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方法的改进与技巧论文_翟旭杰 张吴奇 张英丽

静脉输液方法的改进与技巧论文_翟旭杰 张吴奇 张英丽

翟旭杰 张吴奇 张英丽

(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190-01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并总结改进静脉输液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静脉输液效果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从输液的各个环节包括静脉输液前,静脉输液穿刺中,静脉输液过程中更换液体,静脉输液穿刺后来改进传统输液方法。结论静脉输液穿刺时采取改进的方法可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输液方法 改进 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重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1]。二十世纪中叶,许多新技术,新理论引进护理领域,使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发生许多深刻的变化,密闭式静脉输液取代开放式静脉输液,许多新型的输液器材应用临床,诸如,静脉留置针,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输液泵管等特殊输液器进行输液。这就要求临床护士不仅需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有较高的护理理论水平,还要有不断创新精神和临床应变能力。就静脉输液技巧这一问题,本人经过近二十年的工作实践,通过不同患者、不同穿刺部位、不同用药等总结了几点简单易行的穿刺方法及技巧,现与各位护理同仁分享。

1. 静脉输液穿刺前的技巧

1.1 排气方法的改进。临床经常会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器、化疗输液器、静脉输液泵管等特殊输液器进行输液、输血等。当遇到折叠滴管根部不严密;或者是茂菲氏滴管与穿刺针头直接相连的特殊输液管;无法将茂菲氏滴管直接倒置,用《护理学基础》中的排除空气法:抬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挤压滴管使溶液迅速流至滴管1/3~1/2满时,稍松调节器,手持针栓部,使液体顺输液管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关闭调节器。我在工作中将书本上的排气方法稍作改进,方法如下:将穿刺针的头皮针夹于一手指缝中,倒置茂菲氏滴管,打开调节器,使液体自然流入滴管,待滴管内液面达1/2至2/3时,将头皮针折叠,转正滴管,停留一两秒钟,然后松开头皮针,管内液体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

1.2 传统静脉穿刺我们要求患者握紧拳头后选择血管,但我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手背静脉穿刺不宜握拳,因握拳后静脉易嵌入掌骨之间,暴露不明显,或因用力过大而将静脉压扁。当患者松拳时血管轻度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脱出血管外。因此,如果选择手背静脉穿刺时,可建议患者手背轻握呈弓形,护士左手拇指在上轻握其手心,拇指绷紧注射部位下端皮肤并压住静脉下端穿刺。由于护患两手相握,不但有助于患者放松,同时可以更好地起到制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静脉输液穿刺中的技巧

2.1 穿刺时采用负压进针法进行静脉穿刺,负压进针法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法。

2.1.1 方法负压进针法方法为:按传统静脉输液前准备,选择穿刺血管和进针部位,排尽输液管及头皮针内气体后,关好调节器。右手将输液管前端,即尼龙针头与输液管相接处管道返折,并将返折处置于右手掌心,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左手绷紧进针点皮肤,右手持针头与皮肤呈30℃ ~40℃角快速刺入皮下,即尼龙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下后,松开输液管反折处(这时尼龙针头及输液管端内腔呈负压),再按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进入血管,当刺入血管时,即可见快速回血,表明穿刺成功,最后按静脉输液要求固定。

2.1.2 讨论静脉输液时,操作者在判断针头是否进入血管,往往凭回血或针头刺入血管腔落空感来判断。采用常规传统穿刺法,因现在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回血缓慢,甚至根本看不到回血,等到有回血时,已经穿破血管,这使得静脉输液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提高一针见血成功率,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当刺入血管后,血液能迅速流入头皮针管前端约6cm,操作者可准确地判断。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2.2 增大进针角度。进针角度应视穿刺部位,静脉深浅、粗细及滑动度与否而定。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15°~30°,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刘素芬[2]等也通过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容易且省力,针头接触面小,进针压强大,进针快,皮肤受损范围小,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患者痛感轻微,优于传统30度进针的方法,本人采用后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进行尝试。

3 更换液体的技巧

更换液体时如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应先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加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掌握更换液体技巧,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4 静脉输液穿刺后的技巧

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在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在拔针时需将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如果拔针时按压部位与方法不当,就会造成病人疼痛、出血并伴皮下瘀血,损伤血管,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精神负担,直接影响再次穿剌,因此,必须重视拔针。4.1 传统拔针法。在《护理技术》教材中这样描述:静脉穿刺完毕,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再局部按压穿刺点片刻。传统拔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1)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2)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

4.2 无痛拔针法。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不同,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

总之,静脉输液具有给药及时,剂量准确,治疗效果立竿见影等优点,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护士能否稳准快而且高质量建立静脉通路,不仅直接反映了护士个人输液技术水平的高低,也间接反映了一个科室,乃至整个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的高低,所以一个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按正规操作程序外,还要认真观察,学习创新,掌握输液技巧,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实现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萃华.周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3,19(6)

[2] 刘素芬.邵翠菊.静脉穿刺最佳角度的力学探讨.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8,(2):114.

论文作者:翟旭杰 张吴奇 张英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  ;  ;  ;  ;  ;  ;  ;  

静脉输液方法的改进与技巧论文_翟旭杰 张吴奇 张英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