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与思考_资本输出论文

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与思考_资本输出论文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困扰和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出去论文,中国论文,困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走出去”的方式涉及图书出口、版权输出、国际出版项目合作等方面。随着中国出版实力的不断壮大,目前,一些中央和地方出版单位又开始以资本输出为手段,以在国外直接独资、合资设立出版社为形式,以外国本土化生存和发展为目标,参与国际竞争,做强出版产业。这是我国出版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播软实力增强的显著标志。

新事物意味着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需要总结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尤其是在具体实践中,已经遇到了诸多的困惑和难题,也不可避免地走过了一些弯路。目前,全国已经成立了二十多家出版集团,上市公司在不断增加。困扰出版行业的流动资金问题,在一些集团已经不再成为问题。问题在于如何为资金找到好的项目和出路,实现资产的增值。所以,从全球眼光、国际视野、跨国运作的角度,探讨整合国际出版资源和市场,就非常有意义。

笔者根据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国内同行的实践,就出版资本“走出去”,探讨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出版资本输出当前呈现的新特点

目前,中国的出版资本输出呈现出以下6个特点:

1.在国外设立出版社(子公司)

当前,中国的出版资本输出是指国内出版社(集团)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在国外建立出版社。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是母子公司关系,双方关系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起来,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总公司和分公司。国外出版社是由中国出版单位出资、具有外国企业身份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所在国家的独立企业法人身份,享受本土企业国民待遇。和过去不同的是,过去多是设立分公司或驻某国办事处,是总公司的派出机构,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资本,与总部的关系是授权关系,在内部管理上按照一个部门来管理。

这些在国外注册的出版社既有中国独资企业,也有合资企业。中国出版集团目前已拥有海外连锁书店、合资出版社和办事机构23家。为加快资本输出步伐,旗下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去年又分别与法国博杜安出版公司、澳洲多元文化出版社签订协议,在巴黎和悉尼注册成立合资的出版社“中国出版(巴黎)有限公司”和“中国出版(悉尼)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也在数年内成立美国常青公司、美国长河出版社、英国常青公司、中国出版(德国)有限公司等十几个独立出版社(公司)或其他国外分支机构。

一些独立出版社近年来也纷纷在国外设立了分社或是办事处。如上海外教社在纽约创立的北美分社,已经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7年3月,中青社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在英国伦敦注册,这是一家独立的出版社,是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独资的海外子公司。

2.国外本土化战略

中国出版本土化战略由来已久。2003年,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正式提出实施书刊“本土化”工作试点,2004年全面实施,并获得了国家的支持。在书刊本土化方面,中国先后成立了美国长河出版社、BEJIING REVIEW北美分社,CHINATODAY中东分社、拉美分社,CHINA PICTORIAL韩国、莫斯科分社,人民中国东京支局等。与新华社等媒体的分社不同,这些分社其实是中国文化产品的落地单位,从选题、编辑加工到印刷投递均在国外直接进行。同年,集团独资的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和常青(美国)图书有限公司进行图书“本土化”的试点工作。其工作任务是,在对象国设立工作机构,负责书刊的选题策划和印刷发行工作,打通对象国的发行渠道;聘请对象国人员参与书刊的编辑策划印刷发行工作,利用他们的视角和语言优势,提高书刊出版的针对性。

3.使用对象国语言出版

即用当地通用语言或官方语言进行印刷发行。要想引起所在国读者的关注,必须以当地主流语言或官方语言来出版图书。和版权引进的情形不同,中国出版机构对外出版的语种目前还比较有限,有中文繁体版、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阿拉伯文、韩文、俄文、葡萄牙文等,一般不会超过10种。

4.中外文化共存的装帧编排风格

书的装帧设计、编排充分考虑到所在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习惯、阅读心理等,根据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实践,—般是直接聘请当地设计人员进行图书设计和排版,或者委托当地设计公司进行代加工。如果是中国文化题材,仍然需要突出中国民族特色和中国文化传统,但一般加入外国本土元素的印记,如在阿拉伯地区的出版物会采取翻口在左、从右到左的编排方式,色调以绿色作为阿拉伯地区读者喜好颜色。

5.使用原住民本土员工

由于业务的需要,这些出版社往往雇佣了一批本土的员工。对这些员工按照当地法律和劳工组织的要求签订合同,提供薪酬、福利待遇。在发达国家这些本土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往往远高于派驻的中方高管,形成了一种很奇特的“老板不如打工仔”的现象。

6.跨行业、多元化经营

在国外注册的出版企业经营范围往往很宽,和中国的出版社那样以图书内容生产、销售为单一内容的很少,可以说没有。据中国出版(德国)有限公司总裁张根瑞介绍,该公司具有图书、工艺品、会展、商品零售等经营项目,已经实现了本土化生存。否则,单纯靠图书出版是很难在国外立足的。

二、困扰对外资本输出的5个问题

1.产品困惑:内容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在很多国家,外国资本申办出版社很容易,但是生存不容易,想创行业品牌更难。中国某集团在欧洲的一家办事处,本身就申请了数家出版社,都是独立的外国企业法人。但是由于业务量有限,多处于睡眠状态。对内汇报工作,仍然强调自己的办事处身份,不以独立的法人姿态出现。整体来看,选题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在外国出版,是主题先行,还是结合外国读者的需求,策划本土选题,联系本土的作者,实践中存在很多迷惑。尤其,编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市场书”和“外销书”(甚至提“外宣书”)之辩:

因为“走出去”有国家的资金支持,抓当地市场选题,害怕迷失方向;而单纯做中国选题,发行是一个事实上的大问题。不能说有关中国的选题外国人都不感兴趣,事实上,中国图书在国外并不广受关注,原因很多。

2.销售困惑:送还是不送?

如果不是本国埋单(包括中国政府、企业在当地的驻在机构),一些出版物事实上很难卖出去;如果本国埋单,终端实现形式仍然不是有价销售,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出版的图书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不好,主要是从选题、内容、语言到装帧、设计、印刷、营销,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要求。所以,在国家财力的支持下,从外宣的角度,有人提出“有效赠送”的观点,认为可以提高国家的传播实力。但是,目前看来弊端很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赠送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赠送这一行为,使有价值的商品变成了宣传品,对于产品和出版单位的形象事实上是一种损害。

一些出版物事实上“送”都很难送到位。因为印刷出来后,投递到位本身需要成本。另外,送印刷品在一些西方国家是一种侵权行为。如果没有经过接收方允许,往往对方会拒收,甚至作为一种商业骚扰被投诉。当然也达不到所谓的社会效益。

3.效益困惑:“主题先行”与传播效益的悖论

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要迅速提升文化传播力,使中华文化能够被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接受,建构起中国自身强有力的文化认同,在世界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大国形象。

纵观这些本土出版单位的选题,往往以“中国的”为书名的前缀。也许有一定的市场,也符合“走出去”的宣传导向,但很难有什么市场,更谈不上有什么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就是,当你口口声声强调的时候,它偏偏不来。

提升文化传播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演绎,又包括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还包括文化传播媒介的普及、发展。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出版企业的责任。但是,必须符合市场法则和产业发展规律。

4.他国生存:离不开脐带的成年人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经济运行中,成为外国经济机体的一部分,往往只能靠母体输血生存。即使有一点收入,综合核算下来,往往收不抵支。

尽管很多“走出去”的出版资本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本土生存能力值得怀疑。任何时候,经济效益都是基础和生命,都是物质的载体,离开经济效益讲社会效益,谁来买单?政府?国民?所以,巨人集团史玉柱曾说过: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企业不盈利是最大的不道德。这句话也适用于对外出版。

5.人才队伍的难题

驻外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题是,要求既懂外语,又懂出版创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很少。其次是队伍的稳定性。如果人才具备了上述两种素质,在微利的出版行业是很难长期留下的。

三、关于对外资本输出现状战略上的反思

1.资本输出应分三步走:登陆——壮大——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是中国出版输出资本的最高境界,不可轻言。作为中国出版资本输出的产物,中国出版单位投资的国外出版社,其承担的国家和社会责任要和其自身实力和发展阶段相对应,不可空谈或蛮干。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伦敦分社是一个成功的案例。2008年伦敦书展,成立仅一年的中青社伦敦分社产品订购码洋达200多万英镑。其中,大型视觉艺术画册《中国》英文版、法文版征订总数突破3万册,创造了同类画册在国际市场销售的最佳业绩。在商言商,注重了销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自然也就有了载体和基础。

国际上著名的出版集团,是出版资本对外国输出的典范。但是,他们注重的是产品、市场,很少顾及到意识形态。国家范畴是模糊的,但最终,还是在成功之后打上其本国文化的烙印,并以其价值观影响其他国的读者,应是中国书刊本土化战略学习的典范。应立足本土进行选题策划、寻找作者、编辑加工、印刷制作、出版发行,并成为所在国的纳税人,成功地实现出版国际化、本土化。输出本国文化(抑或本国的意识形态或核心价值观),只是尽在不言中的事情。

2.对外出版资本输出应有适当的市场预期

图书是一种商品,但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图书的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是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认同,毕竟有其特殊性。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产品在某一外国市场的占有率,应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

但他国读者对一国文化的需求,毕竟有其共性,比如都喜欢娱乐、轻松、休闲,都喜欢真、善、美的事物、思想、情感等,当外国动漫和《哈利·波特》在中国所向披靡时,他们没有口口声声地喊着文化的口号,但谁能说这不是文化的胜利呢!所以,在选题的人性挖掘上,还是要下大工夫。

3.“中国热”不等于中国图书产品热

在一国当中,外来文化毕竟是一种调味品,哪怕某种调味品在一段时期内很流行。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产品能够走进他国,已经是很大的胜利。由于国内媒体的渲染等原因,国人对国际上“中国热”的认识是有误区的。对国外出版社的期望值较高,认为外国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中国,出版不作为,肯定是语言、翻译的问题。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读者和内容这两方面的原因。但由于硬实力等种种因素,中国毕竟和西方社会的利益相关性不大。当然,目前全球汉语热和孔子学院的创办,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外交上的影响力的扩大,进而培养了新的读者。

4.一个关于“养猪”还是“养狼”、“放养”还是“圈养”的老话题

养猪一年就成,但最后的结果是一年就被吃掉,不能自己觅食生存。如果养狼,就不—样。同样,如果不讲究养的方式,虎狼也可以失去野性。必须将资本输出真正定位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其经营目标是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资金的给予是投资,而不是经费拨付。在这一点上,中国海外军团是有惨痛教训的。

四、关于出版资本输出战术上的几点建议

1.集中资金,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很多出版集团募集了一部分资金,资金的投向成了一个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出版集团,目前还停留在较低的运作层面上,输出资本,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循环,提升产业档次,提升经营素质,非常有必要。

国外的出版社除出版发行介绍中国文化、艺术、风光、旅游的外方版书刊外,还要面向国际组稿,出版有关大众阅读或者小众阅读、专业阅读方面的图书,向国际出版界推广中国优秀的图书和版权,向集团(总社)提供国际出版信息和资源,促进母体业务向国际化发展。也可以策划在海外成立合资公司,和海外知名的大集团合作,去尝试建立一些本土化的出版社。

2.整合全球出版资源

即在更大的范围内,挖掘作者资源、信息资源、内容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等。如上海外教社在纽约成立了外教社北美分社后,主要负责与海外出版机构的联系和海外作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海外出版资源,为国内的外语教育事业作贡献。《朗文新课标百科丛书》的主编是一位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同时为培生教育集团工作的加拿大外语教学法博士KenBeatty教授。如此,国内外作者、内容都可以进行双向或多向流动。

3.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中国总有外国人感兴趣的内容。而且由于国别、历史、民族的不同,特色可以成为优势。真正优秀的文化财富,是全球共享的。所以,一国的市场是有限的,文化的输出和引进,都是对这种优势的发挥。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都应该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无形中,就会为国家作贡献。在国际出版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的品牌,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资金实力,对国家的贡献就不是“外宣”两个字所能涵盖的。

4.从内容到形式的本土化

从内容、语种、翻译、编辑、加工到印制、营销、投递等,都要外国本土化,贴近国外读者的需求和阅读心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需要按照接受对象的习惯来铺排内容。

5.注意引进,促进中国出版的产业升级

目前,中国的出版作为产业来运作,和国际上大的出版集团相比,无论是质还是量,均有很大差距,一方面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对国外先进的管理和运作,也是一种观摩和学习。输出很重要,但在一定时期内,学习和引进更重要。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其根本的标志还是为了企业素质和人才素质的提升。

标签:;  ;  ;  ;  

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与思考_资本输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