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培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论文_曾朝顺

以技能培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论文_曾朝顺

曾朝顺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巫山 404700

【摘要】当今乡村技能培训形式化,技能培训随意化,传统手艺衰退;本文从乡村人才培养的需要,乡村技能培训的需要,乡村文化传承的需要三方面提出了加强乡村培训的必要性。

【关键词】乡村;技能培训;现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74-01

加强农村技能培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寻求乡村技能培训,需要全面了解农村现状。随着时代发展,乡村技能培训不仅要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还要对乡村振兴中各类人才培养教育,乡村培训包括对农民的学历教育,民间各种手艺的传承。由此可见,乡村技能培训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具有多种形式;乡村技能掊训可以借助当地职业教育学校,提高农民学历,培养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技术人才。乡村培训适量开展一些短期培训,培养各种新型农民,让他们掌握一些技能,诸如电焊、木工、电器维修等。开展一些社会培训,让民间手艺传承,采用师徒对接,父子相传等形式,使乡村文化自主发展和自然传承。乡村社会培训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民间手艺,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乡村经济的一种类型。随着几千年自然经济发展,民间手艺成为一种文化积累,是人类在劳动中形成的一种持久的文化形式。

一、乡村培训的现实情况分析

1.乡村技能培训形式化

我国当前乡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期,需要乡村培训来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乡村健康有利地发展;但乡村掊训与乡村发展出现了脱轨,乡村培训偏离了服务乡村的轨道,培训中形式主义突出。当地职业学校本应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他们的学历,但受社会利益的驱使,采用应付了事,没有达到上级要求的效果。社会培训机构甚至拉拉条幅,临时找一些人来拍拍照,收集一些信息,整理好资料,培训就结束。有些社会培训部门,完全没有培训能力,争取到指标以后,找不到专业教师,培训时浪费了学员的时间,造成学员觉得培训没有意义,不愿意参加培训,出现难培训的现象。

2.乡村技能培训随意化

目前乡村技能培训是一种随意化的状态,从管理层面来看,乡村技能培训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的载体;从体系上来看,由于多头管理,乡村技能培训当然形不成独立的培训体系,各部门主要进行一些临时性培训,对农民职业培训没有深入到田间地头,培训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培训内容零碎散乱,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培训师资缺乏,没有了解乡土人情的稳定教师队伍,造成讲解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对农民没有吸引力。

3.乡村传统手艺衰退

随着科技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许多手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益,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这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了很大冲击,使传统手艺渐渐消失,没有生存空间,传统手艺培训也就没有市场。传统手艺衰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传统手艺的市场越来越小,在人们生活中渐渐消失,替代的是廉价、实用、耐用的工业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是缺乏传承传统手艺的制度,以手工劳动来养老的传统手艺人越来越少,很多传统手艺消失,老的手艺人将死去,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出现很多传统技艺无人继承,乡村的手艺人将逐步消失。

二、加强乡村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振兴乡村经济,只有靠人来实现,即需要培训各类人才来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只有加大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居民素质。从需求方面来看,乡村社会及经济发展是技能培训的需求方,乡村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人才,因此对技能培训应归结于个体技能发展需求。乡村发展所需人才,在乡村不同群体中也有不同需求,要求乡村培训内容多样,培训形式多元化,这是乡村技能培训的基础。乡村技能培训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根据乡村居民个体发展需要,乡村技能培训要统筹乡村各种资源,走多样化的发展方式,为乡村发展提供保证。

1.乡村人才培养的需要

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培养人才;乡村社会中的青少年,尤其是初中毕业生,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应加大对他们学历教育,提高他们文化水平,促进乡村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高中(中职)毕业生,通过培训,使他们成为一方领头羊,变成农村致富能手,不但要培养他们的技能,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当师傅,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培训要有利于服务乡村经济,乡村培训内容要重点放在对乡村产业对接上,要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在培训内容上要充分发挥乡村区域资源优势,将乡村人文知识与乡村实用技术相结合,对课程进行特色化设计。乡村经济发展是人才的要求,如乡村医疗卫生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开展乡村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技能培训的需要

乡村技能培训是乡村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乡村农民需要进行技能培训,对于扎根乡村的农民,他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需要通过技能培训来获得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一些文化比较高,曾经到外务工的返乡农民,他们有一定的资本和技术,见多识广,他们返乡能够创业,需要信息和创业知识,要加强政策宣传,传授他们管理经验。随着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农民需要掌握各类新技术,乡村培训工作量将越来越大,要将乡村农民培训工作变得规范化、常态化和科学化。加强送培训下乡,乡村的繁荣昌盛需要新技能新技术,送技能下乡是乡村农民培训的很好方式,主要内容应放在新技术推广上,想法将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乡村文化传承的需要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对乡村农民技能培训才能将农村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需要对传统文化挖掘和整理,推动文化产业。从个体来看,乡村各类工匠都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需要政府提供平台将传统工艺进行传承,对于乡村农民来说,要有途径学习传统文化。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乡村振兴中要自觉学习传统工艺的内容,寻找传统技艺师傅,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要积极开发乡村文化教材,创新技艺传承方式,将传统文化做到规范有序的发展。传统技艺的传承还要同乡村经济有机结合,以乡村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来发展传统技艺;打造乡村特色产品、特色手艺、以特色经济来实现乡村文化与经济的统一,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

总而言之,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培育出具有乡土特色的人才。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培训机构,围绕乡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全面服务于农村,促进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曾朝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以技能培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论文_曾朝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