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改革开放40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改革开放40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张典兵

(徐州工程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摘 要: 任何学科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40年,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经历了初步创立、探索形成、反思深化、繁荣成熟四个历史时期,展现出独特的主题嬗变与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成人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不断明晰,成人教育学科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成人教育学科建制不断完善。对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进行反思和展望,需要把握成人教育本质内涵,清晰成人教育基本定位;廓清成人教育学科边界,明确成人教育学科范围;重塑成人教育学科话语,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转变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范式,拓宽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视域;立足成人教育学科本土实际,彰显成人教育学科中国特色。

关键词: 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学科;学科发展;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成人教育实践的日益深化,成人教育学逐渐从其“母体”——教育学中分离出来,开启了自身学科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成人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不断明晰,成人教育学科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成人教育学科建制不断完善。“依据判定学科独立性和成熟度的标准,成人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能够反映成人教育本质和内在规律的独立学科,即具有韵味独具的研究范式、发育成熟的学科体系以及健全完善的学科组织。”[1]57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既可以帮助我们科学总结和借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成就与经验,也可以引领我们更好地展望未来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使命;既有助于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成人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一、改革开放 40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回顾与成就

成人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成人教育家胡塞最早使用了“成人教育学”这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虽然已有成人教育实践,但却还没有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开始出现,20世纪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到今天逐渐趋于成熟。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期。

为了了解参保人员的基本情况,笔者随机走访了几个村进行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20份,调查对象为男性70人,女性50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1-59岁,占调查总人数的91.7%;60岁以上的10人。受教育情况为,小学及以下、初中和高中的人数分别为61人、47人和12人。经济来源情况:纯务农的63人,这部分人员月均收入均在1000元以下;手工艺者27人,月均收入约在2000—4000元,经商者12人,依靠子女供养的18人。

(一)1978—1990年:成人教育学科的初步创立时期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基本政策的确立和推行,使得我国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巨大解放。此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人教育实践及成人教育学科发展也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1984年6月,我国第一个全国性成人教育群众性组织——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立,为成人教育实践的深化和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在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我国正式统一使用“成人教育”概念。1986年12月,在山东烟台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形成了《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详细阐明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及主要工作安排。这一时期,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是开始翻译西方成人教育著作,引介西方成人教育思想。如达肯沃尔德与梅里安的《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诺尔斯的《现代成人教育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贾维斯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社会学》(春秋出版社,1989年)、伊里亚斯和梅里安的《成人教育的哲学基础》(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等。这些著作对成人教育的哲学和实践基础、成人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奠定了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认识基础。

二是出版了以“成人教育学”命名的著作以及成人教育方面的“辞典”。如邓连林的《成人教育课程发展理论》(复文图书出版社,1986年)、王茂荣和朱仙顺的《成人教育学基础》(职工教育出版社,1988年)、叶忠海和高本义的《成人高等教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秦向阳的《成人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关世雄的《成人教育辞典》(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等。这些成人教育著作,或多或少地已经切入到成人教育学科领域,“成人教育学”初具雏形。

三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外在建制基本确立。一方面,创办了《成人教育》《北京成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等专业杂志,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和研究具有了良好的学术争鸣与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研究机构相继设立,如197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设立了“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其后许多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效仿成立成人教育研究机构。这些专业研究刊物和研究机构的出现,昭示着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外在建制的逐步完善,成为支撑和助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源。

(二)1991—2005年:成人教育学科的探索形成时期

一是成人教育学科回顾与反思的论文发表。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一批成人教育学者直面挑战,敢于担当,以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对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展开回顾与反思,为后来者提供了价值取向的借鉴和学术研究的生长点[5-12]。他们有的针对“元成人教育学”所关涉的问题展开了深度反思与澄清;有的对攸关成人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当代反思;有的以已出版的成人教育学科著作目录为基本素材,系统全面地回顾和梳理了中国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进程以及取得的主要成就;有的在全面总结了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研究取得的进展基础上,对成人教育学科发展进行了未来展望;也有的专门就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建制问题进行了回顾、反思与展望;还有的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学科边界问题,既是成人教育学科研究和理论体系建构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攸关成人教育学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学科的成人教育学,由于在发展中始终未完成‘话语生产体系’的建构任务,致使研究工作缺乏内部的同一性和学术规则,研究选题随心所欲、研究成果千姿百态,导致严重缺乏对话与交流的基本平台。”[23]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成人教育学科自身的独殊个性,它虽脱胎于教育学,但又与之存在巨大差异,一些相对成熟的问题研究领域便难以形成;同时也在于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缺乏与专业人员、研究群体以及鲜活实践的积极对话和有效沟通,致使其限于自我封闭或自我欣赏。

与之不同的是,傈僳族的竹书文字是在西方侵略者和传教士入侵和民族主义的话语背景下创造产生的。傈僳族的竹书作为一种本民族内部创造出来记事符号,亦承载了民族英雄的故事和抗争的意义。如竹书的起源传说讲到,其创造者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汪忍坡,他为了改变傈僳人被剥削和被奴役的社会地位、阻止西方教会的文化入侵而创造出竹书文字。从其书写功能上看,竹书主要记录了供原始宗教祭祀使用的经书和傈僳族传统的民间文学。此外,民间还用之记账、通信等。[注]杨光远、赵岩社:《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460页。

一是成人教育学科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教育学著作有:叶忠海教授编写的《现代成人教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该书秉持“以成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彰显“促进成人终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成人教育学科的传统框架结构和内容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沿着“成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主线,从成人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展望、成人教育的理论基础、成年期诸阶段的教育原理和设计、各类形态的成人教育四个方面,构筑起现代成人教育学崭新的理论体系。高志敏教授编写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探索,从“伦理与纲领、性质与目标、意义与作用、源点与路向、内容与边界、空间与方法”等角度,以批判的眼光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三是成人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不断增多。作为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比较好的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在1993年第一个获批中国成人教育硕士学位点。在此之后,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同济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建立成人教育学科硕士点。这对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和内核性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意味着从事成人教育学科研究与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增多,正是这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成为了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完善和繁荣的关键。

(三)2006—2010年:成人教育学科的反思深化时期

2008年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各行各业、各个层面、很多学科都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反思,成人教育学科发展也是如此。2006年至2010年,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者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为促使成人教育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开展了梳理、回顾、反思与展望。从学理上来分析,当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回顾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展望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对策,对于该学科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一时期,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表现在下列方面。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能够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新要求,化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成人教育亟需改革、完善和规范。成人教育学于1992年被纳入到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成为教育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此后,我国一些师范大学开始招收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成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学科群体支持与良好契机。进入21世纪,伴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到来,成人教育成为我国终身教育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得以全面快速发展,成人教育学科在更为深入的探索基础上逐步形成。这一时期,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表现在下列方面。

浅谈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 韩彦龙,李洪生(10-187)

超微粉碎技术对灵芝中三萜类成分溶出的影响…………………………………………………… 张福君等(5):599

(四)2011—2018年:成人教育学科的繁荣成熟时期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国家举办教育的主体责任,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民教育国家办’的转变,重视教育均衡发展”,这从政策层面推动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17]。但同时,伴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特别是高等教育普及化、信息化、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以“学历补偿教育”为目标的成人教育的局限性愈益显现,成人教育的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相关年会主题均以‘转型’为研讨重点,探究终身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转型问题。这种转型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成人教育自身的一种创新和调整,势必涉及作为成人教育基础性工作的学科体系建设优化。”[18]要想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实现转型和发展成功,成人教育就必须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更新学科发展理念,优化学科结构,塑造学科品牌,搭建学科平台。这必然会激发专家学者的研究热情和研究动力,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开始由“自在”走向“自为”,由“学科独立”走向“学科深化”和“学科成熟”。这一时期,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表现在下列方面。

二是一批高水平成人教育学科建设论文得以发表。高志敏从不同维度对成人教育科学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回顾了成人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展望[2];张红艳和张夫伟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的独立性、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等进行了探究和论述[3];韩忠文和杜以德从“以经验性的‘成人教育问题’的形态存在的成人教育学科的‘胚芽’、介于问题与学科之间的成人教育研究的专题、成人教育基础性研究学科、成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人教育学科群中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成人教育的跨学科或科际整合性的研究、元成人教育学的研究”等7个序列,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科学建构[4];等等。这些论文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针对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不同领域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思辨研究,拓展了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和研究的理论视界与实践认识,对成人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二是广泛考察和借鉴外国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有学者系统考察了日本的成人教育发展,认为我国必须注意转变成人教育职能,重视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建设,优化成人教育专业设置[13];有学者系统考察了法国成人教育的办学特色,指出我国需要在加强成人教育立法、增强地方管理自主性、提倡办学主体多元化和教育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加以改革借鉴[14];有学者在深入分析德国成人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认为其在长期成人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新颖的体制、规范的制度、多维的教学目标、科学的专业设置、鲜明的办学特色等,对于激发我国成人教育的内生动力,促进成人教育的可持续长效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5];也有学者对美国成人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其在终身化、法制化、专业化以及高移化等方面表现出的发展趋向,也为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16]。这些外国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和鲜明特色,为成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和范型,从而使得成人教育学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成人教育实践。

二是立足本土进行成人教育学科中国化探索。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成人教育学科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成人教育学科是一个“舶来品”,不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品格,更不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象”。因此,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很多学者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科的“中国化”或“本土化”问题,认为它要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想超越传统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窠臼”,要想发挥自身对成人教育实践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就必须进行“中国化”和“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

三是创新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范式与方法。传统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更多的是采用“经验导向研究范式”和“理论导向研究范式”,这些范式在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初期往往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网络时代,紧跟‘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重铸一个各种成人教育思想在此交汇、各样成人教育观念在此交锋、各类成人教育研究流派在此成长的新型研究范式,无疑是成人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主干走向”[19]。正是由于新的研究范式的出现和运用,成人教育学科也才能不断突破习惯思维和传统“窠臼”,获得创新和发展。

二、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问题反思与未来趋向

首先,有关部门应当对消费领域的一些“标准”“概念”进行明确统一的界定。比如儿童票到底按什么标准出售?不同行业是否有必要进一步细分?类似需要完善的细节有很多:饭店“加收服务费”的告知该写在什么地方、字号多大?服装退货时“包装须完整”涵盖哪些要素?等等。市场管理者多一些“较真”,不仅可以减少“解释权在商家”导致的消费纠纷,也能培养消费者的守规矩意识,提高买卖双方默契程度,理顺消费流程,提升消费体验。

(一)把握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明晰成人教育的基本定位

从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历程来看,关于成人教育本质内涵的争论就一直未曾停止过,形成了诸多不同观点。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成人教育概念的澄明,惟其如此才能揭示成人教育学科及其学科体系构建的本质和规律。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就指出:“对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进一步的教育。”[20]269从本质内涵上来分析,成人教育就是指成人为满足自身工作、学习、生活及个性发展需要,所开展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其对象是需要接受再教育的成人,其目的是促进成人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把握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明晰成人教育的基本定位,需要辨清其与“函授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概念的关系。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成人教育概念是由函授教育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运用通信方式所开展的特殊教育形式,属于成人教育的下位概念。继续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既是由成人教育向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职业教育重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它与成人教育“呈现出和谐共促的发展态势,将长期处于交叉发展状态,共同为终身教育发展铺平道路,融合发展可能是二者末来发展的主流趋势”[21]。终身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全程的教育,它更多表现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因而是成人教育的上位概念,对成人教育发挥着理论引领作用,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我们必须坚持以成人及其学习为对象,以“继续教育”为主导,以“职业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函授教育”特别是“远程教育”为发展方向,把成人教育定位于一种全民化教育。

(二)廓清成人教育的学科边界,确立成人教育的学科范围

从学理上来分析,学科的独立或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其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边界”的廓清以及学科规范的确立。“学科构成了话语生产的一个控制体系,它通过同一性的作用来设置其边界。而在这种同一性中,规则被永久地恢复了活动。”[22]35

“记不下来啊……这本书,每句话都看不懂!”成俊麒苦着脸道,“忙着记教头前面讲的,后面的就顾不上了……”

1)班级授课内容组织。测试模型、信号预处理、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等内容涉及学科知识广泛、联系紧密,是各种电子仪器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基础。信号测试模型内容学习模块的建立,提出对心电、眼电、胃电、脑电、肌电等电生物医学信号,脉搏、血压、心音等非电生物医学信号进行具体研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生理学、物理学、医用传感器技术、临床医学概论和电工电子技术等学科知识,探讨信号如何转化和量化测试。作为共性内容,引导小组讨论研究各种生物医学信号的生理机制、表现形式,进而讨论分析获取信号的方式。

一是具有完整体系的成人教育学著作的大量涌现。如陈明欣等人的《成人教育学》(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年)、张维的《成人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叶忠海的《成人教育学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齐高岱和赵世平的《成人教育大辞典》(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年)、娄宏毅和宋尚桂的《成人教育学》(齐鲁书社,2002年)、狄成杰等人的《成人教育发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王娅的《成人教育教学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成人教育学著作虽然逻辑起点和认识视角不同,但它们创造性提出的成人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对成人教育学科的规范和形成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廓清成人教育的学科边界,确立成人教育的学科范围,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成人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保证成人教育学科的独立定位。法国社会学家和道德教育家迪尔凯姆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并真正独立于其他学科时,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一门科学之所以能成为特别的学科,是因为它研究的现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24]74只有拥有自身独立的定位,厘清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成人教育学科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改革开放40年来,成人教育学科虽然实现了从初创到成熟、从成人教育学到成人教育学科群的历史跨越,但新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社会进步、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得成人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直面与反思这些问题,才能找到推动成人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和有效策略。

另一方面要聚焦成人及成人学习,充分彰显成人教育学科特色。成人教育学科具有非常鲜明的“成人性”特色,“成人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比传统的学校正规教育领域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现象更繁复”[25]46。除此之外,也需要坚持“学科互涉”的研究取向,在交流互鉴中促进成人教育学科不断深化。因为“任何科学只有当其尝试用其自己的方式,并与其邻近科学一样有力地说明自己方向的时候,它们之间才能产生取长补短的交流”[26]

(三)重塑成人教育的学科话语,完善成人教育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均衡完善,不仅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而且是成人教育学科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纲举才能目张”。“学科体系基本架构是学科研究对象、范畴等的具体化展示,是学科‘有机体’各部分相互联接、相互支撑的立体化组合,是学科体系理论建树、实践拓进的方向性指导。”[27]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着根本不同,教育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律并不能机械照搬到成人教育学科之中。因此,成人教育学科必须研究和构建具有自身话语体系和成人特色的理论体系。其实,我国已经在该领域做出有益探索,如“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哲学、成人道德教育、中外成人教育史、成人认知与学习、成人教育社会学”等分支学科纷纷问世。它们或用成人教育原理研究某一领域现象,或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而形成边缘学科,虽然稍显稚嫩,远未成熟,但却重塑了成人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从根本上充实了成人教育学科理论系统。

重塑成人教育的学科话语,完善成人教育的学科体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凸显“成人”价值取向和学科特色。契合成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立足成人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充分考虑成人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紧密联系,聚焦成人教育学科的内涵与本质,精心设计成人教育学科架构,科学搭建成人教育学科体系。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转轴两端或者转轴与地之间存在电势差,称之为轴电压[1]。轴电压通过某些导通路径产生电流,即为轴电流。导通路径中含有一些重要的部件或设备,比如电机轴承、负载轴承、负载侧啮合齿轮等,由于轴电流的作用会影响其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设备损毁、机组停机的事故。随着近年来变频器驱动的电机使用越来越多,以及“汽电双驱”等机组的投入使用,轴电流导致的设备故障也日益增多,因此研究电机轴电流的产生机理及其预防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

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成人教育学科需要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地从诸如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中汲取养分,才能建构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除此之外,也要坚持系统整体的学科发展原则。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复杂,分支众多,影响因素多样,形成一个彼此依存、相互支撑的“学科群”,只有遵循系统整体建构的原则,才能形成丰富和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

(四)转变成人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拓宽成人教育学科的研究视域

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离不开正确研究方法的支撑,只有精心设计和科学运用符合自身特点的独特的研究范式,才能助推成人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性,降低治疗风险性,减轻对机体创伤性,用于实施CRRT患者中,能够保证血管通路通畅,避免血栓、管腔堵塞率,快速解除危重症状,改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且能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顺利替代肾脏功能,控制氮质血症,快速清除体内炎症介质,进而避免VAP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除此之外,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还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CRRT顺利进行,提高医务人员判断、处理能力,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从而降低治疗风险性,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促使疾病更快恢复。

当然,传统成人教育学科在研究范式方面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和限制了其对成人教育学科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举凡成人教育研究所涉及的矛盾或问题,或近或远,无不与研究范式的缺陷关联。比照其他教育的学术研究,研究范式的滥化、僵化和虚化对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和研究式变革所产生的阻碍则更为纠结。”[19]研究范式的革新与转变,既是关乎当下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攸关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不能不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

转变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范式,拓宽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视域,需要由传统“唯方法论主义”转向“问题与方法论相统一”,因为它更为强调学科本身的实践价值取向,更加重视学科现实问题的解决,亦即学者们普遍认同的“问题导向”。这一导向的实质在于回答人类生存实践活动中的矛盾与困境,即问题是什么?问题从哪里来?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将要到哪里去?为此,一方面要注意厘清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对象及参与主体,以便形成“政府主导、协会实施、学位点支持、社会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重整,实施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问题导向研究新模式,从而不断增强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客观性,筑牢成人教育学科理论的深厚根基。

(五)立足成人教育学科的本土实际,彰显成人教育学科的中国特色

成人教育学在我国是个“舶来品”,最初是在借鉴甚至移植西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单纯模仿和机械照搬的弊端在于:推崇西方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消解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个性;“推崇西方成人教育学的语言魅力,忽视中国成人教育学的语言个性”;“如果这种移植化思想在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中成为主流思想,那么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将丧失自己的本土阵地和本土个性”[28]。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经验与成果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要注意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不加甄别地全盘接受,必须在充分考虑西方成人教育学科形成的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以及适用条件,并密切联系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转化和吸收。

立足成人教育学科本土实际,彰显成人教育学科中国特色,一方面要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创造性转化,以使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具有文化之源与民族之根,从历史的维度深入挖掘和提炼成人教育学科思想,厚植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和完善的“土壤”。

另一方面要重视中国传统“道统文化”与成人教育学科相结合,把经典的儒家文化教育思想融入成人教育各个分支学科内容体系之中,凝聚和模塑成人教育学科浓墨重彩的“中国特质”。除此之外,也要大力倡导成人教育学科理论的变革与创新。理论创新是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前瞻性战略发展的眼光,审视成人教育实践及其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当代精神,使成人教育学科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杜以德,韩钟文,何爱霞.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及其分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志敏.关于成人教育科学的认识论问题[J].成人教育,2001(5):9.

[3]张红艳,张夫伟.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价值分析与目标定位[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6):33.

[4]韩钟文,杜以德.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2005(7):36.

[5]黄喋,霍玉文.“元成人教育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与澄清[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6-7.

[6]曾青云,李萍,崔铭香.成人教育学科科学发展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06(10):12-14.

[7]程艳峰.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发展历史回顾及反思[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124-126.

[8]乔仁洁,何爱霞.规整与分析:中国成人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基于成人教育著作目录的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2):24-27.

[9]叶忠海.现代成人教育研究:历程和进展特点:为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1):90-95.

[10]孙龙存.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32-34.

[11]李中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23-25.

[12]贾凡.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制的30年回顾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06-110.

[13]缪鑫平.日本成人教育发展经验与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6.

[14]张燕.法国成人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85.

[15]曹荣军.德国成人教育发展述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4.

[16]冯红霞.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向[J].继续教育研究,2010(5):88.

[17]王坤.新时期我国支持农村教育政策的特征与完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5):99.

[18]朱越来.转型视域下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优化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7):5.

[19]曾青云,闻天铭.成人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走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6(7):4-5.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1]李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成人教育,2015(12):27.

[22]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3]高志敏,纪军.在“成人”与“教育”之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5(2):34.

[24]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5]张维.世界成人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26]孟翔君,黄静.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大家谈:华东师大、浙江工大、南京师大访谈录[J].中国成人教育,2011(13):16-19.

[27]朱涛.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刍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3):6.

[28]李中亮,焦峰.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省思[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3):8.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Discipline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ZHANG Dian-bing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18, Jiangsu, China)

Abstract :A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discipline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China has experienced four historical periods from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explorative formation, deep reflection to prosperity and maturity, showing unique thematic evolution an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is is a process from in itself to for itself with more clarified research subject, more enhanced awareness, and more improved disciplinary system. To refle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its essence, clarify its orientation, discourse and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change its research paradigm to the broad diversities so as to highligh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local reality.

Key words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disciplin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收稿日期: 2019-01-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AOA180016)

作者简介: 张典兵(1966- ),男,山东郓城人,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引文格式: 张典兵.改革开放40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101-108.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3571( 2019) 04- 0101- 08

(责任编辑 朱海涛)

标签:;  ;  ;  ;  ;  

改革开放40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