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领导机关-访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领导机关
——访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胡蕊

因毗邻俄国、又因中东铁路的修建,东北成为我国最早传播俄国十月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一直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建设和革命活动,先后派马骏、李震瀛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到东北地区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党团组织。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为了建立统一的东北党组织,不断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中共中央派陈为人同志组建中共满洲省委,同年10月,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陈为人任书记,当时的省委机关设在奉天(沈阳)。1928年9月,东北地区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改为中共满洲省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沈阳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我党开展活动已十分困难。1932年1月,经请示中央批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迁至哈尔滨,哈尔滨成为当时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不久后,哈尔滨被日军侵占,为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省委机关不得不经常变换地址,游击式开展工作,先后在当时的道外十六道街,花园街、河沟街、人和街、小戎街等地设立过省委机关。

中共满洲省委原貌。 (资料片)

1933年夏,省委机关转移至小戎街2号(今光芒街40号)的一座俄式木结构平房里。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当时这里处于城市边缘,旁边是一片树林,便于隐蔽,也可远离敌人的搜查和破坏。据介绍,这所房子的房东是一位俄罗斯老人,她在最外边的一间房里开了一个食杂店,而里边一间就是时任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的家,他以大学教授的身份为掩护在这里安家,他的妻子薛文担任交通员。同年11月,这里改为满洲省委秘书处,当时全部重要文件都保存在这里。薛文每次取送文件回家,只要看见窗台上还摆着一盆绢质玫瑰花,就知道家里是安全的。

对于渠道已经筑堤的实际情况,布孔又要涵盖所有筑堤所占用的原地基基础。搭设的施工平台应达到同筑堤的底宽,选择优异的施工方案来布孔。首先要调查周围土源的情况,如需外购土来搭设施工平台,则要计算外购量与单价综合对比拆堤的投资哪个更节约。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成员不怕牺牲、坚持斗争,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从这里向东北各地党组织和部队发出,省委的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省委的领导同志们经常在这里阅读文件、研究工作,许多重要指示是在这里起草发出的,我们党大批的优秀干部——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等也是从这里前往东北抗日斗争第一线的。这座住宅堪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省委的“文件库”。

省委秘书处一直在这里工作至1939年夏。时至今日,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曾工作过的各处遗迹多已消失,只有这里成为唯一的见证。

1981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赵尚志将军的哥哥赵尚朴同志呼吁而恢复原貌,现已成为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对研究中共满洲省委及东北抗日斗争史具有重要价值。

2)同时为了避免温度过高损伤绝缘,提出采用测量直流电阻换算温度的方法来获得绕组内部温度,并对其进行控制,即通过电压电流得到加压部分线圈电阻进而获得不同时刻的直流电阻值,再根据铜线电阻与温度关系获取铜线温度。本次处理通过调压器调节线圈中的电流,将导线的温度控制在绝缘能够承受的85 ℃之内。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外景。 温润泽/摄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展区内景。 (资料片)

2019年1月15日,采访团记者在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参观。 (资料片)

责任编辑/王冬明

标签:;  ;  ;  ;  ;  ;  ;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领导机关-访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