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与特点_课程改革论文

世纪之交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与特点_课程改革论文

世纪之交的高中课程改革——趋势和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趋势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从产生起就承担着两大任务,解决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这两大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国家,往往形成不同的解释,因此,时而偏颇,时而矫枉过正的钟摆现象屡见不鲜,即使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好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关系,仍然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一、高中课程的改革趋势

(一)高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如同经济发展必须接受市场调节机制一样,高中办学模式也必然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只有当学校造就的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学校的价值方能体现。过去那种单纯把高中作为高等学校预备班做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目前高中的办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来划分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以升学为目标的普通高中,如英国的公学、德国的文法中学、新加坡的特选学校,以及其它国家称之为精英学校、天才学校、重点中学等。这类高中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兼学些象征性的职业技术课程。第二类是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高中。如香港的先修职业中学、英国的城市技术学校等,这类高中也学习学术性课程但课时相对少些,内容要求较低。第三类是兼顾升学和就业的综合性高中。这类高中同时兼顾文化基础知识,学术性升学知识和职业技术知识,便于学生从中选择自己的最佳发展。美国的公立中学中,约有80%以上都是综合中学。瑞典从七十年代起,也把普高和职高结合在一起改建成综合高中。德国的双重文凭中学也近似这类性质。第四类是一些专门性较强的特殊高中。这类高中不但要学好一般文化基础知识和学术性较强的课程,而且还要学习相当于大学预科的较高层次的专门知识。如韩国的“科技高中”,学生的自然科学、计算机的理论、实验的难度和所耗课时都比一般高中多得多。这类学校在发达国家中深受青睐。

从发达国家的中等教育现状来看,高中的普及率日趋增长,许多国家均在90%以上,而且升学问题的矛盾也渐渐缓和,在一些国家中,进名牌大学的竞争是激烈的,而进一般的社区院校则是视高中毕业生的愿意程度而言。因此,人们充分认识到,把普通高中办成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学习高难度学术性课程为目的的传统模式,势必造成教育的浪费和辍学现象的增加,不利于多种人才的培养。人们期望通过改造原有的中学结构创立新的高中模式,使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践、升学与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日本正在创建“综合选择制高中”:在同一校园内设置两所以上的高中,各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学校的设施、设备可以共同利用,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科目,学分可以互换。这样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性要求。德国的双重文凭中学从1977年开始实验,仅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实验的学生从220名发展到5.75万多名。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异,建立多种模式的高中教育,让学生发挥各自聪明才智,这是世界各国高中改革的趋势之一。

(二)高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内核,是教育改革的具体反映。世界各国正在探讨急待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第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不断分化和综合,新的高中课程设置中怎样科学合理地反映出这种趋势;第二,知识剧增,如何解决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最必要最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发展自己的能力;第三,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立程度不一的课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目前,各国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采取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课时是一个常数,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各个科目在学生活动总量中的比例,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一般说来,必修课为学生提供最必要最基础那部分知识和技能。选修课从拓宽或加深知识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宜个性发展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优化结合,可以较理想地解决课时有限和知识无限的矛盾,是解决共性与个性,打好基础与发挥特长,共同提高和因材施教等矛盾统一的重要途径。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国家与地区,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多年来一直为选拔人才与应试教学服务的。在六、七十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但由于必修课内容要求过多,升学考试压力始终伴随着整个高中阶段,所以比重很小的选修课形同虚设,无济于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八十年代前也是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尝试选修课制度,高中的选修课课时严格控制在10%左右。近几年来,这种状况大为改观,如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0年12月公布的“关于高中教育改革的中期报告”中指出:“要改变现在高中教育的‘死板的教育’、‘考试竞争的激化’、‘非本人意愿的入学及中途退学增多’等状况”,高中改革的方向是“摒弃扩大优劣差距的日本式纵向竞争,共同发展横向复式的多选择型竞争”。从1994年起实施的日本新高中课程计划已充分体现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化结合的精神。例如,在规定的11—12门必修科目中,只有数学Ⅰ、国语Ⅰ、体育和保健等科目是共同必修的,其余都为选择必修课。新高中课程计划还将普通高中学科的科目从原来的43个增加到60个,为学生的兴趣学好、特长和毕业后志向的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余地。解体后的苏联,以俄罗斯为代表,国家也建议高中学生应该在掌握统一的高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开设20%—25%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

当然,选修课课时并不是多多益善。美国等一些国家在保证一定的选修课课时的同时,提高了必修课的比重,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早在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选修课就有设置过多过滥的倾向。有的中学,选修课的比例高达50%;有的中学,选修科目多达数百种。在没有外界的压力,人常常会有惰性,有些高中生往往选轻松易学的科目作为获取学分的手段,结果,中学的课程设置程度下降,内容分散以致不复有一个中心目标。据1983年的统计,美国中学毕业生只有31%读完中级代数,美国中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所用的时间是其它工业化国家学生的三分之一;没有一个州规定高中毕业生必修外语,等等。英国的学校课程也经过整整十二年的酝酿,才于1988年正式颁布了教育改革法案,从此英国有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国家课程。这些要求严格的必修课对增加国力和竞争力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

2、采取分科制和分段制相结合。普通高中不像文法中学或职业高中那样目标明确,升学或就业,普通高中的学生的能力分布参差不齐,因此世界各国大都采取分科制或分段制或兼而有之的办法来解决培养目标的能力分层问题。如法国的普通高中学生以前一进学校就依据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进行分科学习。从八十年代中期,法国教育部采用了分科与分流相结合的方式,即高一学生为共同学习基础知识阶段,高二高三为分科学习阶段。学生按八个不同的学科组合进行学习:A组课程以哲学与文学为主;B组以经济与社会科学为主;C组以数学与物理为主;D组以数学与自然科学为主;E组以科学与技术为主,这五个组合设于普通高中。F组以工业应用为主;G组以经济、商业与管理为主;H组以信息科学为主,这三个组合设于技术高中。这种分流与分段相结合措施的优点是:逐步定向,与社会需求对口,兼顾基础学习和升学就业的不同需要。此外,还有些国家采用规定学分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流,如英国,学生如果打算进入大学数学系深造,他必须在高中阶段修满足够的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科目的学分。如果他只打算选修难度不同的四套数学教材中任一种,那他只能主修大学的其它系科而不是数学系。加拿大等国则通过不同学习计划和多种证书来实现高中学生的分科或分流,例如,有的学校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升学或就业的学习计划,有的学习计划在加深加宽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分科或分流的需要。这些国家还采取颁发证书来鼓励学生选择各自的发展方向。“一般毕业证书”表示学生已基本达到各学科的毕业水平;“优秀毕业证书”表示学生已达到较高水平;“成绩证书”表示该学生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学分少而职业教育的学分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选择不同层次的科目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分科和分流的目的。

3、重视综合课和微型课的建设。综合课也叫广域课程,它是把若干门相邻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体的一门新型课程。开设综合课的优点是:一是减少了开设课程的门数。例如,有的国家开设综合理科来替代原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有的开设人文科学来综合历史、地理等。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观点。综合课可以打破原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知识人为割裂的缺点,有助于学生克服孤立片面认识事务,从而形成整体认识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方法。例如,现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就是融科技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课。微型课是指以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题编制的课时数不多的课程。往往以“讲座”或“系列讲座”形式出现在校园中。这是一种“短、平、快”的应时性课程。总之,综合课和微型课是一种对知识具有较大包容性且课时经济有效的课程形式。这在许多国家实践中得以证明。但综合课的开设需要有非拼盘式的教材和知识面相当广域的师资作为后盾,否则教学效果将会受到影响。但作为新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三)高中课程管理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在二十世纪中叶,对于课程的管理主要有二大类型:一是以苏联、日本等国为典型的中央集权型管理模式,国家教育职能机构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考试科目等各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地方和学校几乎没有什么灵活性可言。而另一类管理模式是松散灵活型的,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些联邦制国家,各地方政府除外交、军事权归属联邦政府外,权限都独揽在手。这些国家中,州政府和学校对教育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例如可以自己选择教材、自设制订课程计划,没有统一的考试要求,等等。这二类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中央集权型管理模式便于指挥、督导和有统一的可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地方、学校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发挥办学的特色。而松散灵活型管理模式则有利于发挥地方、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乏严格的可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近年来,各国都逐渐趋向于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即设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由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管理。国家课程为公共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应该有个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是指选择必修课,而学校课程则是指符合校情而开设的各种任意选修课。这三级管理模式充分吸取集权型和分散型两种管理模式的长处,也是各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

二、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

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在于它不仅需要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而且必须考虑迎接社会发展的明天。综观世界各国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改革采用立法形式,表明其重要性和严肃性。为了抓住机遇,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各国政府真正认识到“教育就是生产力”的确切内涵。许多国家都把教育改革摆到国家议事日程的战略地位加以考虑。英国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就是通过十二年的反复论证最后以法律形式加以实施的。法律规定国家课程由英语、数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十门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有基本要求,什么阶段教,教什么以及知识、技能和理解力的评价标准。法律规定所有国家课程都将在1996年,在全部2.4万所学校的800万学生和40万教师中执行。这项规模宏大的课程改革的战略意义在于它的权威性。美国由总统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规划》也致力于重振美国基础教育的雄姿。正因为有了总统亲自签署的教育规划,改造美国现在的11万所中小学校的经费才得以落实。美国1992年的教育投资比1991年增加了25亿美元。没有一定的经济力量作后盾,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九十年代起,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文部省或教育部都纷纷推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这些经过立法机构批准的改革方案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体现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2、改革动员全社会参与,说明其广泛性和实效性。教育改革不但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和支持,更需要社会的影响和配合。例如,1984年,前苏联《真理报》发表了“改革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方针”(草案),全民踊跃进行讨论,其中以《教师报》最为活跃。据统计,参加讨论的高达1.2亿人次。“这是涉及每个家庭和全体苏联人民的极其重大的事件”,事后,《真理报》这样评价了教育改革的广泛性和实效性。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更具有参与意识。例如,当美国发表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国情报告后,美国的舆论界、科学界、教育界和经济界人士反应强烈,大家纷纷发表意见,阐述拯救教育危机的良策。美国最有影响的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发表题为“国家为二十一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明确表态: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是教师,应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权利和自由。维护学生利益全国联盟(NCAS)在《我们的孩子处在危险中》报告中强调,平等和高质量应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双重目标,不能因为追求质量而让出于不利条件下的学生面临新的危险。美国的促进科学委员会则从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方面提出了《2061计划》。这些教育观念的争鸣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方案出台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3、改革结合具体国情,取长补短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新成立的世界全民教育联合会(WCEA)的发言人沙伦·皮克特说,应该把比较其它国家教育制度的发展教育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美国一位教育专家在比较美、日、德三国学校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什么能使学校成功?回答是并不一定要往学校投入大量金钱。德国和日本培养每个学生所花费的钱比美国约低50%,然而其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前茅。原因是,美国倾向于把更多的钱花在建筑和管理上,而德国和日本则把较多的钱用在教师的工资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物色好的教育改革经验以促进本国的教育改革的成效。1987年欧洲共同体开始一个称为“依拉斯谟( Erasmus)”的计划。该计划鼓励中学生到其它欧洲共同体国家学习,以促进国际间的了解。日本从1988年起正式实行高中生留学制度,目前已与国外高中结成姊妹校的多达325所。亚洲国家的国际间学习交流的热情更为明显,如新加坡派遣教育专家去美国和英国的名牌学校,专门考察如何开设更多的更有创造性的课程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韩国最近在分析日本、瑞典、法国、英国、西班牙、以色列和美国等各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后,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所负责制订一套准备在1995年推广使用的新教育课程计划。

4、学生的整体发展已成为改革的中心议题。教育改革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得以反映的。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内容编排,学生的整体发展是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各国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明显地突出对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视。首先反映在选修课的课时已占整个课程结构的相当比重;其次,在同一科目中增设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二方面基本上照顾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的需要。除了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外,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了高中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教育专家们认为,高中生不能局限于只会“解题目、做文章”,更应该了解社会,懂得生活。例如,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中开设了“社会文化和公民教育课程”,要求学生作为将来的公民要懂得如何有效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国家政策,建立信仰和理想。再如,美国有许多学校开设的家庭经济、心理咨询以及职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今后的社会体现、心理健康及毕业分流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课程设置如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

三、几点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世界各国丰富多采的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为开拓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思路很有帮助。但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具体的国情,因此,借鉴和吸收应该有个充分消化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人口超级大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运行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不平衡的现象还将继续相当长一个时期。在经济、文化和教育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那里的综合实力在若干年后将赶上或超过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水平,而我国一些边远地区可能还只能把解决温饱问题作为近期的战略目标。而我国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从1981年制订以来,已有十三年之久。虽然在1990年国家教委针对现状提出了对现行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例如,调整意见虽然规定必须开设一定课时的选修课,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但由于各校的办学条件相差悬殊以及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统一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进度要求,实际上,选修课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所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从课程管理和课程结构着手。

第一,采用分级课程管理模式。我国现有普通高中1万多所,但各地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差甚远,如师资、生源、经费、设备、场地等。在办学条件差别悬殊的情况下,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校的办学质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应该采用多级课程标准分级管理的模式。第一级课程是国家课程,课程的门类和要求应该是基于每个高中生共同学习能力和社会最基本要求的科目和最低限度的基础知识、技能。这些国家课程应由国家教育职能部门制订和督导。第二级课程是地方课程,由各地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出的选择必修课。这种必选课程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第三级课程是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而制订的切实可行的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由于三级课程的要求明确,管理切实,各司其责。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基础加特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这种分级管理的课程模式有利于真正调动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有利于真正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采用多层次的课程结构。我国现行高中教学计划是采取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形式来实施教学的。这种形式势必造成“千校一面”的局面,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多层次的课程结构来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例如日本,新的高中课程计划中,共同必修课都设有二或三个层次的要求,低层次的要求相当于我国的会考标准,高层次的要求相当于重点中学的分科标准或大学预科的标准。这种分层次的做法解决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另外,我国课程设置中的一纲一本现象较为普遍。国外的教育职能部门只是实行对课程的管理,而编写大纲和教材只是学术团体或专业研究机构的特长。所以我们也应该逐步实行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的做法。凡是经课程权威机构审核的大纲和教材都应该允许出版,这样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适应当前各个学校的多层次的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进一步深化运作,学校的活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激发,所以多层次的课程结构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我国高中课程设置另一个不足之处是缺少现代文明社会修养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日本、新加坡鉴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上富裕了,却没有培养出有理想的公民”的教训,强化“社会公民”的课程。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下,也可能出现类似西方某些社会现象。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只抓学问,不管思想”的错误观念。目前“高中生的理想不如初中生;初中生的道德规范不如小学生”现象较为普遍。这表明,高中教育中,应在巩固学术性课程教学质量高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社会文明规范综合训练和理想教育。这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标签:;  ;  ;  ;  ;  ;  ;  ;  ;  

世纪之交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与特点_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