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街区制居民小区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论文

推广街区制居民小区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论文

推广街区制居民小区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

●贺曲夫1 李 宁1曾万涛2

摘要: 2016 年2 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打开封闭小区,推进街区制,引起广泛热议。但数年过去,全国并没有兴起推进街区制的高潮。说明打开封闭小区,推进街区制仍然没有一条清晰可行的实施路径。文章通过对我国传统封闭小区的发展与变化过程的梳理,分析街区制的主要特点及欧美国家实施街区制的主要经验,并深入分析我国推进街区制的主要益处及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我国推进街区制的主要目标,即构建商业—住宅—休闲和谐相处模式体系及主要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街区制 居民小区 城市基础治理体系

2016 年2 月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6 条规定,“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为我国城市打开封闭小区、推广街区制指明了方向。广大学者也相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著颇丰。但多年过去,全国并未兴起建设街区制的高潮,现有封闭小区并没有多少被打开以实行街区制,新建居民小区也未按照街区制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仍然是封闭式小区。这说明打开封闭小区,推进街区制,仍需找出推广街区制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一、我国传统封闭小区的发展过程

居民小区,或称住宅小区,被普遍认为是由相对独立的各个“单位”(包括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自成体系的社会单元,或者以围墙为边界自然形成的排他性空间上的居住区域,具有一定的规模,并有一定的共建配套、市政公用及绿化环卫等设施,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居住区。目前,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居民小区为封闭式居民小区,其发展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大院”式封闭小区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各地城市政府参考当时苏联经验,把城市土地划拨给各“单位”生产和生活服务建设,以降低城市政府的市政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随即产生了遍布各地各城市的“单位大院”,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均由单位或通过单位来解决,职工医院、学校园所、粮油站、体育场馆等配备较为齐全,每个单位大院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逐步发展形成了封闭社区。

卢静(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芳香植物精油微胶囊化,email:liuxutuntun@sjtu.edu.cn;

(二)改革开放初期:封闭式单位住宅小区

在改革开放后,知青返城和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住房短缺现象凸显。为此,中央号召各城市成立国营房地产公司,以“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式建设居住小区,然后由各单位购买后进行福利分房,或者企事业单位自行“集资建房”以解决本单位住房紧张问题。此后,“单位住宅小区”逐步取代单位大院,成为各地城市住房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做法。

(三)住房商品化改革时期:商品房门禁封闭小区

1998 年7 月3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 号),废止了企事业单位实物型福利分房制度,正式开启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住房的商品化与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各城市由各房地产开发商拿地建房,按市场价格销售给广大市民。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各开发商均选择建设各类封闭小区,安设门禁系统,进行封闭化管理。

二、街区制及欧美国家街区制实践的经验借鉴

(一)街区制及其内涵

第五,街区具有高效率。街区在商业、居住、文化等方面较为协调,能够体现良好的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街区制的特点

第一,街区商业、居住、文化等各种功能良性融合。这使得街区具有一定的混合的土地使用功能,便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建设与形成。

第二,可达性良好,聚集适度。城市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物和信息的聚集。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就形成了宜居的小区环境。

第三,街区具备各自较为鲜明的文化特征。这既是各个街区内在的个体特征,又外化于世人面前。

第四,街区具有宜居性。街区建设以居民的居住与生活为基本要求,以生活服务的方便和及时提供为重要特征。

“街区制”是在城市道路毗邻地区建设兼有集商业经营与私人住宅的楼宇建筑,周边不构建围墙,实现道路共享;或改造现有封闭式居民小区,打开围墙,连通小区内外的交通道路,并以共享形式扩大城市道路与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空间格局的居住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首先,街区是城市内部基本的建设单位,以交通路网为基础,并共用与共享整个城市的交通路网系统。其次,街区直接接受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市政性基础设施(如城市公共交通、通信与防灾减灾等)与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再次,街区能体现商业和居住的集中与融合,进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商业、文化、居住、生态和活动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干气密封二次密封气和隔离气采用0.6 MPa的低压氮气,低压氮气经过滤后,再经自力式控制阀控制压力在0.4 MPa后分为两路,一路作为二级密封气再分为三路分别进入低压缸、中压缸、高压缸的干气密封的二级密封腔中。其中大部分通过梳齿密封进入主密封气泄漏至火炬系统,少部分二级密封气通过二级密封的动静环之间的空隙进入二级密封气泄漏至大气;另一路作为隔离气分为三路进入压缩机低压缸、中压缸、高压缸两端的轴承与干气密封之间的腔体中,部分隔离气通过梳齿密封进入二级密封气泄漏至大气,部分隔离气通过梳齿密封进入轴承箱中,通过呼吸阀排至大气。

(三)欧美国家街区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西方城市的街区规划与建设强调开放性与小尺度模式,街道窄而道路密集成网状,居住和商业、文化、教育、医疗、休闲等融为一体,公众参与和公共服务相得益彰,形成开放性街区布局。二战后以来,伦敦、巴黎、波特兰与柏林等为代表的西方城市都先后开启了街区制改革的规划与建设,其经验与启示主要有:(1)城市规划与街区建设决策强调公众参与公共利益;(2)城市路网建设坚持主次干道和街区道路协调与共享;(3)街区规划关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4)街区改造注重空间与人文融合,实现城市与街区空间与社区居民生活相结合,街区才会温暖和谐,富有人文气息。

三、打开封闭小区、推广街区制带来的主要益处和现实困境

(一)推广街区制带来的主要益处

1.便捷交通。推广街区制的主要抓手是从路网结构方面着手,将封闭小区与外界的分隔取消,连通城市主次干道与街区现有的道路,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发挥其“交通毛细血管”的作用进行分流,从而最终形成主次干路和支路协调共享的城市路网,缓解交通压力,使得出行便捷化。

2.节约用地。推广街区制,通过打开封闭社区,有效地将封闭社区内部道路与城市交通干路系统连接起来,居民出行不再受限于“断头路”的影响,缓解了支路建设不足与交通需求多的矛盾,降低了城市道路过多投入,有效减少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二,政府制定详细的步骤和进程安排,有序推进封闭小区走向开放,确保整个推广过程有条不紊。

4.友好交往。推广街区制小区,一方面可以增大小区居民之间彼此接触的机会,由于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活动可就近完成,小区居民间日常交往变得频繁,彼此更为熟悉,这有利于搭建社区居民友好互助与参与平台,有效实现小区居民友好交流与和谐相处,构筑更为融洽的街坊邻居关系。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快速检测大鼠血浆中6种附子生物碱 …………… 赛 那等(6):761

(二)打开封闭小区、推广街区制的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难题

1.小区居民物权权益的保护问题。街区制的实行将与我国现行的部分有关法律法规的部分规定相抵触。我国《物权法》规定,居民小区建筑规划区域内的道路、绿地和车库等,都归小区业主共同所有。但打开封闭小区,小区业主专享的资源将会被外人挤占,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使用,从而引发纠纷。此外,小区公共设施损耗会加剧,而其维护费用的来源将会成为新的矛盾焦点。

2.小区治安状况更趋复杂。推行街区制将给社区治安带来强烈挑战。首先,小区打开后,社会车辆可随意出入,给小区居民的人身安全,特别是给老人和小孩带来危险。其次,小区打开后,进出小区的人员大增,各色人等均能轻易进入社区,小偷小摸、盗贼流犯、居心叵测之徒难免混迹其中,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治安形势趋于恶化与复杂化。

3.居住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打开封闭小区,推行街区制后,会对小区环境造成很大污染。过往车辆的喇叭声、商铺摊贩的叫卖声、过往人员的嘈杂声等,均会产生噪音污染。此外,商铺摊贩和行人的废弃物、车辆尾气排放等,也会加剧脏、乱、差,引发公共卫生污染,严重扰乱小区居民的安静休息与学习状况等日常生活,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4.物业管理更加艰难。对于封闭式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只需要负责围墙以内的卫生、绿化、安保、水电等设施维护等,事务较为单纯。推广街区制后,在开放的环境下,物业公司管理事务更加复杂,各种关系更加难以协调与管理,更加难以让小区居民满意。推行街区制后,物业公司的管理思路与模式如不做根本性变革,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只会更加突出。

5. 邻里矛盾与纠纷更趋频繁与复杂化。长期在一起居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本来就难免会有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与纠纷,如楼上楼下的漏水渗水现象、排水管道的堵塞现象、垃圾未及时清理影响他人现象、停车位的临时被占用现象、违法搭建、小区内喂养家禽与宠物等问题。这些现象会随着小区开放而更趋频繁而复杂,一旦矛盾激发,会引起打架斗殴甚至刑事案件。

四、打开封闭小区、推广街区制的建设目标与实施路径

(一)推广街区制的目标:构建商业—住宅—休闲和谐相处模式体系

1.小区建筑的整体规划机制。商住一体的小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应该既侧重于商住共存,又要明确商住之间的界限:小区的建筑规划应既包括商业区和居住区,又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商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电梯、楼道等公共设施相互隔离,保证商业区的往来人员与居住区人员进出互不干扰;居住区与商业区之间要做好隔音与隔光、通风与采光的规划,使得商业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2.小区商住文化建设。文化是拉近小区成员彼此间距离的重要牵引,是培育商家与居民对小区人文认同的重要纽带。良好的商住文化可以促进小区成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区的文化建设中,从而可以培养共同的情感脉络,增进小区和谐。小区商住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品牌与特色效应,建立几个具有小区特色的文化符号,通过宣传,使得这些符号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小区居民和商家共同对小区共同的认知。

3.加强居民参与性建设。面对街区内五花八门的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各种事务与矛盾纠纷,需加强小区居民的参与性建设,建立专门的民意收集平台,号召每个小区成员积极地对小区文化建设的方向建言献策,对小区文化建设进行监督与批评;加强搭建小区内各种互助平台,积极引导邻里相助的和谐氛围;强化小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强化小区文化的宣传工作,及时了解小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并进行支援服务。

宝清县地下水富水性差异较大,地下水开发应合理进行。建议调整地下水开发利用过度地区用水方式和用水量,以地表水资源置换地下水资源,一方面保证地下水环境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更好地保证农业用水。

4.构建小区商住调解机构。商住混合的布局模式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如商住共用公共设施导致侵占小区居民权益、商铺货物堆放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商铺店外经营带来的各种纠纷、商铺大量垃圾产生致使居住环境恶化、商业活动的噪音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等,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居民自治性质的调解机构,代表并协调商户和居民双方的利益,监督、援助、调解小区成员之间的主要矛盾,保证商住混合的和谐共存。

(二)打开封闭小区、推广街区制的实施路径与措施

第四,重大维修或重建时协商推进的方式。当封闭小区住宅楼因自然老旧、灾毁等原因而需要重大维修或重建时,政府出面与小区业主协商,在重大维修或重建过程中,破除小区围墙,实行开放式的街区制。

2009 年6 月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废止1954 年颁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但至今却并没有颁布新的条例,故而现在亟需制定一个新的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或组织法。现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仍然需要作出必要的修改与完善,更加强调与突出社区自治与服务功能。同时,应该制定专门的《城镇居民小区自治条例》,凸显法制条件下街区制居民小区自治的具体实施及合法权利的保护等。国家发布推广街区制的《意见》的实施细则应尽快出台与落地,用以指导今后街区制小区规划、建设与监管。此外,还需要对《物权法》与《物业管理条例》等其他涉及社区与小区的法律法规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完善,切实保护推广街区制后小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行政征收的方式。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提供相应补偿后,征收符合条件的小区部分道路和其他内部公共设施,进行对外使用。

第一,地方政府应担负好组织共同协商的职责。市、区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应责无旁贷地组织应开放的小区进行共同协商,缓解在推广街区制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降低风险。

3.和谐商住。推广街区制小区后,实现商住一体,居民就近获得商业服务,便于随时选择与退换等业务,商家也会特意为所在小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会员制服务以及更多地打折与促销活动,倾听住户意见反馈以改进服务,促进居民与商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提升消费者满意感。

第三,政府应肩负街区的监督职责。地方政府机关,特别是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社区、对街区、对各种社会组织的监督,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街区各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保障业主安居乐业。

第四,政府部门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政府及各部门机关应该率先将自己封闭的办公区域和专属的家属区域的围墙打开,尽快与外界的道路等系统融为一体,为街区制的推进提供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3. 规划和建设部门加强对未来新建的住宅小区的审批与监管。今后凡是申请建设的住宅小区,必须为开放式街区制的小区,规划和建设部门必须严格审核,停止审批封闭式小区,并且住宅房间按套内面积计算,取消室外公摊面积,给公共设施建设留出足够空间。同时,把主要为小区业主服务的停车场(位)、入户通道、绿化设施、路灯设施等与公共服务的各类设施明显区分开来,既保障小区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又保障公共设施实现小区内外分享,实现城市内部道路畅通。对于正在建造和已批未建的小区项目,应采取必要措施引导开发商修改原有规划,直接改建为街区制小区。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精煤磁选机和扫选磁选机磁选效果较差。在生产过程中,这两台磁选机均存在翻花现象,将其调整到最大通过量时,尾矿带介情况也没有好转。精煤磁选尾矿带介高,造成浮选尾矿带介高,进入扫选磁选环节后又没有得到充分回收,致使大量介质流失。分析表明,磁选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磁选机能力不足,原设计精煤磁选机3台,扫选磁选机2台,型号均为DMM914×2972,设计处理能力273 m3/h。为满足磁选能力,选煤厂增设了1台扫选磁选机(HMDA1219×2972)和1台精煤磁选机(HMDA914×2972)。改造完成后,各产品带介情况见表3。

4.对已建成的封闭式居民小区,应该根据各小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签订合同的方式。地方政府通过与业主签订权益保障合同,在保证小区内业主依法共有财产“产权”的前提下,将其“使用权”实现公共化,并支付一定的费用,补偿全部或部分小区业主,实现小区开放。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信息化对于一个企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信息技术,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应用相对滞后的建筑业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作为建筑业信息化重要一环被写进纲要中。

2.地方政府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实例2:患者女性,65岁;诊断:高血压3级;处方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qd 14 d。用药分析: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以及防止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并无降压作用,属于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如果患者合并冠心病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应在诊断上加以注明。

第三,自然到期的方式。当封闭小区土地使用权70 年到期后进入到“自动续期”阶段,可适时推进街区制小区,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华丽转身。

1. 建立城市基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街区制小区治理体系的法律法规系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城市基层行政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街区制小区)治理体系,而这需要做到立法与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加快建立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法律法规系统。

第五,保持现状。对于一些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小型封闭住宅小区,或者较为特殊的不适合开放的区域,如寺庙、风景旅游区、军事禁区、动植物保护区等,可以维持原状,不进行破除围墙等行为。

目前,我国现有的土地征收补偿政策、标准和实施办法的基本对象是农村土地,而针对城市封闭小区开放后原有业主的补偿标准亟需抓紧立法立规,明确接受补偿的主体必须是权利受到侵害的以户为单位的业主,决不是开发商,也不是物业管理公司。同时,以政府制定的补偿方式与标准为托底,允许不同地段的小区业主与征收方自行商议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5.封闭式小区开放后对业主的补偿。推行街区制后,原封闭小区内部属全体业主共有的小区道路、绿化、休闲等基础设施对外开放,使得小区业主权利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应当依法依规对原权利所有者给予补偿,并保证补偿的实质公平。

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是那么的渺小。我当初为什么要打乱他们平静的生活呢,自以为是的孝顺,其实也不过是安慰了自己,却给他们徒增了负担而已。

注释:

人工智能所具备的技术能力,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国际化课程设置、获得更为广阔的资源优选空间,以及更加高效的信息传输途径,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切实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课程设置首先应突破现有专业局限,延伸必要的国际化教学内容,并在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基础上,加大解决国际性问题能力的实践课程比重,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内化和实际应用能力。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6- 02- 21) [2019- 10- 26].http://www.gov.cn/zhengce/2016- 02/21/content_5044367.htm

随着高等教育流程的不断更新,应用、发挥大数据已经成为促进教育革新、提高教育质量、保证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教育大数据是教育信息化步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教育大数据可以为扶贫决策提供精准、有效、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教育智力资源的流转与精准供给;对于推进教育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封闭型向精细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变也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构建多维度的科学评价体系,促进规模化中的个性化教育。

对比分析相同速度下车内不同测点的噪声频谱曲线,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车内不同测点的噪声,测点2的噪声相对测点1和测点3声压级要小,而且3个测点的噪声频谱均在500~1000Hz的频段内出现峰值,噪声能量相对突出,分析其主要原因,由于测点1和测点3在转向架正上方,受轮轨噪声影响较为明显。

②尹强,苏原.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研究逐渐呈现出学科高度综合化的特征,跨学科研究已经演变成为科学研究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6]。创业研究也不例外,由此我们可以判别每篇跨学科研究文献涉及的学科领域,图中节点大小反映的是该节点所代表的学科发文量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了节点共现关系,也即是说明具有共现关系的这些节点所代表的学科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这篇文献进行了相应的跨学科研究。统计发现,160种学科共产生了5147种学科共现关系。

③李扬. 中国式封闭小区的改革路径浅议[J].中国住宅设施,2017(1):58- 59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④类延村,冯薛贵.“街区制”改革:实践困境与基本策略[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8(1):67- 73

⑤强乃社. 街区制与城市社会新空间的建设[J].新视野,2018(1):72- 76

⑥闫臻.封闭,抑或开放:街区制的欧美经验与中国镜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2):93- 98

⑦王晋. 推广街区制对城市路网布局的影响及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6):4- 9

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9- 10- 31)[2019- 11- 1].http://www.gov.cn/xinwen/2019- 10/31/content_5 447245.htm

⑨崔令之,黄悦欣.论我国封闭住宅区的开放[J].时代法学,2018(2):46- 51

中图分类号: F290;C916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4- 4914(2019)12- 146- 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空间的城市基层行政区—社区—街区制小区治理体系及其配套措施研究”(项目编号:16YBA151)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湖南湘潭 411201;2.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1)

[作者简介: 贺曲夫(1973—),男,湖南岳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社区发展教学与研究;李宁(1994—),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与区域社会发展;曾万涛(1966—),男,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责编:若佳)

标签:;  ;  ;  ;  ;  

推广街区制居民小区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