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改善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论文_段昌洪

武汉市黄陂区精神病医院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能改善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对80例恢复期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集体及个别心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病人经心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恢复期慢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病人顺利回归社会。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精神病;治疗依从性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ment adherenc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ntal illness

Duan Changhong

(huangpi district of wuhan city mental hospital Hubei wuhan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ntal illness. Methods:80 cases of convalescence chronic psychiatr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llective and ndividu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group patients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reatment adherence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sychosis convalescence has obviously improved effect,is beneficial to patients return to society smoothly.

【 key words 】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hronic psychiatric treatment compliance

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主要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处于稳定巩固治疗阶段,这一时期患者症状的控制及预防复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但由于病人依从性问题,对临床治疗效果及康复影响很大。近年来,国外在病人依从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也有一些报道,但结果不尽一致[1]。本研究就心理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病人治疗依从性问题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为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80例中男,女性各40例,年龄25~60岁且符合下列条件者:①诊断明确,经系统治疗原有精神症状已经消失自知力恢复病情较稳定;②意识清晰,智能正常,能独立完成调查表格填写;③无任何躯体疾病。

1.2 评定方法 对入组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治疗依从性测评,心理干预内容为相关疾病知识,康复治疗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由2位护师任测评员,经统一培训达成一致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宣教及测评。心理干预形式以小组宣教形式为主,个别心理干预为辅。每周2次,每次约30分,共2个月。部分配合者以书面形式发放给病人。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人入组前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检查、护理依从性无显著差异,见表1

3 讨论

病人治疗依从性即为病人的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2)心理干预指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足够信息,从表2、3可见,无论两组病人在2个月末还是研究组病人在入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表1中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人入组前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样本有可比性,由此可见对精神疾病康复期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有利增强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1]。从本资料统计所示。引起病人治疗不依从性前四位原因依次为:药物不良反应约37%,对治疗方案不明者约29%,否认有病者16%,经济困难者约14%,其余4%为其它原因。引起治疗不依从性的首要因素为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向病人作健康教育,谈及药物不良反应时,不要按说明书上生搬硬套,这样是增加病人对药物的恐惧感和治疗不依从性,况且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病人本来就不易接受,因此在告知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也要告知病人如何自我观察,又如何预防,一旦出现,应如何应付,使病人做到心中有谱,万一出现也能应对。从而消除病人的顾虑,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引起治疗不依从性的第二个因素是病人对自身治疗方案不甚了解,因此加强对康复期病人心理干预非常重要的,由于病人缺乏疾病知识的了解,不知道维持用药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怎样促进康复和如何预防复发等,导致医疗意向不明确,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最终影响病人的治疗,为此,在病人精神症状基本控制后,应及早进行心理干预,能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本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引起治疗不依从性的另2个主要因素是病人的经济困难和否认有病;有无家庭的支持,对病人疾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给家属一些家庭监护知识的指导,使家属能协助医务人员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鼓励、疏导和病情方面的监护,从而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鲍文卿,林平,庞霄君,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0,8(35):469-471

[2] 廖国琼,蒲继红.病人的“知情同意权”与护士的义务[J].当代所士,2003,7:23-24.

[3] 曹新妹,毕云,陆中霞,等.运用知情同意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4):237-238.

论文作者:段昌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改善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论文_段昌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