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肝切除患者手术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伟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重庆 400042)

【摘要】 目的:探究在临床行肝切除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全麻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在我院自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肝切除术患者,随机抽取10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比不同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予以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试验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良好率+尚可率)为96.1%,而对照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为85.3%,即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恢复的速度较试验组慢,具体表现为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及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均较试验组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肝切除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全麻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对于患者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效降低了患者术中痛苦,且术后患者意识恢复较快,建议临床使用。

【关键词】 肝切除;全麻;局部浸润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94-02

在肝切除手术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而多数患者均会对疼痛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如担心、恐惧等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变化,进而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过程[1]。近些年,临床在行肝切除手术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麻醉措施,其有利于患者术中、术后疼痛感的减轻,同时可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利于术后康复效果的提升[2]。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行肝切除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全麻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治疗提供临床经验,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患者年龄在26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39.8±6.6岁;性别: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介于21岁~58岁之间,并以(41.12±4.03)岁为平均年龄;体重:介于44.5kg~71.2kg之间,并以(55.45±5.91)kg为平均体重;患者体重指数:介于14.2kg/m2~26.7kg/m2之间,平均值为(23.5±2.8)kg/m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常规禁食、禁水,同时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是否达到手术指标,确认患者可以进行手术后再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常规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

对照组: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方案:0.1mg/kg的咪达唑仑、0.2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2mg/kg的丙泊酚、4μg/kg的瑞芬太尼静脉注射。经口气管插管,面罩加压给氧,术中予以1.5L/min的氧流量、12次/min的呼吸频率的机械通气。麻醉维持:6 mg/(kg?h)的丙泊酚,0.05mg/(kg?h)的维库溴铵;为了维持肌松,手术结束30min之前间断予以阿曲库铵。

试验组:全麻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全身麻醉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在腹膜缝合后予以40mL的0.3%罗哌卡因行切口全层浸润麻醉。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采用不同麻醉方式麻醉后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患者术后苏醒恢复速度进行比较。其中,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估包括:患者直至手术结束都处在麻醉状态,则评估为良好;患者到手术后期出现肢体活动现象,但是对于手术过程没有影响,则评估为尚可;患者术中出现肢体活动,且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则评估为差。进一步评估术后患者恢复情况[3],包括意识、呼吸、定向力的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测定指标结果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种麻醉方案麻醉的效果比较

详情见表1:试验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良好率+尚可率)为96.1%,而对照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为85.3%,即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在行肝切除手术治疗时,需要进行麻醉来配合手术过程。术前麻醉药物的使用要求较为严格,一方面要保证术中的麻醉效果,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不能过量使用麻醉药物,以免对患者造成持续性的损伤[3]。为了探究联合应用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对肝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本次实验。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102例患者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比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及术后苏醒恢复情况,以评估联合应用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首选比较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为96.1%,而对照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为85.3%,即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患者采用两组方案麻醉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恢复的速度较实验组慢,具体表现为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及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均较实验组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验证了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的成功性与优越性,这与黄伟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结果显示,全麻与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且不会对麻醉的恢复时间有所影响[4]。

综上所述,临床行肝切除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全麻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对于患者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效降低了患者术中痛苦,且术后患者意识恢复较快,建议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骆鹏飞,荚卫东,许戈良,等.肝切除术后疼痛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3):194-197.

[2]冯伟,蔡小丹,汪启乐,等.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用于开腹肝脏切除术后镇痛作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13):72-74.

[3]徐煌,王胜斌.罗哌卡因术毕切口浸润在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2,32(3):23-25.

[4]黄伟,陈彩云.静脉快通道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肝硬化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0):155-56,58.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肝切除患者手术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