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罗海镇

试谈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罗海镇

惠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16000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道路建设是我国基础建设的主要力量,道路建设的质量决定了道路应用的质量,决定了道路建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将发挥多大的价值和贡献,因此道路建设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于道路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更高质量的道路建设和更高经济效益的路桥工程,才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道路建设过程中传统路桥设计已经无法跟上现代路桥建设的需求,现代路桥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应用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对于路桥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本文针对现代路桥设计中的高性能材料、新结构、计算机技术和GPS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目的是为同行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路桥设计质量提供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技术;路桥设计;应用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枢纽工程和关键节点就是路桥,路桥也是社会生活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快速发展的路桥工程建设,同时路桥工程建设在巩固经济发展基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等方面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桥梁建设引进和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桥梁技术,在此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和自主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也推动中国桥梁从大国向强国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步伐。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我国路桥新技术的应用,针对路桥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全新技术和全新材料的应用带来的全新效益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为我国路桥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路桥设计原则

路桥的设计必须遵循一些客观条件,比如本地区的地质情况、自然条件、材料来源、使用要求和施工特点等,并且以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为基本原则。对于桥型的选择和布设,应当综合考虑协调性、合理性和景观协调,同时重视桥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一些桥梁的历史建设案例经验表明,桥梁上部结构应当采用预应力结构,同时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为了确保桥面的平整和行车舒适,尽量采用连续结构。大部分无净空要求的桥梁在经济性方面应当考虑采用适合当地地形地貌的经济成熟的施工方案,同时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便捷性,应预制安装定型化和标准化的结构。另一方面,应当注重桥梁高跨比的比选,尽量在无特殊要求时采用经济跨径,跨线桥的建设应当充分结合周边的环境和地形地貌,针对典型路段选用经济合理、造型美观、结构新颖、与景观协调的桥型结构。

二、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

1、路桥设计中 GPS 技术的应用

现代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都已经开始应用GPS技术,路桥设计同样不例外。GPS技术主要由地面监控系统和空间卫星群两大系统构成。GPS在路桥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各测点之间不需通视。第二,定位精确。第三,不需长时间观测就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三维坐标。第四,操作简单。第五,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工作,不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全过程自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作业精度,减轻设计人员工作强度。

GPS技术在桥梁和路桥设计中意义非凡,能够有效改善道路测量模式,通过未涉及人员提供三维坐标帮助设计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道路区域情况,在路线勘察和隧洞考察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另外,GPS技术能够进行全天候的点位测量和放样,现阶段在重丘和山岭地区的很多高级公路上都有应用。基于特殊地区的地形地势的影响,常常无法采取常规测量方法,将GPS应用于高程测量当中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桥梁设计中,GPS主要应用于动态相对定位和静态相对定位两个方面。所谓动态相对定位,主要是对内江和湖泊等利用数字回声测深技术进行测绘,保证外业和内业自动测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检测桥梁沉降变形等情况,对桥梁的过度沉降进行有效预防。所谓静态相对定位,是指将两台或者两台以上接收机的其中一台放在坐标地面上,其他的接收机放在每个未知地点,之后确保每个点的接收机不会变动位置,全天候观测同一个GPS卫星而不间断,通过不间断观测求得与未知地点相对应的已知坐标点的增量,从而通过计算判断未知位置的坐标。经过反复的观测和计算,就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定位。

2、路桥设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国内普遍使用的桥梁设计软件桥梁通,具有桥梁下部的制度、设计和计算功能,这种设计软件能够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在界面上实时体现设计成果。常用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有桥梁博士,桥梁博士集成了数据库管理、可视化数据处理、结构分析、打印和帮助为一体,采用标准界面人机交互进行系统的全部数据输入。桥梁博士的系统重点是结构分析计算,它强大的自动生成工具和数据编辑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原始数据输入,同时能够在数据输入容错性方面发挥重大作用,避免因为用户的一时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更大的工作损失。

3、路桥设计中新结构与高性能材料的应用

原有传统混凝土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现阶段高性能混凝土选用优质原材料和利用新技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加入高效添加剂和活性细掺料形成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随之产生具体的量化指标。实际生产施工中会根据不同施工要求侧重突出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性、强度性、耐久性、施工性、实用性、体积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运用过程中能够长时间经受侵蚀、冲刷、冰冻、磨耗、水渗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这一切都基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特征。高性能缓凝土能够使路基施工质量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避免路基下沉,同时还能够弥补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低的缺陷,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相对减少工程建设中的水泥用量。

3.2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

工程早期的混凝土韧性和强度都很高,同时也有较强的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恰好能够持久出色的维持自身力学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即便是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大的强度,同时还有突出的耐久性和较高的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适度应用能够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提升桥梁经济效益,可以增加人们对于混凝土高性能特征的认知。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合理科学的在路桥设计中应用新技术,为提高我国路桥设计的质量和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路桥设计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路桥设计方案已经跟不上新时代路桥设计和建设发展的步伐,所以我们更应该引进、学习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路桥设计经验、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并投入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对我过路桥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更为全面的提升我国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路桥工程的长足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徐力.GPS 技术在路桥设计与监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06)

[2] 任晓华.简述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

[3] 陆文超.浅谈路桥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 (下旬刊), 2014(10)

论文作者:罗海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试谈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罗海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