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九绵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九绵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余 涛(四川绵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 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要素之一。现阶段信息化时代来临,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来说,其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公路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应用在交通规划、交通建设方面,促进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使高速公路的利用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以四川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接着阐述了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问题,接着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关键词】 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建设管理

1 引言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和国家现代化交通建设水平的标志,我国虽然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之快。在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的里程数不断增加,并且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的转变。作为国家的交通命脉,在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科学合理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从而为完成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以及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使其能够更长久的为我国经济以及人民服务。但是就现阶段来说,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和体制相比于其建设速度来说较为落后,无法匹配高速公路发展的众多需求,这对于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来说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怎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中成立我国有关部门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基于此,九绵高速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建设管理的一套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依托BIM+GIS技术为九绵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供保障,同时为后期的运维养护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2 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

2.1 信息化建设背景

九绵高速建设任艰巨,路线全长244km,共设17座互通式立交,服务区4处,停车区2处。项目投资估算为410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6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6年,该项目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战线长的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环保、廉政、成本、进度的统筹管理。

情况 8 设d(v)=10,则f3(v)≤⎣」=5,且ch(v)=10-4=6。由权转移规则知10-点转给3-点,3-面权值,当10-点作为三角形的外邻点时也转给三角形权值。

2.2 信息化平台构架

在九绵高速中,其信息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①BIM指挥中心;②基础数据承载平台;③各专业子系统平台构成。

2.3 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以具体的组织架构为基础,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小组,通过工程技术处来进行统筹和协调,由代表处进行监督,信息化建设单位来对项目进行具体的实施。在各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周报制的管理模式,定期检查各个参建单位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确保信息化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2.4 信息化建设进展

3.2.4 基础数据库

3 信息化系统介绍

3.1 BIM指挥中心

九绵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面临工程体量大、地形条件复杂以及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基于此搭建了该BIM指挥中心系统虚拟内容场景。内部设置有相应的智能监控设备,同时配备各类的传感器进行监测,将隧道内人员定位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进行充分结合,以智能化的方式来实时的加以监控和检测,如果有事故发生及时预警,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安全防护工作以及抢险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是管理者全面的掌握项目安全方面、质量方面以及关键施工点等方面的指标,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如图1~2所示。

图1BIM指挥中心大厅

图2指挥中心VR视角

3.2 基础数据承载平台

在九绵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涉及到33个路基施工合同段、10个监理合同段和10个监理试验室合同段,为了有效的对各参建单位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九绵高速建立了相应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了以BIM为基础的施工进度、工程日志、材料库、监理巡检、工程资料以及质检计量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在九绵高速公路项目中,由于施工条件较为恶劣,并且自然环境对施工产生了较大影响,涉及众多的施工机械、施工队伍以及不同的专业,具有较大的协调难度,同时具有大量的临时工程,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忽视。整个工程系中涉及到大量的检验性工作,并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整个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基于此,充分利用BIM技术,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中的施工效率,通过BIM管理平台来进行施工日志、月报、各种指令和罚款单等文件的线上填报、流转和审批。通过协作来发起现场问题,在填报施工日志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插入,从而保证现场数据具有真实可靠性,同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3.2.7 质检计量变更管理

3.2.1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

3.2.3 工程日志线上填报

在基于BIM的进度管理过程中,在BIM管理平台中录入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台账,便能形成相应的BIM模型4D进度展示,可以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实时查看,全面改进了传统施工中对于进度的管理方式。采用“建模+挂接计划+可视化表达”,从而管理者能够十分直观的对施工进度进行查看和管理,这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

新疆油田自1999年以来,从石油院校、专业技术公司引进不同版本的油井工况分析和参数优化设计专业软件。经使用发现每款软件计算输出指标均有局限性,要么以泵效为目标不能完全反映综合指标;要么以定产设计为基础,系统效率为目标,不兼顾产量设计;要么定产设计只显示系统效率部分指标,不显示产量等其他关键指标。部分软件还需用户提供不易获取的抽油机参数、油藏地质参数等,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诸多不便。新疆油田针对上述问题,汲取各专业软件的优点,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情况,开展新软件研发工作。

图3线上填报日志等文档线上管理

在九绵高速的信息化系统中,主体在于基础数据承载平台以及BIM指挥中心大数据集成平台,同时充分结合各个子系统,例如人员定位系统、隧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监控量测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质量检测系统、T梁注浆张拉系统、桥梁桩基检测系统、拌合站监测系统、实验室试验检测系统以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10个子系统平台。就现阶段来看,九绵高速信息化系统与各个硬件设备的配套情况较为乐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和优化,并且实现了BIM指挥中心的对接。除此之外,九绵高速还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以及OA办公系统,能够实现无延迟的信息传输,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充分提高。

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整个工程的数据管理重难点在于施工现场基础数据,同时这也是参建方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基于BIM系统的管理平台能够直接挂接责任人信息以及施工验收信息等,实现点击构件即可查看工程基础数据。同时在平台中永久的保留这些施工阶段的基础数据,从而为施工期间以及后续的运营期间提供可追溯的数据。

在BIM管理平台中能够将材料进场、各种检验单、试验数据与相关的构件进行关联,如果有那一部分出现材料问题,能够迅速的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高效的材料管理。

基于BIM管理平台的资料管理能够实时的对资料进行存档处理,一方面能够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同时也能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任何一个构件进行点击都能直接查看相关的全部资料,反之查看资料即可反查与本资料相关的BIM模型,从而实现双向管理工程资料。

3.2.6 材料管理

3.2.5 资料管理

广东省东江分水方案划定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不得突破106.64亿m3,与现状用水相比增量空间小。东江分水实施后,流域各市根据所分配的水量及水质要求,以供定需,量水定产,纷纷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水工作。通过分水促进各地经济转型升级、合理布局产业,东江流域用水量连年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初步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2.2 巡检管理

在整个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质检计量变更是建设连接的重要风险点,全线涉及到33个合同段的质检计量资料的传递、检查、审批,会占用较大比重的时间以及工作量。同时资料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很难实现质检资料的有效追溯。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将线下的资料流程在线上加以处理,大大减少所需工作量,同时通过BIM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反查工程资料,从而实现BIM模型与资料的互查。

3.2.8 协作管理平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不断实施,有效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学生的计算能力仍有所欠缺,如注意力发展不完善,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错误;概念、法则感知不清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等。面对这样的教学实际,许多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了数学教学中,给枯燥单调的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BIM管理平台以工作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全过程质量安全问题流转,对于每个问题,都要经过“发现-追责-整改-审核”的完整闭环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提交一定的证明材料,例如审核签字文件以及现场照片等,从而为闭环过程的真实性提供有效保障。

读取寄存器命令时,上位机发送命令:[下位机地址][操作命令号(03)][下位机的起始寄存器地址高8位][下位机的起始寄存器的低8位][要被读取的寄存器数高8位][要被读取的寄存器低8位][CRC校验的结果的低8位][CRC校验的结果的高8位]。而下位机回送的数据为:[下位机设备地址][上位机发送的命令号(03)][返回上位机机读取的字节个数][返回数据1][返回数据2][返回数据n][CRC校验结果的低8位][CRC校验结果的高8位],数据的格式为数据高8位在前,数据的低8位在后。

建立小鼠肝转移模型[1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在miR-454-3p mimics转染组中,小鼠的肝转移灶数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小鼠的肝转移灶为箭头所指示处,统计发现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5)。

4 应用成果

对工程管理作用巨大。自建设初至今,已经完成了各平台的搭建并投入使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使得工程建设管理更加高效。参建单位广泛收益。在项目中涉及到了众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实验室和检测单位等,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整个高速公路工程打通了信息化通道。九绵高速通过建立BIM管理平台,有效的转变了当前管理模式,推动信息化模式的发展,对于传统建设项目中信息数据闭塞、效率低下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式中:对式(3)及其中相关函数R(xi,xj,θ)选择与未知参数估计的更多介绍,可参考文献[21]。本文取Gaussian函数作为相关函数并用R软件的“DiceKriging”程序包[22]执行Kriging模型。

5 结束语

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以及公众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相应的管理部门要及时对现阶段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做到与时俱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的对公路建设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杜薇薇,苗 荀.浅谈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的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169-170.

[2]李 璇.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及技术创新[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6):17-18,52.

[3]李 娜,徐宝刚.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4):68-69.

[4]肖长征.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5(8):177-178.

【中图分类号】 U4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066(2019)06-0193-02

收稿日期: 2019-4-28

作者简介: 余 涛(1985-),男,汉族,四川巴中人,工程师,本科,从事道路桥梁建设及高速公路建设等相关工作。

标签:;  ;  ;  ;  

浅谈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九绵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