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处理电能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论文_林伟文

浅谈处理电能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论文_林伟文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部门也越烈越重视对电能计量的规划和发展,以此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能计量直接关系到供电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电能;标准化;技术管理

前言

电力计量工作是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向客户的主要窗口,是沟通企业与电能用户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所以,电能计量水平的高低、标准与否是该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由此可见电力计量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电力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而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要求电力计量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技术都要标准化,这样才能落实对电力标准化控制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深化实施,电力企业逐步向市场化、经济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手段、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激烈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就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发展现状来看,整个计量装置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其中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未来工作中对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1、技术标准化

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的基础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只有技术不断完善、进步、才能促进电能计量标准化发展。

1.1 提高电能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首先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能表的标准化发展,供电企业应该大力发展技术,对于国家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电能计量表加大改造力度,改造计量点和计量装置,选用安全稳定的电能表,推广远程抄表和计量数字化;其次,对电能计量运行管理进行周建和轮换,将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准度等级进行有效控制有效减少计量综合误差;最后,供电企业要充分的利用技术,认真检查电能表,对二次降压和总额和误差进行科学测试,根据负荷类别选用准确度等级,尽量减少误差。

1.2 全面综合分析计量选型定表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先进的计量方法以及接线方法,较少误差;其次为了有效的降低互感器的符合,减少二次回路的消耗,应合理选用计量点的位置,尽可能的靠近现场,选择恰当的电流互感器,对于季节性比较强的符合通过增加抽头的电流互感器数量的方式进行解决;左后,综合分析计量点,费计量装置进行整体校准和检查。

1.3 增加与专业部门的沟通

随着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能计量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能计量的标准化,因此供电企业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电能计量检测和管理的科学含量,建立更加完善的电能计量检测系统,与专业部门进行沟通,提高自身运用技术的能力。

1.4不断推广使用先进技术

不断瞄准当代计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的现代科技含量,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1.5加强同专业部门联系,得到上级部门技术支持

积极争取上级专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支持,不断学习,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为电力计量标准化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管理标准化

2.1法律为依据

加强宣传,切实贯彻《计量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将其作为企业计量活动的行为准则,依法管电。

2.2领导重视

在组织管理上,要建立行政一把手直接管理的组织形式,把计量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

2.3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包括“计量管理技术规范”“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周期检定(轮换)制度”“现场检验管理制度”等针对计量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的制度,确保计量标准器具和在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2.4部门配合

注重各部门和各岗位工作的配合、制约及衔接,对计量器具从选型、购买、配备、建档、检测、维护、检查、报废等各个环节采取闭环动态管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严格奖惩制度。

2.5强制检验

加强电能计量表的强制检定,对新购、在用表计按检定规程要求,利用现场校验仪进行现场校表,现场校验不合格的表计,送指定计量站进行全指标检查和实验,如不合格,要求用户更换表计,从而控制不合格表的使用,同时为每块计量表计建立原始档案,进行归档管理。也为用户减少因计量不准造成的损失,外树企业良好形象。

2.6档案管理

完善的计量档案,做到专人专责,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对计量管理中的各种记录、图纸资料、检定证书、使用说明书等建立台帐,并进行动态的档案式管理,随时补充更新数据,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便于进行综合分析。保证计量仪表的数据准确、可靠,为正常计量收费提供了有效的法定依据。

3、人员及服务标准化

3.1队伍建设

加强计量队伍建设,提高计量人员素质,为计量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智力和人力资源。

3.2技术交流加强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推进计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要经常组织计量管理人员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研究和探讨计量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不同企业计量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班,听计量专家讲座,学习有关计量技术的理论,了解计量产品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使计量人员系统地学习计量技术理论,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

3.3咨询服务

对用户开展电力计量咨询服务,广泛宣传计量使用的相关知识,使用户清楚计量检测工作程序和必要性,积极配合计量管理工作,使计量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同时,要提高社会计量检测工作的服务质量,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在供需双方之间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全方位的推行计量的标准化工作。

3.4服务标准

加强服务标准的实施力度,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建立健全营业室服务、服务制度及业务流程、收费标准、维修及装拆服务、抢修抢险服务及服务监督等服务标准及奖罚标准。将服务标准进一步细化到人员的一举一动,时间上的一分一秒,费用上的一分一厘。规范所有的操作审批程序,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奖惩力度,使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4、结语

计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是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所倡导的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依据。与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时掌握经济指标等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提倡标准化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冬,丁红,忻煜.电能计量管理探讨[J].农村电气化,2010,(3).

[2]刘锦华,曹英,周瑞萍.电能计量管理标准化的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

论文作者:林伟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浅谈处理电能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论文_林伟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