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互联网科技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飞

现代互联网科技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飞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矿井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质量、财务、煤矿基本信息等数据采集上,均有较为完备的管理方式。然而,在软件操作系统层面上,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相对完备,但是很多功能对于公司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来说还没有达到熟练及上手操作的效果,对于实际操作上的数据及资料搜集、业务开展管理方面仍然差强人意。为了将公司各层面进行科技化信息系统对接,适应现有的创新科技模式,就要将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理念逐步融入,转化为适应矿山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且更为合理的平台管理模式,以适应基层人员的日常工作,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及运营成本合理化,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能矿井;矿井物联网;安全监控信息系统

引言

将矿井安全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对矿井实行安全预警、监控以及监管等多层次管理,对促进矿井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生产安全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面临地质灾害、瓦斯等严重的矿井,合理的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融合,可以更好的为矿井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1矿井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必要性分析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煤矿生产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越发成为矿井现代化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也会对矿井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开展全面创新改革,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必不可少。井下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对于矿井生产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机电设备精密程度和操作复杂性的不断提升,优化矿井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规避可控因素引发的机电设备故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电设备的利用价值,对降低矿井机电设备运行成本投入有着积极的意义。鉴于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研究十分必要。

2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2.1安全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在矿井安全生产管控中,要将矿井安全管控技术全面提升,需要从多方面构建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模。但是一些矿井,特别是一些小型私人矿井,安全技术应用意识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仍旧采用使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矿井安全管理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不能推动矿井整体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2.2未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发展中所制定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井有着不同的标准,无法实现对整个行业机电设备的统一化、标准化管理,而不同矿井的不同管理标准使得矿井作业人员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依照标准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少数人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特别是部分矿井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更是在生产中自行降低安全管理标准,为后续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同时,多数矿井至今尚未针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而这种制度的缺失又使得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3对于安全事故责任认定经常本末倒置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原则,并没有将其摆在工作中的首要位置。而这些情况之所以会出现,主要原因就是责任负责制没有严格落实到位,在安全事故的责任承担特别是关于对事故的责任承担方面,而且并没有进行严格处分,往往那些一线员工的受害者反而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让矿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事故从根本思想上进行反思吸取教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安全管理平台

3.1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安全管理平台

这里的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安全管理平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运行平台对安全方面进行管理,改变原有的人工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透明化,让整个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

3.2提高智能矿井信息化建设水平

矿井信息化建设要求各子系统信息共享,数据互通,平台统一。调度通信、无线通信、应急广播、人员定位等都是智能矿井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更是智能监控通信系统的有机组成;通信联络系统从简单的互联互通,到底层的互通与融合,再到操作界面与功能的协调统一,无疑能够发挥多个系统的集群效应,而这都以信息共享为基础。

3.3专家智能系统

现阶段多数矿井仍未能进行信息化应用。各种信息还是仅停留部门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在应用层面来说,多数系统还是停留在安全管理信息以及安全监测信息等内容的简单处理上,决策水平较低,未能实现对安全管理预测以及辅助进行安全决策等功能。专家智能系统在矿井安全管理中处于最高级,是现阶段矿井智能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系统结构组成主要包括有专家数据信息库以及数据挖掘等。

3.4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安全管理平台主要系统

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安全管理平台主要系统的实践过程涉及到对安全管理的主要流程及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方式,这也是对于这方面进行的彻底改革。在管理流程中对于数据的收集及汇总,是利用应用互联网实现较为封闭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对于管理过程中实践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主要包括: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人员的主要系统业务。团队合作需要配合相应的联动性系统,形成较为完备的信息化团队。工作是需要整个团队配合的,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对于内部隐藏的数据是由较大的实用价值。要想利用好这部分数据,就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整合,然后进行分析。这样极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的工作量,提高在计算上的结果可靠性。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程序进行结果分析。在对数据的权限设置随意调换过程中,将内部与外部的程序有效利用及调换。平台可以利用以下多种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比如每日绩效的记录、全员安全系数的整体考核、员工对于实践过程中安全隐患的点评、对于故障数据进行分析、标准化事故检修、对于废旧设备进行及时报废等。

3.5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快速发展,给各行业管理都带来不小变革。通过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等与矿井安全管理、安全分析方法等内容相结合,从本质上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对于安全预警的能力以及应对灾害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财产损失。通过构建现场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可以随时对矿井各类安全信息(包括有:三违信息、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等)进行查询,从而促进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发现新的安全问题,为管理人员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一定支撑。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互联网科技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软件开发,主要涉及矿井管理流程,但矿井生产实际具有多样性,且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当前大多数公司开发的信息系统都未能及时收集矿山企业安全运营信息,因此未能针对变化及时的进行设计变更及优化,所以要进行一步对矿井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有效监管,拓宽互联网为矿山安全服务的道路,减少在管理过程中失效、矛盾状态,保证其实效性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曾伟.分布式智能网络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煤矿安全,2018,49(11):96-98+102.

[2]曹婷婷.基于SIP的无线多媒体数字集群网关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3]曹庆仁,杨笑冰,曹明,等.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对事故的影响作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11):1-7.

论文作者:程飞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现代互联网科技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