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候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赵津

浅谈气候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赵津

赵津

(云南省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63000)

【摘要】目的:深入探索大气环境与人民身体健康的关联性,依据研究成果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因季节变化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方法:根据对文山州近年来的调研结果,特别是不同季节大气环境改变的情况,对季节性的传染病进行了归纳分类,针对春季传染病、夏季传染病、秋季传染病、冬季传染病不同的流行特征,展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结果:按照不同的季节抓疾病特点的方法效果显著,依据制作气候与温度变化的趋势图,有利有节的展开控制预防工作,将传染病消灭在流行之初的萌芽状态。

【关键词】气候;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气候相关传染病的研究进入了全新的领域,国内外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大气环境与人民身体健康的关联性,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会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利用所研究的成果,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够降低因季节变化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大大减少疾病发生、扩散传播的机率。大多季节性疾病的诱因在于大气环境的变化,天气气候剧烈变化时,可能会在短短的几天里,突然出现许多感冒、胃溃疡穿孔、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此类现象完全是因为机体调节能力有限,当天气剧烈变化时,不足以应付气候变化而引发疾病。研究表明,近现代以来我国传染病扩散和大规模流行与季节的相关性特别大,所以深入研究气候相关传染病预防的问题,对有效阻止传染病的扩散是非常重要的。

近期我国造成传染病流行因素非常多,但需要关注的是当人们在地球大气圈内生活时,经常会遇到气候剧烈变化的状况,因此就会暴发跟气候相关的季节性传染病,如一些省市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情况,再到手足口病疫情的大范围爆发,甚至于出现死亡病例。我们研究组对文山州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手足口、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这些传染病与季节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且暴发的地点都是学生和幼儿比较集中活动的场所。所以根据文山州传染病防治经验,汇总研究结果,对季节性的传染病归纳分析如下。

1春季传染病

遵循传染病疫情统计的数据,每年3~4月份是肝炎发病的高发期,每年春节过后,就会出现大量的肝炎病患者。还会出现诸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因此要非常重视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根据疾病传播的特点,积极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实现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

2夏季传染病

夏季比较常见的传染病是消化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在食物中的沙门菌属、和弧菌属等大量生长繁殖而引发。发生腹泻的时候,由于细菌、病毒的作用,黏膜发炎会发生在消化道里,引起化脓溃烂,由于吸收毒素还会表现出中毒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产生营养不良。夏季的其他的传染病包括:疟疾、伤寒副伤寒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夏季容易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防研究,实施针对性的行动,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

3秋季传染病

秋季极易发生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秋季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肠道传染、呼吸道传染和虫媒传染。(1)肠道传染病包括伤寒、霍乱、痢疾、副伤寒和甲型肝炎等。特别要注重水、食物和餐具的消毒,一旦这些传染病发作往往是消毒处理不当而引发传播。(2)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可借助空气进行传播,然后通过灰尘和飞沫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引起发病。其中流感、水痘、风疹、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3)虫媒传染病是通过蚊子之类的昆虫进行传播的,蚊虫往往先叮咬疾病携带者后,再对健康人进行叮咬,体内被传入了细菌或病毒后导致人体发病。其中登革热、疟疾、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等是比较常见的虫媒传染病。秋季要特别注意这些高发传染病的传播,在一些公共场合和人员密集的地方,要加强宣传来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

4冬季传染病

这个季节外部环境气温较低,人们大部分时间聚集在室内,也加大了密切接触机会,进入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等因素,造成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空气中通过飞沫传播的非常快。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猩红热、水痘、风疹等在冬季非常常见的传染病。水痘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发,水痘除了能够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外,还会因接触疱疹液而感染,发病前两天到痂皮干枯的时间内都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腮腺炎会引起患儿腮腺肿胀疼痛,伴随发热症状。所以患者的一切物品要求煮沸消毒,或通过阳光曝晒。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猩红热,全身出现鲜红色红斑疹,同时伴随发热和咽炎。冬季传染病以人员聚集场所为主要暴发点,此时要积极的对患者要进行隔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5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依照不同的季节气候,首先要一定抓住疾病的特点,充分结合气候与温度变化的规律,尽早的展开控制并进行防护,要将传染病消灭在流行之初。一定要把监测工作做为首要任务来做,提高预警和预测能力,早发现、早报告,及时规范合理处置疫情。按照传染病报告管理要求,当一周内呼吸道传染病病例发生10例以上,特别是发生在同一集体单位中,诸如学校和幼儿园等,要严格按流程进行报告,不得隐瞒事实。当聚集性疫情暴发时,切实加强与疫情单位的联系,要求卫生行政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传染病的晨检工作(内容包括发热、出疹、流感样症状),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对因病缺课的学生的详细登记,并按要求做好登记和上报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患病,学校有义务督促学生及时赶往医院就诊,做到依据季节气候规律,对传染病进行早监测,及早发现传染病病例,就能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进一步有效阻止了地区传染病的扩散、流行,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曹丽玲,胡平.疾病控制与检验[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3:53.

2崔力争,侯雨丰,霍伟.季节性疾病的防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20.

论文作者:赵津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0

标签:;  ;  ;  ;  ;  ;  ;  ;  

浅谈气候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赵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