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农广播节目发展问题与对策——以安徽农村广播为例论文_林晓静

浅析对农广播节目发展问题与对策——以安徽农村广播为例论文_林晓静

安徽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 230071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农广播节目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以安徽农村广播为例,提出了要将农业广播节目和新媒体进行整合发展;广泛互动,激发农村听众参与广播节目的积极性;以新闻为主要内容构建农业广播节目核心内容;对农广播节目要扎根农家接地气,要体现十足“农”味等对农广播节目发展对策。

关键词:对农广播节目;发展问题;对策

一、前言

在新媒体环境下,尽管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开始占据媒体市场的主导地位,不过传统的广播电台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国家重要新闻的主要社会信息和交流手段。许多受众通过广播获得信息资源。十三年的传统广播媒体从业经验让笔者感慨良多,笔者所在的安徽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下文简称安徽农村广播)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成立,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专业电台,于2005年7月18日正式开播。是为安徽4000多万农业人口开办的广播,频率为中波1008千赫,覆盖全省85%以上的地区和人口,发射功率大,覆盖范围广,全天节目播出20小时。安徽农村广播现有员工30人,100%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素养高,服务意识强。安徽农村广播节目内容丰富,其中专业对农节目中午11:30-13:30《金色田园》,18:30-20:00《农民服务台》,收听率、占有率、满意度在全省农村地区均排名第一。在省级层面,农业广播不仅发挥信息传播的功能,而且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农业信息传播的功能对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拓宽农民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具备着丰富听觉信息的功能。虽然目前全国广播发展较为平衡,但农业广播节目的制作仍有一些提高的空间。

二、对农广播节目发展的瓶颈问题

1.基于服务为主的节目内容呈现主题单一的问题

农民今天想知道的绝不仅仅是种植和生长的技术指导,更多的情况就是,他们想知道来自不同地区的消息,例如,东方的农民想知道欧洲和美洲以外是否有其他商业机会。安徽农民也希望了解其他省市农民的发展程度;还有如,城外工作的人更关心城市里的人如何对待新农村建设。然而,一些所谓的农业专业广播节目主要侧重于科技服务,缺乏新闻信息、财富信息、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板块。

2.对农广播节目经济效益不高受重视程度低

相对而言,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农民的消费和购买力相对较差。品牌广告商更感兴趣的是与非农业广播频率合作,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购买力的观众。同时,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管理部门或者是农业电台等单位都是“清水衙门”,在这一领域很难获得收入。在过去的几年里,农民们常常对假种子、假化肥和假农药受过较多的痛苦,有时还经常听到太多的医疗广告,对广播里出现的这些信息感到反感,因此,许多农民听众对广播广告缺乏一定的兴趣。

3.资金不足导致农业项目覆盖面不足

主要问题就是“村村通”需要强化。有时候因为广播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仍有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广播。农民只能在一天的某个时候收听无线电信号,有的农民家庭甚至接收但也听不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听众开始停止接受听取广播。有些地区,由于新农村改革,用于农村广播网建设的资金取消了,广播设备建设的政策不到位,渠道不畅;这些都制约了农业广播节目的发展。

4.主持人陈旧的话语表达形式不能很好地吸引农民

有些对农广播节目,由于主持人对农村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节目不够接地气,乡土气息不浓,不符合农民口味。农村广播节目多以服务为主,这些节目往往是有意或无意作为专家,习惯了我教你学的一咱灌输式的交流方式。此外,许多广播节目是短的,并且广播时间是短的。特别是,在确定播出时段时,农民的共同做法未被考虑,因此农民往往错过节目的正常播出时间,农民听众不能保证最大程度地收听每个节目。

三、对农广播节目发展对策

1.将农业广播节目和新媒体进行整合发展

在“大数据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一些广播节目不断尝试与新媒体的发展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广播,扩大对农广播节目的影响力。比如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平台。电台也在利用这一点来建立微信公众号,但是阅读量堪忧,内容不够优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既然用了新媒体,就应该创新农民感兴趣的话题,与广播联动,并通过手机微信的形式直接向受众发送信息进行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关闭受众的距离,还可以增强节目的影响力。以笔者所在的安徽农村广播为例,我们充分发挥了广播品牌的影响力和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在线实时帮助和引导农民进行诊断农作物病虫害,指导农民如何进行高效科学的农业管理。到目前为止,部分地区的农民反映了自己所在地有小麦病虫害,农民们根据广播的提示,通过手机拍摄相关的照片发送到新媒体平台。安徽农村广播及时邀请农业专家在《农民服务台》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实时诊断,帮助农民解答疑惑,引导农民进行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确保农民实现稳定增产与农业生产。通过新媒体平台,安徽农村广播对农产品生产线进行了一对一的实时引导,并得到了听众的广泛认可。现在的广播当中的直播、朗读等节目都很受欢迎,我们结合农民需求,扩大电台的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优势,依托先进的录音设备,为他们传递优质的节目,节目的效果明显好于一般大众上传的广播节目。我们认为,只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广播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广泛互动,通过接地气的活动造势,获得农村听众共鸣

一直以来,电视媒体的娱乐互动节目逐渐增多,生动活泼的电视画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虽然广播节目不具有声音和图片的结合特性,但单语音传输可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如果运用得当,也能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比如我们建议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惠民活动,让老百姓得实惠。连续几年夏天,江淮部分区域遭遇洪涝灾害,安徽农村广播便积极组织优秀企业参加爱心捐赠种子的公益活动,组织协调全省几家公立医院的医学专家赴灾区救治,发放矿泉水、方便面。一系列措施实际上给受灾地区的农民带来了好处,也扩大了他们的影响,这就是我们的广播广泛互动,通过接地气的活动造势,获得农村听众的共鸣。

3.对农广播节目要贴近农民生活,广播内容要更多呈现农家农味

“农业广播往往是喇叭小,但主题调子定得太高”。很多听众对农业广播有这样的认识。农村广播电台人员要意识到广播内容要更多呈现农家农味,应尽可能在基层和农村中去采集新闻或者是广播内容。因为只有扎根在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当中,我们的对农广播节目才更接地气,更有“农味”。只有深入了解农村,才能真正实现与农民的零距离。比如,我们的《农民服务台》每周定期在微信公众号《市场供求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为广大受众、农业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在新媒体平台的帮助下,《农民服务台》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民等新兴农业经营者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微商城》开通后,在节日和日常活动的日子里,通过广播,我们开展网络订购、推广等活动,一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拓展了市场。另一方面,给广大听众带来了好处和方便,也扩大了《农民服务台》的品牌和影响力。

除了符合农民口味的语言广播之外,对农节“农民”的广播也要求播音人员以贴合农民实际情况作为立足点,在农村进行深入采访,积极报告农民的收获与问题。采访的话题要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关。在采访农民时,我们就要站在农民的立场,鼓励他们,教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方式。比如,安徽农村广播在五一前夕组成了“今天我务农”报道团队,进行体验式采访,每一个记者都必须深入农场,与农民一起工作,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想法,才能制作出再现农民朋友的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原貌的优质节目。

4.以新闻为主要内容构建农业广播节目核心内容

近两年来,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快了“农民”多元化的作用。虽然他们对新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普遍关注当地新闻。农村广播节目应以广播直播农村新闻和国内外重大事件为目标,满足农民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我们建议,该计划通过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最新的农业生产服务信息和各类农民的政策,充分发挥了广播品牌的影响力和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它帮助和引导农民在线诊断和有效的科学现场管理,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农产品的供求。如今,农产品的“难卖”已被用作日常广播专栏,信息面不断扩大,使农民既能了解农业政策信息,又能全面了解何处发生的最新事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闻作为主线,应该从即时新闻、当前舆论和最新政策动态的角度来确立自己的声音,安徽对农广播电台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地传达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安徽省内外广大的农民所接受,我们的电台就是这样贴近农民,服务农民。

四、结语

尽管近几年来,新媒体逐渐占领了媒体市场,但大多数农民仍然保持收听广播节目的习惯,有着固有的受众群体,我们的安徽对农业广播节目也有着一批“忠实粉丝”。作为省级广播媒体平台,安徽农村广播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好品牌优势,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经过10余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安徽农村广播凭借全省的全覆盖和优质的服务,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品牌影响力,创造了一批优秀的专家主持人,以更好地彰显其特色。

参考文献:

[1]朱玉文.极端天气下对农节目应急机制初探 ——以甘肃经济广播《12316"三农"热线》节目为例[J].中国广播,2017,(1):85-87.

[2]张鑫.地方台应办好贴近时代的对农广播节目[J].科技传播,2017,9(23):65-66.

[3]蔡春艳.如何办好对农广播节目[J].科技传播,2016,8(4):11-12.

[4]白晓东.农民通讯员在对农广播中的作用探析[J].今传媒(学术版),2014,(6):172-173.

[5]张磊.做好对农广播节目需要“三把握”[J].声屏世界,2016,(2):21-22,23.

论文作者:林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浅析对农广播节目发展问题与对策——以安徽农村广播为例论文_林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