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管治疗法在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蔡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口腔科 430000

【摘 要】目的:评价不同根管治疗法在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为对照组,行多次根管治疗;50例为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效果。结果:疼痛变化: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效果:观察组成功率96%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多次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确切。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

根管方法是临床治疗隐裂性牙髓炎常用治疗方案,通过清除根管内炎症牙髓及坏死组织,消毒根管并充填。目前根管治疗方法分为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多次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是在一次性内完成对根管的预备、清洗、消毒及充填;多次性根管治疗术是将根管治疗步骤分为多次复诊并完成。有研究[1]认为,一次性根管治疗能避免多次复诊情况下出现的二重感染情况;但也有学者[2]认为一次性根管治疗,根管系统内会有细菌存在,治疗后会出现较高的疼痛率及复发率。笔者就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分别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多次根管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100例,患者伴牙髓炎症状;近期未服用抗生素治疗;患者未曾接受牙髓治疗;排除牙隐裂累及牙髓腔底部、根管重度钙化弯曲及牙周袋在3mm以上患者;患者知情研究,签署了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27例;年龄20-68岁,平均(38.92±6.49)岁;急性18例,慢性32例;观察组50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25例;年龄20-66岁,平均(40.01±6.52)岁;急性20例,慢性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具均衡性(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拍摄X线片,了解根管形态、走向、数量,选用Cortisomol糊剂(法国碧兰公司),牙胶尖(美国登士柏公司),手用ProTaper镍钛锉,丁香油氧化锌糊剂。患者先行局麻,制备带环,适当调颌。

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对患者常规开髓、拔髓,准确测量根管长度及数量,以CP棉球封堵,根管预备。7d后复诊,以生理盐水冲洗,置入氢氧化钙,CP棉球封堵,消毒。7d后复诊,待存在根管填充后,采取冷牙胶侧方加压法,行根管填充。

观察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常规开髓,以手动扩大器逐步扩大根管,交替采取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进行冲洗,随后将根管吸干,置入FC棉球3-5min后,填充根管。评估根管长度,及根管扩充程度,充填牙胶尖。期间注意询问患者感受,若患者感到痛苦,适当退后0.5-1.0mm,若根管粗大,插入一根副牙胶尖,完成根管充填。

两组患者术后拍摄X线片,确定牙胶尖完全充填后,以水门汀垫底,光固化树脂填充。待1-2周内无不良反应,取出带环,行铸造冠修复或烤瓷冠修复。

1.3观察指标

待患者治疗后1周,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3]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分值为0-10分,0分:无痛;10分:疼痛剧烈,患者无法耐受;分值越高,患者疼痛越严重。

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远期治疗效果,成功: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无红肿、溢脓现象,X线见根管充填良好,根尖周无密度稀疏区;失败;患者牙齿咀嚼功能较低,叩痛,或有瘘管,X线见根折,或存在密度稀疏区[4]。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卡方x2检验,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根管治疗后疼痛变化

观察组根管治疗后疼痛VAS评分(2.02±0.38)分,对照组根管治疗后疼痛VAS评分(4.47±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47,P=0.000)。

2.2 远期效果

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组成功率96%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远期效果比较[n(%)]

3 讨论

牙隐裂在发病早期,隐裂纹细小,累及范围较小,症状轻微,一般患者在冷热刺激下,或牙本质咬合不适,有牙髓炎症状出现,临床检查容易被忽视,出现误诊、漏诊情况。通常临床治疗牙隐裂时,根据牙隐裂深度,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一般对已出现牙髓炎者,采取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是将根管制备、清洗、消毒、填充分开多次完成,患者需多次复诊长期治疗,多会影响患者就诊时间及就诊成本;患者反复多次的牙组织操作,会加重牙隐裂,甚至是牙裂开,加深牙隐裂纹,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加重患者不适症状,致患者根管治疗失败;另外多次根管治疗,会使唾液深入髓腔内,使牙髓感染,影响患者远期效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是一次性完成根管的预备、清洗、消毒及充填,通过彻底根管预备,严格消毒,充填根管,可彻底清除病灶,促使牙周组织愈合。同时能减少患者多次复诊次数,无需反复操作,减少对牙组织的操作处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远期效果成功率96%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较多次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能提高患者根管治疗成功率,减轻患者根管治疗的疼痛程度。究其原因是多次根管治疗,临床医师需反复多次操作,刺激根管,且封药有一定刺激性,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在对隐裂性牙髓炎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时,(1)要求临床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定牙根管长度;(2)操作期间,应保证器械、切割组织碎屑不宜超过根尖狭窄部位,以免对根尖周组织产生刺激。总而言之,与多次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远期效果显著,疼痛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然. 不同填充材料对一次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近期疗效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6(8):1410-1412.

[2]刘晓萍. 一次性根管和多次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J]. 实用医药杂志,2017,34(10):905-906.

[3]任敏. 两种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5):743-744.

[4]孙凯莹,卜寿山,王峰,等.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疗效[J]. 江苏医药,2016,42(22):2505-2506.

论文作者:蔡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不同根管治疗法在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蔡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