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5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瀚文,邢建峰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5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瀚文,邢建峰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口腔医院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52例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104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丝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8%,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于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临床上可优先选择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进行治疗,其固定作用更好,对自洁有利;还具有不对周围组织进行损伤的优点,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伤性牙齿脱位;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069-02

日常生活中牙齿损伤极为常见,特别是外伤性质的牙齿脱位。若牙齿遭受到比较重的外力性撞击,则有可能出现脱位情况[1]。本次主要对我院104例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分别给予金属丝结扎固定手术与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现将全部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104例,在所有患者中有57例为男性,有47例为女性,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28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55.27±4.64)岁,实验组患者中有29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55.18±4.52)岁。所选患者均有过外伤史,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外伤性牙齿脱位,本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52例,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患者伤口清创、止血缝合。对已脱位的牙齿进行复位,利用不锈钢结扎丝环绕结扎两侧和两侧的三至四个健康牙齿的唇舌侧。为了确保脱位牙齿的复位更加稳定和坚固,在每一牙间利用短不锈钢丝行垂直补充结扎。检查咬合情况,给予适当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验组:给予患者清创伤口以及止血缝合。对于酸蚀牙面,选取的范围可挑选脱位牙两边的三至四个正常牙,依照创伤范围的具体情况对牙弓长度适当增大。将正畸托槽粘结至已被酸蚀的牙齿上,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其后复位脱位的牙齿,将不锈钢丝依照牙弓的形态弯曲制成形态不同的阶段性唇弓,对弓丝的两端进行回弯,直至贴近牙面,其后在正畸托槽中进行结扎固定,通过“8”字结扎形式结扎固定整个唇弓,对咬合的情况进行检查,最后适当调整。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显效:患者的患牙无脱位松动情况,咀嚼功能正常,经X线检查得出根尖无病变情况;有效:患者的患牙未出现任何症状,且松动范围在Ⅰ°之内,咀嚼功能基本正常,通过X线检查得出根尖未出现病变;无效:患者的患牙出现症状,且松动范围在Ⅱ°或者Ⅱ°之上,基本咀嚼功能受到影响,通过X线检查表明根尖区出现阴影,牙龈红肿有溢出。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 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为:实验组:显效24例(46.2%),有效26例(50%),无效2例(3.8%),总有效人数50例(96.2%);对照组:显效18例(34.6%),有效24例(46.2%),无效10例(19.2%),总有效人数42例(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3.讨论

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治疗以原牙保存为原则,通常会使用牙再植技术处理脱位的牙齿,其后再在牙槽窝中原位植入或者将脱位的牙齿通过复位固定。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为弹性固定术,其中托槽能够较好地贴近牙面,使患牙的冠根比得到改变,有效牵引和固定脱位的牙齿,利用正畸槽弓丝,可将脱位及其两侧健牙合整为整体,进而使较为集中的咬合力被分散,促进受损牙齿周围组织的愈合,降低牙齿松动的几率[2]。

本次对照组所应用的金属丝结扎固定手术的优点主要在于操作简单、快捷方便,且治疗的费用比较便宜,但其缺点同样较显著,即无法三维固定和固定牢靠患牙,常常会造成龈乳头出现损伤,创口较大或污染,对愈合不利[3]。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由此说明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固定脱位的牙齿,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于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辛欣,王瑞梅.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7(2):93-93,94.

[2]孙文波.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2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1(7):107-107,111.

[3]张琦,吴淼.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松动脱位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1):109-110.

论文作者:张瀚文,邢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5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瀚文,邢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