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_曾勇兰

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_曾勇兰

宾阳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宾阳 530400

【摘 要】妊娠期糖尿病(GDM)属于妊娠期高危并发症之一,该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细胞分泌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性地使用胰岛素治疗是控制病情最为有效的选择。但是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的生理、心理健康均产生危害,单独的治疗难以确保患者预后。因此,围产医学中建议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本文主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健康;胰岛细胞;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68-02

妊娠期糖尿病所指的是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的糖代谢异常现象,包含部分在孕前已经出现糖耐量异常或者未发觉糖尿病的患者【1】。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作为一种高危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以及胎儿均产生极大的危害,可能造成羊水过多、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等,还会增加畸形儿的发生率,是围产医学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根据相关资料报道,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1.31%-3.75%【2】,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负担,另外有超过35%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1妊娠期糖尿病的形成

临床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具体的情况尚不明晰。主流的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首先是妊娠因素,妊娠之后部分患者体内的孕酮、皮质醇水平上升伴随出现胰岛素抵抗状态,进而导致葡萄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家族史,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升高;患者孕前超重与肥胖,孕前肥胖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超过其质量正常孕妇的22.4倍以上【3】;孕妇自身体质因素,例如孕妇本身为低出生体重会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

2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2.1产前筛查

在孕妇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过程中就应当开展妊娠糖尿病危险度评估,对于存在有肥胖、糖尿病个人史、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是尿糖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第一时间开展葡萄糖耐量试验,即使第一次筛查结果为阴性也应当在24-28周之间再次进行实验【4】,避免由于监测失误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妊娠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方案。

2.2心理护理

妊娠糖尿病发生之后孕妇的情绪表现为明显的不稳定、焦虑和烦躁等,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以及应激性激素等分泌水平增加,进一步加重病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根据相关资料报道,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焦虑的可能性高达47.4%【5】,而负面情绪不但不利于孕妇的身心健康,对于疾病的控制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非常必要,实施心理支持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以及家庭协助治疗等方式消除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担忧心理,改善抑郁状态。行为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影响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消除错误认知,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2.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贯穿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整个孕期,例如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均要通过健康教育才能够完成。通过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持续的关爱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6】。妊娠糖尿病孕妇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对病情及病程的不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必须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到疾病对自身及胎儿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对妊娠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必须让孕妇认识到该病属于可控性疾病,通过严格遵医嘱治疗、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够较好地改善病情,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

2.4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在糖尿病病情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是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7-8】。合理的饮食计划既能够满足孕妇和胎儿的营养生理需求,避免发生饥饿性酮症,同时还能够限制糖分的摄入,预防餐后高血糖现象的出现。因此,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当定时定量,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情况,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提倡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每天进餐次数在4-6次之间,在临睡前进食少量的食物,预防清晨发生低血糖。具体的饮食计划按照患者的体重进行计算,总热量控制在125-150KJ/kg/d之间,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脂肪占20%、蛋白质占剩余的15%-20%【9】,合理补充维生素以及铁等微量元素。结合患者的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时候,淡水化合物尽量选择豆薯类、杂粮类等,多食用新鲜的蔬菜补充膳食纤维,水果尽量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食用,并需要在血糖控制情况达标之后才能够给予;烹调用油尽量选择植物油。有学者指出,根据孕妇的体积指数、结合营养科、妇产科以及内分泌科的会诊结果制定的饮食建议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控制病情【1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生活和运动护理

护理员要协助孕妇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序的饮食和起居方式从而提高妊娠期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控制血糖和体重。骨骼肌的运动除了能够消耗能量,还能够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将运动时间安排在晚餐之后的一小时,徒步走路至少坚持40分钟以上、每周5次【11-12】。运动量不要过大,以微微出汗、感觉轻松、睡眠状态良好为宜,确保次日体力充沛。有学者推荐采用上肢运动,患者在椅子上,双手握哑铃进行上下抬举运动,同样能够降低血糖波动,促进病情稳定。

2.6用药护理

妊娠糖尿病患者主要选择胰岛素进行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对该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在妊娠期不推荐使用。胰岛素降糖作用主要依靠大分子物质,无法穿透胎盘、所以对胎儿不造成影响。具体的用药剂量和剂型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初始剂量为小剂量用药,全天用药控制在0.3-0.8U/kg之间,不要频繁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每次调整的幅度不应当过大。胰岛素主要使用方式为胰岛素注射器、注射笔或者是胰岛素泵等。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为腹部,选择在距离肚脐3-5cm的位置进行【13】,采取自我注射治疗的患者则在大腿前外侧进行,不要在主要运动部位进行注射。并注意做好注射部位的轮换,尽量避免两周之内在相同的注射点注射两次以上,以免发生脂肪增生或者硬结。注射完成之后观察一段时间,询问患者是否有搔痒等症状,发生过敏之后应该按照医嘱及时更换剂型,过敏严重的患者采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15】。全身乏力、心悸、出汗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低血糖,立刻让患者平卧、确定之后使用葡萄糖静脉推注。有研究发现,采用人胰岛素的效果较好,且能够避免动物胰岛素结核抗体【16】。短效胰岛素在患者体内不会形成抗体,治疗的同时对于胎儿的安全性更高。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必须动态的给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预防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监测时间为三餐用餐之前、用餐2h后,出现不适的情况后随时监测。

2.7胎儿护理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的体内,对胎儿的胰岛素组织产生刺激,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进而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还有可能导致胎儿过度发育,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此外,高血糖造成渗透作用还可能增加羊水量,血氧供应的减少会造成宫内缺氧,严重的情况下造成胎儿死亡。因此,妊娠糖尿病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还要密切对胎儿情况进行监测,观察胎心音和胎动变化、定期开展B超检查;孕晚期定期监测胎心,指导患者自行数胎动,发现异常及时求助医生【17-18】。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属于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大。不但影响到孕妇的健康,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和感染等病症,还有可能造成巨大儿、畸形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并增加围产儿的死亡率。因此,临床中必须高度警惕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就目前而言,围产期保健医学的发展和完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糖筛查以及糖耐量试验工作的广泛开展,孕妇的血糖异常现象能够较早的被发现。在确诊之后必须嘱咐孕妇定期进行检查,做好心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和胎儿监测,确保血糖水平得到控制的同时预防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妊娠期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健康水平以及孕妇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玉霞,柯鑫,纪泽虹等.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01-102.

[2] 张海艳.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159-160.

[3] 赵加清.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53-156.

[4] 张艳,徐惠英,惠兰等.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中的应用及焦虑情况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0-63.

[5] 黄晓萍,杨涛,蔡娅等.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66-568.

[6] 徐赵江.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226-227.

[7] 宋依临,杨慧霞.动态血糖监测和自我血糖监测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8):579-583.

[8] 王成书,魏玉梅,杨慧霞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12):899-902.

[9] 洪普,邱海燕,陈亚璇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1):2492-2493.

[10] 曹素华.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围产期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08-209.

[11] 郭希梅.2型糖尿病患者输卵管伞端妊娠合并盆腔积液的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9-21.

[12] 王厚玲.个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2):1739-1742.

[13] 李俊琦,李阳阳,刘煜等.不同部位植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284-3286.

[14] 郑青,李国栋.运动加饮食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60-3462.

[15] 肖娜.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致巨大儿的护理干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229-230.

[16] 林英英,周丽端.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01-102.

[17] 李琴,袁静,丛林等.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2):128-131.

[18] 马常霞.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管炎性因子水平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3):67-70.

论文作者:曾勇兰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_曾勇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