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曹成明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骨一科 河北邯郸 056200

【摘 要】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进行治疗,观察者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分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钉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77-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现象,多见于老年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治疗时间长,具有较多的并发症。而内固定材料和内固定方法的完善,已经逐渐应用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1]。此研究对我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8例,所以患者均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17例,年龄均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6.3)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8例,年龄均在62-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2±4.8)岁。所有患者根据Evans进分型,Ⅰ型患者为18例,Ⅱ型患者为21例,Ⅲ型患者为24例,Ⅳ型患者为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在入院后均实行皮肤牵引或者胫骨牵引。并对其进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药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扩充血管的药物,指导患者增强肺功能以及肌肉的锻炼,并且护理人员应增强护理手段,以免患者出现褥疮现象,对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进行相应的观察[2]。手术前切忌不应饮食饮水,并确保睡眠时间。手术需要在骨折的3-14天内进行。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患者实行全麻后,在C型臂X线机的监视下进行手术。患者需采取仰卧位置,且骨科牵引患肢直到骨折位置复位。一旦闭合位置未达到满意,可以利用小切口来进行复位。患者的患肢如果出现中立或者外展时,应在大转子位置下方的2cm处。采用130b或者135b对其位置进行定位,随后放置导针,其导针钻入股骨头位置下方的1cm,按照导针的长度对扩孔深度进行调节,并选取相应的动力髋螺钉拧入股骨胫骨中,在将导针撤除后,使钉帽拧入滑动螺钉的尾端。

1.2.3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钉进行治疗,患者实行全麻后,在C型臂X线机的监视下进行手术。从股骨大转子的尖端作一切口,长度为5cm,在碰触大转子及其定点的1/3位置向股骨干髓方向进行开口,随后将导针插入,根据手柄把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钉插入其中,按照导针的深度将螺旋刀片锤在股骨颈中,并将螺旋刀片进行锁定,当最后一颗钉旋入后进行锁钉。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患者经治疗后,其疼痛逐渐消失,髋关节活动范围较好,愈合程度良好为显效;疼痛有所减轻,髋关节活动范围良好,愈合程度较为满意为有效;疼痛并未缓解,髋关节活动范围无变化,愈合程度不佳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所得结果以计数资料(n,%)来进行表示,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达到显效的例数为27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4例,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患者达到显效的例数为21例,有效例数为8例,无效例数为9例,总有效率为76.31%;两组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状况

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出血量、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静脉血栓患者,1例愈合延迟患者,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愈合延迟患者,4例内固定物切割疼痛患者,1例静脉血栓患者,发生率为21.05%,两组间通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状况

3 讨论

3.1 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目前治疗方法中具有的问题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中[4]。而产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原因则是外伤以及骨质疏松,通常情况下,会伴有粗隆后部和股骨距的损害,如果治疗不佳则会出现髋内翻畸形现象。而考虑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耐受性、麻醉安全以及治疗费用,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卧床持续下肢牵引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5]。但是老年患者常患有其他疾病,如果采用卧床持续下肢牵引治疗,因为长时间的卧床会致使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或者泌尿系统疾病等,并且极易致使髋出现内翻现象。治疗粗隆间骨折主要方法是DHS(动力髋螺钉)、SHS(滑动髋螺钉)、CHS(加压款螺钉)以及股骨近端锁定板等治疗方法,而此类固定手段则为钉板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力,然而当大转子中的内方、小转子以及股骨距骨质遭受到损害时,同样会减轻固定的强度,而此种现象会产生畸形愈合或者固定物发生移位等相关并发症[6]。在对患者进行固定时,其患者骨胫的骨量会逐渐降低,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其出血量较大。而应力大多数集中在骨折的位置,进而形成螺丝松动的现象。就目前而言,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则是髓内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能力,其中包含了髋部髓内钉以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3.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闭合复位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根据。透视位置在正视处可以对患者实行内固定手术,不然会在进行螺旋刀片时形成骨折处分离现象[7]。同时开孔的位置需要在股骨大转子顶端的1/3的内侧进行,防止由于开孔位置不确定而引发骨折或者进钉困难。在手术的过程中,实行体外测试时应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将各个连接设备拧紧,以免出现安放锁钉不正确的现象。在实施手术时,如果患者骨折复位出现缺失,需要选取自身的髂骨进行植骨,尤其是小转子位置和股骨距需要较多的植骨[8]。在准备插入主钉之前,可以在远端位置使用医用骨蜡,以此来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辐射程度,提升远端锁钉放置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伴随生物力学的不断研究以及实践,其新型固定材料的出现,使得手术治疗方法逐渐走向成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存在较小的应力遮挡效果,同时其刚度以及强度均符合患者的需求。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同时可以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了骨折部位的损伤情况。

参考文献:

[1]苏松森.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0):28-29.

[2]王海全,田金凤,焦玉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山东医药,2011,51(46):105-106.

[3]尹金旺,杜海山,张君哲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131-133.

[4]李健,黄海,杨波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8):1513-1516.

[5]秦广珍,郭玲,刘华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6):534-536.

[6]党兴,易洪城,熊屹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配合中医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20):1833-1836.

[7]陈兵乾,薛峰,盛晓文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3):332-334.

[8]黄晋,杨松杰,罗勤瑜等.侧卧位与平卧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4):364-366.

论文作者:曹成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曹成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