,创业者意愿就会开始形成[5]。

个体的创业意愿上升为小范围群体的创业意愿,仍然受创业者自身素质、创业环境和创业实践的影响。可以说,个体上升到群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更为关键的仍然是创业者自身的综合条件在起决定作用,因为个体的创业行为及其相互影响决定了群体创业氛围的整体水平。这一阶段创业氛围形成机理就是:首先,企业者个体的行为在一定创业环境下,通过创业实践、自身认识水平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逐步生成群体创业氛围的内生环境,并进一步影响外生环境,然后经由外生环境因素再影响企业者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如此构成一个正向的递进,因果积累、循环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内生环境的形成以及其交互影响外生环境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这时要求有良好的创业硬环境和软环境,尤其是制度软环境非常重要。张治栋(2009)指出,在一定时期里,一个地区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充足的资本等构成的硬环境是一定的,而更加关键的是制度软环境,因为制度软环境通常是经过多年的社会文化积淀内在演变出来的非正式的内在制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外生环境,因而其对全民创业氛围的形成和传导过程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良好的创业氛围不断蔓延扩大,这时如果创业者内在的条件和外生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业者实践的机会和频率更高,则小范围群体的创业氛围就会继续扩大其影响范围,逐渐形成更广泛的具有大众群体参与特点的全民创业意愿,即全民创业氛围。

综上,本文认为,全民创业氛围的演进机制受到内部自增强因素(创业者素质)、外部环境因素(创业环境)和媒介因素(创业实践)三方面作用机制的影响,三者共同作用于全民创业氛围的演进机制。具体来说,全民创业氛围的形成首先是存在着少量的个体创业者,一些具有敢于冒风险的特质的人,擅于抓住创业机会并利用创业条件和资源,进行创业的尝试。之后是很多人会效仿这些创业先行者的创业举动,而这一环节就开始受到创业的硬环境(政治、经济、法律、金融、基础设施等)以及创业软环境(政府政策、制度文化、社会习俗、文化惯例等)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如果两者对创业较为有利,并且创业者素质能力满足创业要求,那么这个过程就会发生,而且发生更快且范围更大,当其范围扩大到相当的程度,即更广泛的大众开始效仿和模仿已有的创业行为,并在整个民众群体内形成较强的全民创业意识和倾向时,就形成了全民创业氛围。

三、结论

全民创业氛围主要是指更广泛的群众创业者主体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特征。全民创业氛围是显在与潜在创业者决定的内生环境。创业者素质、创业环境和创业实践是影响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关键要素。全民创业氛围的演进机制主要依赖于创业的内生环境,即创业者的整体素质、创业的外生环境,以及联系内外生环境的实践活动。创业环境包括了硬环境和软环境。外生环境中一方面要保证良好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有良好的制度文化软环境作为后盾,才能启动和形成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而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反过来又可以对前两个过程起到促进作用,激发更大的主体创业意愿和民间创业热情,从而循环往复渐进。在形成较好的创业氛围的基础后,再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巩固和发展,进一步形成稳定的、更加浓厚的和具有区域创业型经济特征的全民创业氛围。

标签:;  ;  ;  ;  ;  

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演变机制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