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的九大禁忌_亲子成长论文

儿童教育的九大禁忌_亲子成长论文

教育孩子九大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忌论文,教育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忌把孩子打哭以后又逼着他做作业。孩子被打以后,或感到怕,或叫喊冤,或产生恨。孩子带着或怕或冤或恨的情绪去做,还能做好作业吗?

二忌吃饭时训斥和打骂孩子,尤其忌讳把孩子打哭以后又逼着他吃饭。首先,心情舒畅,吃饭就香;心情一坏,再好的饭菜也没有味了。孩子边哭边吃,违反生理卫生要求,既影响健康,弄不好还会呛着呢!

三忌把孩子打哭以后又逼着他承认“错误”,说出个“改”字。首先,这仅仅是为了维护家长的权威和所谓的尊严,不是真正为了孩子。第二,孩子未必错而逼他认错,孩子不愿说“改”而硬逼他说,这叫做逼着孩子撒谎,愚蠢得很啊!

四忌把孩子打哭以后又逼着他立即停止哭泣。大人打孩子,孩子哭是正常的,不哭才不正常呢!哭是孩子的权利,一可表委屈,二可表反抗,三可表痛悔,无论属于哪一种,都是好的。你打他已经错了,还不准他哭,不是太欺负人了吗?孩子挨打,连哭的权利都没有了,多可怜啊!

五忌让孩子哭着上学。许多家长喜欢午休时间逼孩子完成自己布置的额外作业,一旦遭到孩子拒绝,往往动手就打。作业没有做,孩子倒要哭着上学了。孩子哭着上学,这个学还能上好吗?

六忌撕孩子的作业。孩子上了一天学回家,剩余精力已经有限,再完成一个多小时的家庭作业已属不易,往往需要倾其全力。你“刺啦”一撕,不费吹灰之力,可孩子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补起来啊!尤其是把整本作业撕光,令他从头补做,那更是要孩子的命了!要我说,你撕碎的不是孩子的作业,是孩子的一颗心!

七忌两个大人双威齐下“治”孩子。一个已经动手打孩子了,另一个再火上加油,数落孩子的“罪状”,叫他使劲打。

管教孩子时,两个大人应配合默契,一个严加管教,另一个不妨温情关怀。既可以防止发生意外,又可以让孩子有个台阶下,还可以趁势进行温情教育,效果肯定不错。两个家长千万不要扮演同一角色。

八忌两个大人教育孩子的态度对立。一个要管,另一个则护;一个严加管教,另一个坚决不让——“你敢管,我就跟你拼!”这还能教育好孩子吗?

九忌把孩子全交给爷爷奶奶带。民间有句俗话叫“隔代疼”,爷爷奶奶疼孙子孙女,简直疼得没有个空。“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不知怎么疼才好。我不是说全部,做爷爷奶奶的,十有八九是这样。溺爱孩子是爷爷奶奶的通病。把孩子交到他们手里,不仅管教不好,而且易被惯坏。

标签:;  ;  ;  

儿童教育的九大禁忌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