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醇与非布司他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论文_丰朝霞1,窦艳晓2

1.盐山县人民医院 061300;2.盐山县卫生局 061300

【摘 要】目的 探讨别嘌呤醇对比非布司他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呤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1.7%)(P<0.05)。结论 相比别嘌醇,非布司他在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应用中可大幅降低血尿酸水平,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别嘌醇;非布司他;高尿酸血症;安全性;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5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3-001-02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尿酸水平是痛风治疗的主要目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基础,正常人每日尿酸产生量约750mg,1/3经肠道分解代谢,2/3经肾脏排泄,可以维持体内尿酸水平,人体内尿酸产物增加或排泄减少会引起少尿、无尿、尿毒症等临床症状。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炎性疾病,即为痛风。调查表明[1],痛风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且日趋年轻化,主要集中于男性群体,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等,而在这一阶段积极干预治疗,对于预防痛风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2,3]。

临床迫切需要新的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3]是一种新型的非嘌呤类XO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XO,不受酶氧化还原状态影响,不良反应较小,2009年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长期治疗慢性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目前国内尚未在临床广泛使用。别嘌呤醇是目前临床唯一用于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由于别嘌呤醇仅对还原性的黄嘌呤氧化酶(XO)有抑制作用,在别嘌呤醇与XO相互作用中,XO可由于酶中的钼活性中心自发性还原而恢复活性,导致别嘌呤醇临床疗效下降。此外,由于别嘌呤醇为嘌呤类似物,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嘌呤和嘧啶代谢的其他酶活性的影响,导致不良反应较多[4-6]。本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别嘌呤与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420mmol/L,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均>360mmol/L。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患者;排除合并脑血管疾病、严重心脏病及肝功能损伤患者;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哺乳期、妊娠期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男53例,女7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3.5±8.6)岁,病程0.9~4.2年,平均病程(2.6±0.7)年。对照组男54例,女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7.8±7.9)岁。病程0.8~3.9年,平均病程(2.4±0.8)年。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压、饮食干预以及降脂等的对症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别嘌醇片治疗:100 mg/次、3次/d,共治疗4周。研究组患者给予非布司他片治疗:40mg/次、1次/d,共服用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痛风(Gout)是一种全球性的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主要以药物控制、饮食干预等综合性治疗方式为主,旨在通过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以降低发作频率、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标[7,8]。临床上痛风的治疗常用降尿酸药物分为两种:促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肾脏损伤及肾结石患者;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传统药物别嘌醇及新药非布司他,别嘌醇为目前应用最广的药物,但少数HLA-B5801阳性患者使用之后出现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已逐渐被新型药物取代,新型降尿酸药非布司他上市,其降尿酸迅速、副作用小、无严重不良反应[9-11]。

别嘌醇(Allopurinol)是国内临床上常用的一个用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并作为痛风的黄金治疗药物广泛用于临床,由于别嘿醇为嚷吟类似物,不可避免的影响嘌呤及嘧啶代谢其它酶的活性,同时会产生肾毒性,部分患者对别嘿醇过敏。临床研究表明,非布司他(Febuxostat)是一种非噪岭类黄嚷岭氧化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降尿酸疗效[12,13]。本文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1.7%)(P<0.05),表明非布司他在降尿酸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综述,非布司他在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可大幅降低血尿酸水平,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Becker M A,Schumacher H R,Espinoza L R,et al.The urate-loweri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buxosta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hyperuricemia of gout:the CONFIRMS trial[J].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2010,12(2):1-12.

[2]张立勋.90例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4):62-63.

[3]朱巧红,毕光宇.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2):2042-2044.

[4]Garcia-Valladares I,Khan T,Espinoza L R.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buxostat i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gout.[J].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usculoskeletal Disease,2011,3(5):245-253.

[5]苏凡,林静霞,蔡冬梅.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9):2422-2423.

[6]陶小军,金星,陶沙,等.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对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70-172.

[7]Mattheus K Reinders,Tim L Th A Jansen.Management of hyperuricemia in gout:focus on febuxostat[J].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2010,5(1):7-18.

[8]Perez-Ruiz F,Dalbeth N,Schlesinger N.Febuxostat,a novel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of gout[J].Future Rheumatology,2016,3(5):421-427.

[9]高青,吴楠.探讨使用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104-105.

[10]任庆杰,张旭环,陈铁霁,等.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9):1174-1176.

[11]汤艳华,江敏,刘玲,等.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40-42.

[12]陈翔,蔡吓明,陈国勇.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34-36.

[13]韩莹,朱翊,傅得兴.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的药理与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8):635-638.

论文作者:丰朝霞1,窦艳晓2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  ;  ;  ;  ;  ;  ;  ;  

别嘌醇与非布司他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论文_丰朝霞1,窦艳晓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