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思考论文_侯雄伟

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思考论文_侯雄伟

株洲铁航职业学校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 要: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造就实用性人才。我们要着力突破几个瓶颈,开辟职业教育新道道。必须做好“3+3”或“3+4”。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时,中职高职衔接教育要加强,提倡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产教 学徒 衔接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造就实用性人才。这种人才可以说,不是尖端科技人才,不是政治官样人才,而是制造、营生性的中等人才。所占比例,居全国30%。没有这样一批各行各业的主力军,社会将会瘫痪。解决就业,开辟富路,稳定人心,不可等闲视之。

职业教育的重要,逐步被人们所接受,量体裁衣,发展势头很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职和高职不衔接,课本教材重复设置,师生关系不融洽,管走不管出路,素质差等。

联系当今形势,以我们的经验,我们要着力突破几个瓶颈,开辟职业教育新道道。

一、做好“3+3”或“3+4”

“3+3”专科,是指学生入学后,前三年注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3年期满符合专科录取条件者,升入专科层次学习3年,继续在理论和技能方面深造,注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

比如我校学生通过单招,成考途径进入湖南铁路科技技术学院学习。我校还与泰国斯巴顿大学积极探讨“3+4”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入学后,前三年注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3年期满符合本科录取条件者,升入泰国斯巴顿大学进行本科层次学习4年。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斯巴顿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斯巴顿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多元的出路,能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体验不同的人生。

二、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老师们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如不同挂钩企业结合,就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实教育目的。所以,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分别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向企业代表征求意见。企业代表根据铁路、航空等工作的实际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开设、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给出意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把学生引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实践性教学。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能很好地进行职业道德的体验和教育。

首先,指导学生应把敬业精神放在首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教育学生懂得社会分工的道理,了解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职能。热爱专业,恪尽职守,精益求精。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要提倡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摆正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教育学生靠自己的知识、技术、劳动获取合理的报酬,不能不顾公益,唯利是图。

学校与企业,老师与师傅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就能不断地校正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的偏差,协作育出能人育出好人育出对社会作贡献的人。

三、中职高职衔接教育要加强

1.课程内容的衔接。

通过学科课程调整编排与有效教学,作好课程实施的衔接。通过考绩认证与过程性考核,实行课程评价的衔接。

2.中等毕业生毕业了,希望进入高等职业学校深造,高职就要同中职作好衔接工作。

课程不能重复,教师也不要重复,要扩大优势,让学生要有新鲜感进步感。比如我校与广西演绎职业学院铁道运输学院在高铁乘务、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等专业上进行衔接。

(1)高职教材和自编教材结合,打造升级板。

(2)我校学生毕业后可升入对口高职专业继续学习深造。由于衔接得法,我们的学生很努力,高校很欢迎。学生出彩,老师有看头。

四、提倡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五、专题应对铁路建设

铁路建设内项繁多,工种细致。我们学校把握好了铁路与学校的交汇,有“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两种学习模式,有“讲得活”和“熟得快”的两种传艺效果。当前,随着各大城市地铁线路的修建,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所以,就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时而上,抓住了机遇,学生吃了定心丸子,学习的劲头更足。

职业教育前程辽阔,只要我们用心推进。

论文作者:侯雄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思考论文_侯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