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0101
摘要:地铁在城市交通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地铁的有效建设,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服务。为了全面发挥地铁自身可靠的交通作用,需要实现地铁通信无限系统的全覆盖,针对相应覆盖范围针对性的采取正确方式实现信号覆盖,并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同时要采取合理方法对地铁覆盖网络实现全面优化,确保地铁具有可靠优良的运营质量。
关键词:地铁通信;无线系统;覆盖;网络优化分析
1导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具有实现通信无线系统覆盖的需求。在地铁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覆盖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覆盖方案,避免产生覆盖盲区。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地铁无线网络信号,最终实现地铁通信无线网络的最大优化。
2地铁通信无线系统介绍
2.1地铁通信无线系统覆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地铁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地铁通信无线系统的覆盖问题。地铁通信无线系统实现网络覆盖的关键是,选择覆盖地点与覆盖范围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网络覆盖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增加地铁通信无线系统的运行成本,而且可能造成信号的相互干扰,影响地铁通信无线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给后期网络优化造成一定困难。在地铁运行过程中,信息交互是在繁琐的网络环境中完成的。
2.2地铁通信无线系统的组成
现阶段,我国地铁通信行业最常用的无线系统是TETRA数字集群系统。TETRA数字集群系统由移动台和网络基础设施两部分构成。其中,移动台包括固定台、车载台和便携台。网络基础设施则主要有基站和调度台。只有实现各个部分以及各个设备的相互连接,才能保证TETRA数字集群系统正常运行。TETRA数字集群系统各个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完成,实现了通信无线系统的运作。在地铁通信无线系统中,必须保证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如果某一个组成部分出现问题,整个地铁通信无线系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保证地铁通信无线系统中各个组成被合理安装。
3地铁通信无限系统常见的覆盖办法和范围
3.1站台和站厅
主要是在站台侧面相应隧道当中进行漏泄同轴和电缆的铺设,以促使站台区域实现无线覆盖。在地铁站当中,有些站台区域范围相对较广,并且在上行或者下行区间的相应列车如果同时进站,屏蔽门的同步活动都会干扰信号,影响稳定性,针对此,可以将天馈系统设置到站台位置,达到增强信号保持信号稳定性的目的。通过无线覆盖方式将通信无限系统覆盖至站厅层当中的公共区域,在对吸顶天线使用的同时增添射频电缆的覆盖方式,促使信号全面覆盖到出入、房屋密集以及换乘等区域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停车场和车辆段
在这类区域进行覆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覆盖方式进行优化选择,针对建筑物稀少、空间范围小或者区域内较为空旷的场景当中,主要可以通过室外天线或者在楼顶进行基站架设的方式进行电缆覆盖,以此达到停车场还有车辆段相应场强要求。
3.3行车区间
行车区间包括了地面、隧道区域以及高价空间等区域,针对这类空间区域主要可以通过电缆方式进行信号覆盖,确保信号可以均匀的分布在相应空间当中。还可以使用漏泄同轴这种方式,该方式由于无驻波场,可以有效实现信号均匀分布且强度够大等要求。
4地铁无线覆盖的方案选择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工作、生活中对通信的需要,在地铁通信中移动通信方式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在方案的实施上有多种选择。相对来看,数字集群有着很大的技术优势,不仅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而且还有着较高的通信质量,因此在实际运行中获得了较多的应用。对于基站的选择来说,必须结合现场情况,尤其是站台结构及所用线路的特点来决定。其中,小区方案可以在相应线路中安排多个区域,在车站等处设置信号基站。中区方案则可以选择在停车场等处分别进行信号基站的分布与设置。比较来说,两种不同的方案都有其特定的优势与缺陷,其中小区方案的运行稳定性要更理想,而且在传输质量上也更为优良,网络构成比较简单易操作,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采取措施进行统一的管理。中区方案的优势在于,投入成本比较低,而且在网络构成上也比较灵活,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要,但是不足之处是稳定性较差、传输质量等容易受到影响。同时,一旦接入用户数量突然增加,会出现通信拥堵。如此一来,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小区方案。此外,在进行网络组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较多的选用星型连接。
5地铁无线覆盖的信号中继
在实践中的运行发现,线路区间比较长的地区,往往会出现信号衰减的问题,这就有可能造成车辆行进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较弱,通信质量不高,进而影响到车辆的安全行驶,这就需要中继器的设置来确保通信质量。当前,应用较多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放站式,另外一种则是射频干线放大器式。对比来看,前一种方法可以更好的抵御各种噪音的干扰,同时还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发送,其传送距离也更长,因此可用性更强;而后一种方法仅可以在单个方向上进行发送,且传送距离也比较有限,在可用性上不如前一种方法。
6地铁无线系统网络优化
依据设计方案,地铁无线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当对涉及到的范围进行通信测试,以检测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得到测试结果后,安排专门人员对最终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实现网络的优化。尤其是对于部分未满足通信要求的区域,需要采取多种必要措施来改善网络性能。如果在地铁中的车站等处出现了信号值过大或者过低的情况,则可以对发送功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通信需要。该种方法主要应用在不必采取链路调整的结构中,而且比较简便易行。如果通道中的电平强度过大,而房间内的信号又相对比较弱时,可以对相应的耦合器进行调整,以满足通信需要。如果通道两侧的信号相差很大时,可以将当前所采用的四功分器进行调整或替换,以使不同区域的信号趋向稳定。随着不同运营商的接入,在地铁通信中将出现多种信号共存的情况,因此就要考虑到降低不同信号相互影响,以确保各自的通信质量,这也是网络优化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互调的干扰是属于比较突出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隔离度的方法来予以解决。
7结语
地铁作为一种绿色便捷的出行工具,在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人们出行效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地铁的建设,也推动着周边地区及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而要想确保地铁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通畅,就离不开地铁无线通信系统。地铁无线覆盖可分为地面与地下两个部分,地面部分主要应用的是地面站的形式;地下部分则是作为重点来研究的。由于地铁无线通信的用户主要处于隧道或地下站厅,因此就需要考虑到隧道通信的特点,加强无线信号的覆盖,以确保地铁通信稳定、安全行车。
参考文献:
[1]杨晓波.地铁通信的无线系统覆盖及网络优化路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97.
[2]毛卫兵.试论地铁通信无线系统的覆盖及网络优化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155.
[3]焦德胜.浅析地铁通信无线系统的覆盖及网络优化[J].信息通信,2016(02):216-217.
[4]李炳金.地铁通信的无线系统覆盖及网络优化路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93.
论文作者:沙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地铁论文; 通信论文; 信号论文; 系统论文; 网络论文; 区域论文; 方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