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丁焕平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丁焕平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 丁焕平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 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历史教学 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和技巧,以求得为本领域的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历史教学 运用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 一、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问题教学法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客观规律 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 发展智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中要重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乃成功之母”,是求知的前提。在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背 景下,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排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处于被动 消极地位的学生感到死记硬背之苦,毫无兴趣可言,很难引起学 生的积极探究和发现。如果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 就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积极参与者,品尝到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乐趣,必然会兴趣盎然地进一步投入到探究和发现新的历 史知识中去。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创造力的民族 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打破 以教师讲授、学生模仿、背诵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现代教 学模式,改灌输式为讨论式、问题式、探究式,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通过设疑、解疑、探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 识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操作原则和技巧 1、启发性原则。提出的问题难以从教科书中直接找到答案, 需要学生经过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这样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其学习的兴趣才会提 高,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性、提示性问题能使学 生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2、兴趣性原则。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对学习起着最重 要的作用。而兴趣则是内发性动机的中心,它对培养人的思维素 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它们是否富有情趣和吸引力,是否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 育。因此,课堂提问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刻意求新,平中出 奇,在设计的问题里面包含一个似乎有悖于常理的矛盾,这样就 能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解答问题中获取知识,发展智 能,并使他们体会到积极思维的快乐。

3、量力性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 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正如俗语所说的“跳一跳,就可以摘到 桃子”。 教师要尽量多提一些需动脑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尽 量少提一些仅凭记亿就能解答的简单问题。问题的优化设计必须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 能力,必须深浅适当,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求过高或过低,都 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4、导向性原则。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起到引导、帮助学生主动 探究的作用。通过适时地、恰当地巧妙设疑,揭露学生原有认知 中的矛盾,激发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为解决矛盾而探究。提问 不是随性而为的,而是根据特定的目的、特定的主题和学习任务 而提出意向非常明确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泛泛一般,又多而旧城中学 丁焕平 杂,非但无助于学生的探究,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维,使之茫然 失措,无所适从。

三、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恰当质疑,创设悬念。恰当质疑,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 迫切探究认知的心理,激发求知的欲望。好的高质量的设疑不仅 在讲新课的时候具有如此的突出作用,而且在课中、课后,均有 异曲同工的效果。

2、在“点子”上设疑。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有重点非重点之 分;有难点非难点之分;有关键语句非关键语句之分。因此,教 师要注意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设疑,引导学生学好重 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这样其他内容也就容易解决了。

3、打破思维定势,创设悖逆情境。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 史实为依据,对未形成定论的历史观点提出质疑,以充分发动学 生的思维创造力。

4、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鼓励和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获 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 题发展为主动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 中至关重要,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 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有时以一种教 学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有时则交错或同时运用几种不同 的教学方法,究竟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和需要和教师 教学的能力、教学机智和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因此,在思考教学 方法的最优组合和综合运用时,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 析,提出多种教学方法组合的设想并反复进行比较和论证,最后 确定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最优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凤萍,李超.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学科的应用[J].宿 州师专学报,2000,(03). [2]罗力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价 值工程,2011,(30). [3]王国君.“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困境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 作者简介:丁焕平,男,(1974——)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 人,现就职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职务为初中历史教 师。

论文作者:丁焕平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  ;  ;  ;  ;  ;  ;  ;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丁焕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