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房缺心内修补术11例围术期护理论文_李春兰潘同慧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房缺心内修补术11例围术期护理论文_李春兰潘同慧

李春兰潘同慧

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外科山东济南250031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房缺修补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00-01

自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以来,其在外科许多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得到证实,预示着机器人微创外科时代已然到来[1]。它是现代电子科技与微创外科发展及融合的产物,是目前微创心脏外科学最前沿的技术。早在2001年,Touracca等就在欧洲报道了通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房间隔缺损修补的成功病例[2]。我科自2012年8月进行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ASD修补术11例,无1例死亡或出现并发症,随访2~10个月,均无复发,近期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实施达芬奇手术患者共11例,年龄14~51岁,平均38岁。手术时,患者插双腔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于右胸第四肋间作一辅助小切口用于显露右心房,另作三个小切口导入机器人手臂和摄像头。体外循环转流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停搏液,心脏停跳后切开右心房,在直视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毕缝合切口,撤除体外循环。

12结果:11例患者ECC时间95~20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0~6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8h,胸腔引流量125~655ml。重症监护18~26h,术后平均住院日(163±41)d。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护士培训:实施此类手术前,通过护士晨会对全体护士进行了集中培训。通过观摩手术教学短片,直观了解手术的方法和步骤,随后,由本科室主任讲解机器人辅助房缺心内修补术的手术过程,让护士对护理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212心理指导:责任护士综合评估患者,了解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及家属达芬奇机器人房缺修补术护理的知晓程度。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接受程度,有选择性地告知该手术的优点,如损伤小、切口小、痛苦轻、出血少、康复快等,介绍其与同种手术后病友进行经验交流,解除其心中顾虑。另外,由于当前该手术花费较高,因此,术前还应评估患者家庭收入情况,以及有无医疗保险、合作医疗等情况。

213术前准备: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以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

22术后护理

221循环系统管理:按全麻心脏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给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多巴胺等强心药物时,应做到标识清楚、用量精确、更换平稳、及时等,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根据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多、过快,导致左心衰。

222呼吸系统管理:由于患者术中为双腔气管插管,实现单侧肺通气。因此,术后护士应注意倾双侧听呼吸音,两侧对比,及时发现一侧肺不张及气胸。

223管道的护理:术后管道较多,包括胃管、尿管、引流管、动脉测压管、颈内静脉插管等,因此,管道的护理尤为重要。各种管道应做到标识清晰、妥善固定,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知识宣教,避免管道意外脱出。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通畅,观察水柱波动情况。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各种管道,最大限度减少感染及患者的不适。

224切口护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胸部通常为8~12mm的小切口,无特殊情况,一般不需处理,根据医嘱隔日更换敷料1次即可。如果出现切口出血、红肿、皮下渗血等情况,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进行相应处理,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225压疮的预防:由于该手术的手术时间比较长,术中体位固定,因此,监护室护士应与麻醉科护士当面交接皮肤,仔细观察骨窿突处有无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并认真填写手术交接记录单。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翻身时,动作宜轻柔,两名护士合作,避免拖、拉、拽等。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潮湿、污染后及时更换。合理使用翻身垫、康惠尔透明贴等护理用具和材料。

226饮食与活动:拔除气管插管6h后,患者若无呛咳,便可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鸡蛋羹等,逐渐过渡到普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房缺心内修补术切口小、疼痛轻。因此,患者应尽量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全身各个系统的恢复,尤其是胃肠道蠕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3小结

现代高科技的不断飞跃发展,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现代医学知识的结合,将开创一个机器人心脏外科的新世纪[3]。与传统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出血少、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因此,在本组病例的护理中,术前护士培训、心理指导,术后循环系统管理、呼吸系统管理、管道护理、压疮的预防等尤为重要。另外,根据病情,实施早期活动,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宁新.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4

[2]Touracca L,Ismeno G,Alfieri O.Totally endoscopic computer-enhanced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 in six patients[J].Ann Thorac Surg,2001,72:13541357

[3]熊利华.机器人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10

论文作者:李春兰潘同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房缺心内修补术11例围术期护理论文_李春兰潘同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