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_高水平运动员论文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_高水平运动员论文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动队论文,普通高校论文,现状分析论文,对策研究论文,高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03X(2002)03-0092-03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部分高校建立了高水平运动队,旨在发展、完善训练体制,提高竞技水平。十多年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它给高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高校体育竞技的水平,对中小学基层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刚刚结束的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比赛成绩统计来看,运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奖牌却都集中在几家规模大、实力强的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学校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实力分布极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办高水平运动队方面至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甚至制约了高校的体育工作。鉴于此,笔者通过调查访问,对目前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分析

(一)对“高水平”认识不足,概念模糊。高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旨在提高我国高校体育运动水平,为实现国家奥运战略目标,与国际大学生体育比赛接轨,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知识、有较高体育运动水平的优秀人才。同时,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立对推动高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开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高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效果是显著的,不仅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也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存在有相当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的长远目标,只顾眼前的利益,以在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好的名次,为学校提高知名度为目的,采用各种手段,用虚假的成绩来追求短期效应,这就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完全失去了发展的潜力。因此,高校领导、教练员应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立足培养高校自己的运动员,把缩短高校与国内外体育竞技水平的差距作为目标,为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生源严重缺乏。由于高水平生源的严重缺乏,各高校都想方设法地争夺“体育尖子”,竞争的趋势越来越激烈。有些学校为了抢到生源,提出了许多承诺,造成高水平的运动员价码日趋上涨,许多院校不得不以降低招收标准作为代价,甚至有些院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将目光盯在现役运动员身上,并美其名曰:“挂靠”。愈演愈烈的竞争影响了兄弟省市之间、兄弟院校之间的团结协作,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重复浪费的现象。激烈的竞争最终导致优秀运动员流向了知名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学校,而一般普通高校只能招收二级运动员,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有“水分”的二级运动员。这种只顾眼前,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影响了高校运动队长远的战略目标,阻碍了高校竞技运动的发展。因此,高校运动队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训练时间无法保证。训练时间与训练次数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肩负着学习与训练的双重任务。众所周知,绝大部分特招运动员文化基础差,虽然学校给予了一定的照顾政策,但运动员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文化学习的要求。各高校为了保证运动员完成学习任务,训练工作就不能坚持常年开展,只是在有比赛任务时抓几个月的集训,平时只是每周一至二次,甚至停训,导致了训练成绩不理想,运动员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教练员工作任务重,训练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普通高校运动队的教练员,多为体育院系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本校体育教师,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比赛。相对来讲,显得经验不足。另外,他们还要从事本校的教学工作,加之有些教练员还要承担学校的其它工作,如班主任、运动队的管理等。多头绪的繁重工作分散了教练员的精力,影响了运动训练的效果。

(五)经费不足、训练设施跟不上、比赛机会少。经费匮乏是高校办高水平的运动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一般高校而言,在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的情况下,对体育这一块的投资、拨款很难一步到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经费的需求额却在明显上升。各高校如果只是凭借学校下拨的经费来培养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就不能保证运动队进行长期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导致训练成绩上不去,比赛成绩不理想。因此,各高校运动队为了解决经费问题,纷纷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寻求企业公司的赞助,但往往由于运动水平不高或其它原因而难以达到目的。各高校的运动场地既要保证运动队的训练,又要照顾到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因此常常会出现两者互争场地的现象。而场馆硬件条件差,器材缺乏,又使得教练员的训练方案往往很难实施。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有四年的时间,而在这四年中,除了能参加四年一次全国大学生及省比赛外,没有相对固定、较高层次的竞赛,一般都是一些市级、兄弟院校的友谊赛、对抗赛。竞赛机会少,运动员缺乏大赛的临场经验。

(六)对运动队的管理力度不够。对运动队的管理,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大部分学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领导班子不健全、管理过于松散、措施不力等问题,以致造成运动员学习、生活、训练等各个环节出现种种矛盾和困难。

二、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高校教育知识层次高,涉及面广,体育训练研究本身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因此要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科技人才的优势,在相关学科知识的协助、配合下,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训练体系,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将大有前途。

(二)进一步完善“一条龙”训练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检测体系,为高校选拔出优秀人才。目前,部分高校已在中小学建立后备人才培养训练基地,实行“一条龙”训练计划,这种体制将学习与训练同步进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高水平的小学、中学、大学生。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较成功的经验,是培养运动员的最佳模式,也是解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的最佳途径。各高校应积极物色有特色的体育传统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在资金、选才、科研、科学训练等方面扶持、指导各有关中、小学的训练,选拔出具有运动才华的青少年,集中管理、集中训练。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大学新生的招生工作,以确保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质量。目前,教练员在选拔运动员时,一般都是凭经验与直观感觉,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和评估手段,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的情况。高校运动队要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制度和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真正地选拔出有培养前途、有潜力的优秀苗子。

(三)立足本校实际,确保重点项目。各高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体育特点及本校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项目调整、设置。项目的设置不一定全方位出击,应选择某些有特长、见效快、出成绩年限短、投资少、牵涉面小的项目作为突破口。力求做到“少而精”,坚持突出重点,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足够的条件,确保其早出成绩,为国为校争光。

(四)采取果断措施,切实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提高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首先应提高高校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各高校应采取果断措施将教练员从教学中解脱出来,成立一支专职从事训练高水平运动队工作的教练员队伍。教练员的聘任要定人、定指标、定措施、定奖惩。要加强对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提高教练自身的素质。教练员要了解本专业在训练领域的前沿学科动态,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和训练方法的信息,更新训练思维观念,改革训练方法,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同时,聘请校外高水平教练员来校执教以带动本校教练员的水平以及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无疑也是提高教练员水平的有效途径。

(五)抓好运动员的管理,处理好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运动员入学后,如过于分散编在各个院(系)里的几个专业学习,将会给学习、训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是因为各个学院或系的课程、课节安排不尽一致,在训练时难以在统一的时间里集中。这既影响了训练,也影响了平时的管理,体育部也不便与各院(系)的领导、班主任取得密切的联系,造成运动员文化成绩不佳,纪律涣散,给运动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运动员入校后应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情况,按运动训练的项目,尽量将他们编在同一系里同专业的班里以便于统一训练时间。在平时,运动员由所在院(系)统一管理,一切要求和普通大学生同等对待,不允许有任何特殊待遇,奖罚要分明。运动员进校时,文化基础差,而且每天的训练要消耗大量的体能,这必然会导致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不足。正确处理好运动训练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各高校体育部门较为棘手的问题。体育部门应加强与各院(系)领导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运动员近来的学习情况与思想动态,协调好与运动员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运动员的任课教师,应请他们对运动员因比赛、训练所缺的课程进行集中讲解,并对薄弱学科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辅导。运动员只有解决了学习上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地投入到训练中来,训练质量才能真正地得到保证。

高校对运动员的管理不仅是在学习与训练方面,还应该是全方位的管理,包括政治思想管理、文化学习管理、训练与比赛的管理、生活制度的管理、膳食营养的管理等。这些都必须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实行,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真正做到有利于运动员的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完成四年间必要的课程学习,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推动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能将运动员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够为社会服务。

标签:;  ;  ;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_高水平运动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