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试敏液浓度影响皮试结果的观察分析论文_郭瑞莉

山东安丘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62106

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在不同浓度下进行皮试对降低皮试假阴性的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8月~2015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行头孢曲松注射治疗的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皮试头孢曲松钠原液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80例,皮试浓度为1000mg/ml;B组80例,皮试浓度为500mg/ml;C组80例,皮试液浓度为250mg/ml;分别以三组皮试结果为基础进行用药,观察比较两组假阴性比率。结果 A组假阴性率3.75%,B组10.00%,C组18.75%,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试敏液进行试敏,在安全范围内提高皮试液浓度有助于更好的筛选过敏患者,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皮试液;浓度;皮试结果

头孢类抗生素的种类极多,各个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提供的试敏液配制方法也不相同,浓度之间亦存在明显的差异,增加临床工作中试敏液配制操作的难度。头孢曲松是光谱抗生素的一种,毒性低、长效,属于半合成型抗生素,主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大系统的感染,如呼吸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头孢曲松钠直接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会引起癫痫样发作,甚至会引起过敏性休克或死亡的发生。目前,中国的临床研究报道中对头孢曲松钠的皮试液浓度尚无统一结论,且其在药典和教科书中均无相关的记载[1]。通过不同的皮试液浓度进行皮试研究,以确定其最佳浓度,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不同浓度下头孢曲松皮试对结果的影响,笔者展开相关研究,现报道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4年8月~2015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行头孢曲松注射治疗的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无青霉素、头孢曲松过敏史。根据皮试头孢曲松钠原液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均符合一般随机性标准;A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为(35,8±6.4)岁,B组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为(35.5±6.2)岁;C组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为(35.2±5.9)岁。三组在自然基线指标的比较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采用头孢曲松钠0.5g+10ml的注射生理盐水溶解后,取上述配制好的溶液0.2ml,再与10ml生理盐水稀释,将皮试液的浓度配制为1000mg/L;区上述配置好的溶液0.1ml,再与10ml生理盐水稀释,将皮试液的浓度配制为500mg/L;再加倍进行稀释后浓度为250mg/L。所有皮试液均现配现用,不宜久置,取0.1ml分别在患者的前壁做皮试。注射时先采用医酒精对受试部位进行消毒,选择腕横纹上3cm正中偏内侧进行皮内注射。

1.3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受试者皮试注射部位皮肤无红肿,未出现全身异常反应则为阴性;受试者皮试注射部位皮肤呈现出红肿形成皮丘,但范围小,偶伴全身过敏及瘙痒[2]。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 ±s)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意义。

2结果

A组阴性77例,假阴性3例;B组阴性72例,假阴性8例;C组阴性65例,假阴性15例;三组之间假阴性率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详见表1。

3讨论

头孢类菌素在临床的使用广泛,中国的药典以及药物说明中均注明了在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必须完成过敏试验,但尚无对头孢类药物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的相关规定[3]。一部分的头孢药物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或建议用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临床各大医院对头孢类药物是否需在使用前进行皮试争论较大,标准也不统一。各种头孢类药物之前无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其与青霉素间无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故青霉素的过敏试验无法对全部头孢类药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反馈[4]。不同厂家、不同种类的头孢类药物也无相同的致敏性,故头孢类药物使用前亦需要完成过敏性试验,且不可采用其他药物代替实验药品。

真多头孢类药物皮试的假阴性率尚无统一的定论。本研究中采用头孢曲松钠原液进行皮试,分为不同的浓度的三组进行研究,A组假阴性率最低(3.75%),B组次之(10.00%),C组最高(18.75%),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安全范围内头孢曲松钠皮试液浓度越高,假阴性率越低。上述皮试结果的提示可有效避免临床药物使用过敏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目前对头孢类药物的皮试液浓度无偶同意界定,至今仍无学者研究出有效的皮试液浓度。李玉红等[5]人对抗生素药物试敏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头孢类药物在临床的推广,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且医院对药物试敏的浓度不统一,无法确定皮试液浓度是否对降低假阴性率有效,保证头孢曲松类药物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头孢曲松在1000mg/L的浓度试敏中假阴性率低,更具准确性,因为头孢曲松致敏性较青霉素低,较低浓度的试敏液极易引起假阴性的发生,容易误诊,无法实现皮试的目的。故本研究采用统一浓度进行不同浓度试敏液配制进行皮试的结果可靠。

综上所述,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头孢曲松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应选择高浓度的试敏液进行皮试,可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陶婷婷,袁静.我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皮试阳性情况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0(7):161-162.

[2]夏素霞,唐思,张世良等.头孢替坦二钠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12(4):320-323.

[3]姚晓英,孟现民.121例皮试阴性后使用头孢类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5,14(6):352-356.

[4]赵彩芸,吕媛,魏敏吉等.注射用头孢西酮钠多次给药在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4):266-268,279.

[5]李玉红,赵玫.“三盲法”抗生素试敏对药物试敏结果判断准确性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795-795.

论文作者:郭瑞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头孢曲松试敏液浓度影响皮试结果的观察分析论文_郭瑞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