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快乐教学法探索论文_柳忠庆

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快乐教学法探索论文_柳忠庆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李家小学 266613

体育快乐教学法就是在体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现在学习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浓缩、扩充等手法实现书本内容的进一步生活化,用游戏、娱乐、趣味语言、动作手势、示范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意境、舒适的心境、愉快轻松的气氛,使学生饱尝愉快的感情体验,乐学、乐练。

一、体育快乐教学法原则

1.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快乐体育以“乐学”为支撑点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更加广泛而深刻的。

2.趣味性原则。“授之以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情境性原则。将体育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

4.激励性原则。教学中一方面 “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 “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

5.实效性原则。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远期目标是面向终身体育,发展体育素质。

二、体育快乐教学法要素

1.环境优化。“硬环境”美化、协调;“软环境”健康和谐。

2.情感驱动。教学中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3.协同教学。运用协同论原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协同教学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教法有机统一,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在形式上强调“学习过程自组”。

4.增力评价。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组成。形成性评价要及时准确,激励性评价要适时并保持较高的频率。要有效实用,要避免超负荷,要强调多项性。

5.快乐体验。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体育活动所独具的乐趣。教材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情知交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强调非同步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三、体育快乐教学法特点

1.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言辞过激,讽刺挖苦,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在情感上给学生“减负”。

2.利用风趣精彩的语言,巧妙地导入新课。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体育教材的特点,采取课前语言引趣,挖掘教材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和信任情感,我利用他们的“童心”、“童趣 ”、“童语”、“童行”去对学生导教导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从而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心理上进行运动的“减负”。例如:低年级学生在集合排队时有时会互相拥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因为着急而乱说乱叫,针对这一现象,我把学生四路纵队分别编成“小鸭子队”、“小黄狗 队”、“小白兔队”、“小花猫队”,并给每位同学都编成号 ,这样一来,儿童从心理上乐意接受 ,再集合的时候,老师就说:“看哪一队的小动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加上老师的表情,语言提示,可使儿童进入角色,逐渐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3.选择适合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业务,扩大知识面,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个性化“需求”中探索、发展。低年级教学可采用童话形式,把儿童非常熟识和喜爱的小猫、小兔、小狗、猴子、小鸡、小密蜂等编成故事内容,进行教学。

4.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课堂上适度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去尝试、体验,并与同伴切磋琢磨,互相交流,逐渐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

5.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游戏和竞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他们向往和能展示自己特长与能力的角色。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论文作者:柳忠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快乐教学法探索论文_柳忠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